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资讯 >

大同:让戏曲艺术在基层生根开花

2020-04-13 发表|来源:大同晚报|作者:杨昱郁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晋剧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几天,大同市晋剧院的30余名演职人员正忙着排练《斩窦娥》,准备参演过几个月在太原举办的晋剧艺术节。

然而,后续人才补充不足,严重影响着艺术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在大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大同市人大代表孙岚岚提出建议,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才引进渠道不畅。她说,从院团发展、传统文化传承、文化强市等方面来看,艺术人才的正规、合理引进已经迫在眉睫。她建议,可以参考外地“以团代校”的方式培养戏曲人才,或通过政府出面协调教育部门委托职业学校定向培养。畅通引进优秀戏曲专业人员通道,确保优秀人才待遇,招来人才,留住人才。同时,合理安置、分流部分尚未退休,却因身体原因无法满足演出一线需求的老龄优秀演职人员到学校、群众艺术馆任教。

对此建议,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认真研究后认为,引进戏曲人才、发展戏曲艺术,对繁荣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为了充分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大传统戏剧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力度,市文旅局不断探索,走出去、引进来,从非遗保护的角度培养人才,让晋剧全面、可持续地发展。

另外,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一方面丰富贫困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助力脱贫攻坚,一方面走向基层对晋剧进行传承保护。大同市晋剧院全体演职人员自己背锅立灶,生火做饭,不给演出地干部群众添麻烦,精挑细选出的演出节目,全部是老百姓想看的。演职人员艰苦朴素的作风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精彩的传统戏剧赢得了老百姓的阵阵掌声,也让晋剧在基层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