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资讯 >

记忆中山西梆子 那一声铜锣响

2016-10-16 发表|来源:河北新闻网|作者:陈彦慧
配图

直到现在,一想起“看大戏”,脑海中浮现的依然是山西梆子一片铜锣声后直喇喇略带苍凉悲壮的曲调、那戏台上的慢条斯理和戏台下坐满小板凳的人群。

虽是河北人,但我老家在张家口,比邻山西大同,所以小时候最先接触到的戏,不是河北梆子,不是京剧,而是山西梆子,他们之间的区别,当然也是我参加工作接触了许多戏曲之后才分清楚的。那时候就觉得,戏剧一点也不时尚,慢悠悠的,一句话好像永远都唱不完,也听不懂。去看戏,就为让姥姥给我买好吃、稀罕的,图的是红火热闹。

印象中,最令人期盼的,是一年一度的赶“庙会”。过庙会要搭戏台,要赶集,集上吃的玩的,琳琅满目。每年的庙会大约都在六七月举办,天气不冷不热,十里八乡的人们纷纷赶到县城,逛会看戏走亲串友,热闹非凡。因为父母要上班,我们跟着姥姥,白天东逛逛西逛逛,买些花衣服红头绳针头线脑什么的,只要用得着的,都在集上买;到了晚上,就早早地吃过饭,搬上小板凳到戏台下候着,直到暮色四合,深酒红色的大幕伴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徐徐开启——

尽管各种唱腔的起唱、行腔、转承、流、绕以及收尾都离不开锣鼓的配合,但开场锣鼓却是重中之重,好的剧团,开场锣鼓敲得那叫一个漂亮!这时候也往往是戏迷们被纷纷吸引的时候,放下手头事,该赶来的赶来,该坐好的坐好——那时候看得最多的山西梆子还是《打金枝》、《卷席筒》、《苏三起解》、《十五贯》,咿咿呀呀地听不懂,却也好奇“古人就穿得那么层层叠叠的?”“这些故事真发生过吗?”于是就缠着姥姥给讲,听着听着,竟也会入迷,明白了金枝玉叶就是公主,看到剧情曲折处,也会为苏三和曹保山一家的命运黯然落泪,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就在看戏的过程中完成了初步教化,也渐渐理解了姥姥为啥一样的戏,年年去看,场场不误的那份情怀。

上学后,与戏剧渐行渐远。上班后,因工作需要,接触了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戏种,造型惊艳的昆剧,唯美典雅的越剧、流畅善变的粤剧、刚健豪爽的豫剧、抒情优美的京剧——山西梆子反倒听得越来越少,但那一锤下去的铜锣声,一阵紧似一阵,回荡在记忆的深处格外清晰,那略带苍凉悲壮的咿咿呀呀,充满了一种特殊的乡土气息,浓郁而热烈。

这次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真的是各路英豪荟萃,台上的争相逐艳,台下的如醉如痴。而我最大的遗憾,却是姥姥已不在人间,无法让她享受这一场蜚声全国的戏剧盛宴,让她欣赏一场场顶尖戏剧艺术家的唱念做打,让她在舒适阔绰的大剧院,一场接一场地“赶会”,感戏中情落戏中泪,过足那爱戏的瘾。

双目微闭,靠在座椅上听一出戏,觉得那戏真慢呀,须品才有滋味,才能回味到童年的记忆与思念,感受到那一声锣响后依稀间人影晃动的人戏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