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枣儿谣》 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好戏

2015-03-31 发表|来源:光明网|作者:段利民

近日,山西省运城市蒲剧团编排了一部精彩剧目《枣儿谣》,在当地连演数场,场场爆满,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

这部戏根据清朝康熙年间发生在山西省稷山县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稷山平民吴伯宗父母双亡,与两个弟弟相依为命,但两个弟弟却不幸被人贩子拐卖。为寻找两个弟弟,吴伯宗跋山涉水,餐风露宿,历经磨难,历时十八年,辗转十七个省,行程三万里,终于骨肉团圆,故事感天动地。《枣儿谣》以吴伯宗万里寻弟为主线,以一首稷山民歌“枣儿谣”贯穿始终,剧情层层递进、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两位梅花奖得主倾情主演,王艺华饰演吴伯宗,贾菊兰饰演吴妻枣香,王艺华慷慨激越、悲壮豪放、荡气回肠的演唱和贾菊兰委婉凄凉、抒情柔美、自然流畅的演唱,以及他们高超的演技、深邃的功力,深深折服了观众。演出中,观众一次次鼓掌,一次次喝彩,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剧终之后,面对演员的谢幕,全场观众起立,为演员的精彩演出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河东大地人杰地灵,民风淳厚,自古就不乏贤达义士,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人民大众的楷模。300多年来,吴伯宗的寻弟义行一直令世人敬仰,清朝康熙皇帝赐其牌匾“兄弟孔怀”,封其为“大清义民”。礼部尚书李光地著文《纪吴伯宗寻弟事》,高度赞扬他的“孝悌”精神。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为他写了76韵五言诗,称赞他“力田之夫,犹有唐尧虞舜之风”。1923年,时任山西督军兼省长阎锡山得知此事后,也为吴伯宗的义举所感动,命令为其树碑、雕像、建亭,以示褒奖。至今,吴伯宗的石碑和坐像还矗立在稷山县青龙寺博物馆。

当地文化部门充分整理、挖掘地域文化,把发生在河东大地上的这一感人事迹搬上舞台,用戏剧讲述“好人”故事,展示河东普通百姓的人性光辉,弘扬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同时又与真善美融接在一起,用平凡彰显美德,以善举打动人心,找到了与时代的契合点,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是中国人千百年来遵行的优良传统,也是维系中华民族的一块文化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家庭都是社会的细胞,兄弟关系又是家庭的一部分,“兄友弟恭”是传统家庭美德的重要内容。弘扬传统家庭美德既要靠精神的引领,更要靠文化的教育,戏剧从来就有高台教化的功能,人们正是在戏曲欣赏中接受伦理道德、确立做人标准,汲取人生智慧,明辨真善美、假恶丑的。《枣儿谣》中吴伯宗为了母亲的临终嘱托,抱定兄弟骨肉要团圆的坚定信念,历尽坎坷,万死不辞,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找回兄弟,他的孝行义举感动世人,观众在欣赏戏曲时为主人公的亲情信念所打动,为他寻亲路上的坎坷经历而感慨,为兄弟三人的悲欢离合而热泪盈眶,从中深切地体会到骨肉情深,兄弟情切,家庭的凝聚力。

看戏学做人。在当前社会精神价值出现危机、传统道德伦理离析的情况下,不少家庭或因赡养老人,或因分配遗产,兄弟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导致家庭不和。《枣儿谣》中“问大地,何为同胞?问苍天,何为弟兄?问风雪,何为骨肉?问荒原,何为亲情?”的四问振聋发聩,扣人心扉,发人深省,既是对人性的拷问,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呼唤,对当代人间亲情的呼唤,观众在看戏的同时,从中沐浴了伦理道德,感受到亲情的力量,情感上激起共鸣,同时也让人不由得引发感慨,引起深思,亲人血脉相连,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兄弟间有事搭把手,没事常看看,把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发扬光大,使每个家庭都团结和谐。

在戏剧欣赏中接受心灵洗礼,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支撑,从身边的感人事迹中获得前行力量,使每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悟,受到激励,成为释放出正能量的个体。

让亲情从一个个家庭流淌出来,把家庭之爱推广到全社会,培育养成健康发达的爱心和德行,并以此为根繁衍生成天然而富有温度的的价值观,人人自觉践行,进而促进全社会和谐。

这是《枣儿谣》带给我们的最大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