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河东蒲剧团《寻儿记》情动凤城“母爱高于天”

2014-02-12 发表|来源:黄河晨报|作者:张建群 蒲藤

2月8日晚,河东会堂内人头攒动,掌声阵阵,由运城市河东蒲剧团演出的传统戏《寻儿记》在这里上演。剧中母亲孙淑琳寻儿17年,历尽艰辛,最终与丈夫儿子团聚的故事,让台下千余名观众备受感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波观看了演出并在演出结束后上台与所有演职人员合影留念。他指出,戏剧的作用除了愉人,最重要的是教化。《寻儿记》是出很好的传统戏,弘扬母亲大爱,彰显人间亲情,很能引起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

《寻儿记》改编自京剧传统戏《三进士》。讲述了明代山西平阳府秀才张文达,因家境贫寒,从富户常家与周家借钱进京赶考后,从此杳无音信。妻子孙淑琳守着两个幼子苦度时光。其间,常周二家要账未果,抢走了她的两个儿子张龙冠、张凤斌,后分别改名常天保、周子卿。孙淑琳进京寻找丈夫儿子未果,流落到洛阳知府常天保府中为奴。常妻不愿与婆婆相认,赶孙出府。孙被周府收留,母子相认。告常天保忤逆不孝时,受理的巡按恰是孙失散多年的丈夫张文达,一家人破镜重圆。

该剧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尤其是该团90后演员景芯茹扮演的孙淑琳用大段情真意切的唱腔,完美演绎了母爱高于天的历史命题。

在会堂,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这出戏演得太好了,他刚才看到孙淑琳与儿子周子卿团聚一折时落泪了。想想天下母亲真的不容易,为了这出戏,明天要回老家看望老妈。市民陈先生说,河东蒲剧团是一家民营剧团,演出质量如此之高,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年节期间,政府埋单,市民看戏,这是市委市政府给大家最好的文化大礼。

市文化局原副局长王英杰说,河东蒲剧团演出的《寻儿记》是一出难得的好戏,感动人、教化人。一年要是能在乡村一线演上百场,教育作用堪比一所好学校。

据了解,扮演孙淑琳的演员景芯茹生于1990年,是能担纲主演为数不多的90后演员。她学的是冯(安荣)派唱腔,吐字清晰,委婉缠绵,声情并茂,其不俗的表现赢得了凤城观众的赞誉。

记者感言

大年正月初五开始,至正月十三,戏曲惠民·欢乐百姓主题活动在河东会堂的演出由几家民营剧团担纲。政府埋单,市民免费观看演出。记者观看了几场演出发现,民营剧团中的演员新秀令人耳目一新。

以大年初九晚上运城市河东蒲剧团演出的《寻儿记》中主演景芯茹为例,小姑娘1990年出生,才24岁,扮演一位寻儿多年未果的沧桑老母,大段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对情感游刃有余的驾驭,让人完全看不出来是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演员。

据介绍,景芯茹十来岁上就开始学戏。她学习蒲剧艺术大师冯安荣的唱腔,师从冯派名旦朱秀英老师,唱腔收放自如,张弛有度,既有亮点又圆润动听,令人叹服。

朱秀英老师因为唱腔优美,在蒲剧艺术界独树一帜,1986年她去省城录制音像资料,与王秀兰老师同住一室。王老师曾经评价她的特点:朱秀英把适合男旦演唱的“安、点、顿、拉、闪、放”成功地转换成了适合女声的唱法。少年学艺又颇具灵气的景芯茹很好地传承了朱老师的唱法,加之她音质清亮,扮相端庄秀美,情感深沉充沛,为演出增色不少。

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今蒲剧艺术大师除了王秀兰老师外,大多已经作古,几朵梅花闪亮蒲苑,还满足不了当前人们对于艺术的期待与渴求。景芯茹等青年新秀的亮相,为蒲苑增添了新花。

一个好演员的长成,靠的是自身的天分、老师的引导、后天的苦练,也需要平台展示,需要广大观众的掌声。尤其是民营剧团中的青年演员,他们更需要演出的机会与舞台,需要让更多的观众认识、关注,从观众中汲取营养与信心,更好地成长、前进。观众是最公正的评委,舞台是最好的考场。不用担心你唱得好,又不被人知道。真正出色的演员,真正有艺术含金量的表演,观众和市场都是买账的。

从这一点上看,运城市委、市政府主导的“戏曲惠民·欢乐百姓”活动,就为各个剧团的广大演员,特别是青年演员搭建了一个良好的舞台,给了他们走近广大观众眼前、心中的宝贵机会。活动也给了观众认识接触更多演员的机会。而只有在观众与演员热烈而真挚的互动中,蒲剧艺术才能百花齐放、繁荣发展。  

相关链接

蒲剧冯派创始人冯安荣

冯安荣(1912~1951),乳名安娃,艺名筱艳秋,新绛县宋村人。晋南蒲剧界较有声望的男角正旦演员。“冯派”创始人,20世纪中叶活跃在山西、陕西以及西北各地蒲剧舞台。

冯安荣的唱腔特点是高唱浅吟、吐字清晰、声情并茂、入耳动心。他的代表剧目有《贺后骂殿》《三击掌》《祭江》《白玉楼》《三上轿》《明公断》《玉娥训子》《金水桥》等。

1951年,年仅39岁的冯安荣正值施展才艺之时,因为戒断鸦片烟,操之过急,不幸患病逝世,没有留下唱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