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农村文艺演出团队100个 年演艺收入近千万元

2015-12-22 发表|来源:临猗新闻网|作者:张新征 董红永

——临猗千余“泥腿明星”演艺市场显身手

白天手拿锄头在地里“刨金”,夜里着一身演出服装成了群众眼里的“明星”,他们或唱或舞、或说或奏,给群众带来无限快乐。如今在临猗县,这样的“白天握锄头、夜晚当明星”的“泥腿明星”超过1000人,年演艺收入近千万元。文化产业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

临猗是全省的农业大县、文化大县。常年生活在农村的群众将自己在劳动中的所思所感编写出来说唱,形成了新庄村的快板、西北王的干板腔、百俊村的血故事、北马村的诗歌等文艺品牌,造就了一大批农民文艺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临猗县文化部门按照党的文艺“双百”方针,组织农村民间艺人或青年人通过建立文艺演出团队做大文化产业,促农增收,引导他们以乡村为舞台,以农民为服务对象,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自编自导了干板腔、快板、眉户和现代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唱农民心声、演农民身边事,以朴实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宣传自己身边的新人新事新风尚。

据了解,该县农民演出团队演出价格从2000元到几万元不等,一般以红白喜事、商场开业、节日古会等演出为主,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深受群众欢迎。耽子镇孙远村建民农民艺术团由该村村民李建民发起组建,成员全由本村或周边村村民组成,常年活跃在该县耽子、北辛、孙吉,万荣县荣河、光华和陕西省合阳县的乡镇农村。据统计,该县像李建民这样自办商业演艺队的文化经营团队达100个,年演艺收入近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