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资讯 >

文旅融合描绘新画卷 ——吕梁市文化旅游发展工作综述

2020-02-19 发表|来源:吕梁日报|作者:刘小宇
晋剧《刘胡兰》剧照
舞剧《吕梁英雄传》剧照

2019年,吕梁市大力推动文化、康养、农业、体育等业态与旅游相融合的“旅游+”模式,多元创新、融合发展,全市文旅产业呈现“稳中向好、提质升位”的良好态势。据统计,吕梁市全年累计接待旅游者总人数6952.75万人次,同比增长18.87%,实现旅游总收入597.71亿元,同比增长19.63%。

全域旅游“破茧成蝶” 文旅品牌持续打响

近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精心规划与布局,以吕梁山为中轴线,山下平川四县依托汾河平原构建汾酒文化、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山上九县依托黄河沿线和北武当山构建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以超常规的发展思路,盘活覆盖全市的旅游发展资源,全面推动吕梁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引深旅游季活动。2019年,吕梁市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古村镇大会、吕梁文学季、首届文化旅游形象大使吕梁选拔赛、第四届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暨2019农民丰收节乡村旅游推介会、岚县“土豆花开了”、临县“青塘粽叶香”、方山北武当山半程马拉松赛、贾家庄86358电影短片交流周、柳林红枣文化节、临县碛口“枣儿红了”旅游文化节等大型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吕梁市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别是5月份连续举办的“吕梁文学季”和“第四届中国古村镇大会”,充分展示了吕梁乡村文学和乡村旅游的特色风貌,对全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扩大对外宣传,打造国内重点旅游目的地。为提升吕梁市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吕梁市在央视1套播放吕梁旅游宣传广告,在吕梁机场、火车站及高速沿线干道进行“山河多娇·英雄吕梁”主题形象及重点旅游资源宣传。打破区域限制,创新宣传营销模式,举办了第四届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暨2019农民丰收节乡村旅游推介会,邀请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优秀旅行社、自驾游协会、联盟、俱乐部负责人及新闻媒体600余人,实地感受了解吕梁丰富的旅游资源。吕梁市与贵州通航后,组织举办了“贵阳飞”航旅推介会,推动两地区域旅游合作。此外,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山西国际旅行商推介大会、山东(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北京国际旅游交易会、深圳文博会、北方国际旅游交易会、山西省第四届文博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宣传活动,进一步拓展吕梁市客源市场。

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助力旅游扶贫“新发展”。2019年,全市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交城县顺利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初验,启动旅游业改革先行区创建工作。方山县完成《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并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全市乡村旅游点发展到63个,6个村入围省级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7个村成为山西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发展了62个乡村旅游景区、109家乡村旅游客栈,乡村旅游发展初见成效。

文艺精品展魅力 文化惠民给幸福“加码”

吕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又是革命老区,无处不镌刻着红色文化的印记。这些蕴藏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给广大的文艺创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

近年来,吕梁市舞台艺术创作风头正劲,一部部优秀作品现身国家级、省级演艺平台。这些作品在丰富广大城乡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对提升吕梁文化品位、弘扬吕梁精神方面功不可没。尤其是两部剧目的获奖填补了吕梁建区、设市以来的空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继晋剧《刘胡兰》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剧目奖”政府最高奖后,舞剧《吕梁英雄传》再次获得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晋剧《刘胡兰》曾连续六次被选调赴并参加省级各类展演活动,先后代表山西参加“第七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山西省新创优秀剧目进京展演”活动,广获好评,屡获殊荣;舞剧《吕梁英雄传》改编自同名小说,用舞蹈唱响了一曲爱国主义的赞歌、英雄主义的颂歌,不仅体现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也跳出了中国人的血性和骨气,用艺术的形式验证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真理。

201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吕梁市又倾力推出献礼之作——民族舞剧《打金枝》,在山西大剧院成功首演。该剧是根据优秀传统晋剧《打金枝》改编、创作的一部大型原创舞剧,其用舞蹈艺术载体重构戏曲经典,既传承经典,也迎合当代,是一次艺术跨界的创新尝试,也是对优秀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经过精心策划的临县道情戏《碛口雁来》成功入选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

在文化惠民方面,2019年山西省“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项目下达吕梁市任务为1045场。去年全市完成演出1758场,覆盖148个乡镇、近700个行政村。孝义市创新工作方式,通过“联村戏曲大舞台”,有效解决部分山区乡村居住人口少、交通不便、留守老人看戏难问题,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做法,得到省级媒体和省文旅厅的重点关注和报道。

历史文物“活”起来 让游客走近文化遗产

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活”文化,被世世代代的吕梁人身口相传延续至今,既见证了吕梁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更与其它历史遗迹、遗址及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吕梁宝贵的文化财富。

近年来,吕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大了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的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组,建立了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和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制定《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全方位、见实效地开展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推进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是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破解吕梁市当前文物保护力量不足的重要举措,根据《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办法》,吕梁市及时专题研究部署了文物认领认养工作,又经法律顾问审核后,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33处文物被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认领认。吕梁市离石区烈士园原为明代文物,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缅怀先烈,改建成了烈士园。其内现存有全国罕见的抗战题材大型壁画40幅,石刻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牺牲烈士的名单1507人。“响应习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我是2017年的9月7日领养了烈士园,这占地面积是3.5亩,我计划连修缮烈士园带完善晋绥兵民博物馆,两项投资达3500多万元”,晋绥边区文物史料馆馆长郝宏武说。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惠及更多群众,离石安国寺、交城天宁寺、汾阳太符观等文物景区取消了门票,实行免费游览,让更多的群众走进文保单位,享受文物保护成果。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吕梁正乘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正以开放的姿态,在这片热土上散发出无穷的活力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