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青春版《薛刚反朝》: 续写蒲剧经典新辉煌

2019-02-13 发表|来源:运城晚报|作者:王思恭
青春版传统戏《薛刚反朝》剧照 姚小勇 摄

新春佳节,城区众多演艺场所的文艺节目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而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的连场好戏,无疑起着一种领衔、提振的重要作用。2月8日晚,重排上演的青春版传统戏《薛刚反朝》恢弘大气的场面、波澜壮阔的气势、珠联璧合的表演、欣欣向荣的气象,展示着该团成立17年来育人出戏、综合治理的丰硕成果,续写着为蒲剧经典创造未来、不断创新发展的辉煌。新一代蒲剧人茁壮成长,佳作迭出,理应为他们喝彩!

《薛刚反朝》何以屡排屡火、久演不衰?仔细想来,是由于该剧有着如下三方面独有的艺术优势。

剧本内容很丰厚

作为一剧之本,剧本是戏曲这门综合艺术取得成功的首要环节。起初,运城专署人民蒲剧团由著名导演赵乙构思框架并导演、老一代剧作家秦学敏在《归宗图》基础上精心改编,创作了《薛刚反朝》(有的称为《薛刚反唐》)。运城、临汾合并为晋南专区后,编剧行乐贤加盟该剧,为剧目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剧颂扬忠义、鞭挞邪恶,是一出典型的忠奸斗争戏。剧中薛刚、徐策两家均是开创大唐盛世的功臣之后。奸臣张台当道,将薛氏满门抄斩,徐策法场舍子,以保薛家子嗣。13年后,薛刚等重聚人马,兵围长安,徐策奏本,终于除奸报仇。

剧中薛刚反朝的实质并不是要推翻李唐王朝,而是为国除奸,以正朝纲。忠义二字的丰富内涵,在剧中得到了深刻详尽的诠释。薛仁贵、薛丁山、薛猛三代忠良,为大唐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汗马功劳。奸臣张台纵子行凶,薛刚吃酒闯祸,薛猛爹娘被“立斩金阶”,兵权在手的薛猛宁愿交印进京受死,也不愿改变初衷,背离薛家“忠孝”的祖训和信仰,体现了其忠诚祖国、不愿陷国家民族于战乱之中的崇高理想追求。徐策为保忠良之后,忍痛割爱舍去亲生血脉,救下薛猛之子三月姣,积聚力量,帮助薛家除奸报仇,还是为了保住大唐江山。薛、徐两家的忠,是一种升华到至高境界的忠,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是付出巨大自我牺牲、无比高尚的忠,值得万世敬仰。

再说义。该剧中,“义”是贯穿全剧的一条主线:徐策贵为英王,但却舍去亲生子,法场换子,以保忠良之后,是为义;传旨官宋廉明调进京,暗劝造反,见薛猛不为所动,自刎身亡,以死明志,是为义;薛猛的中军张龙忠心不二,一心帮薛家报仇除奸,是为义。这些人的义,皆源于对薛家忠于国家民族的认可和崇敬。就连惹祸的根源薛刚,见到奸臣之子张登云于元宵花灯之夜纵马踏死游人扬长而去,挺身惩恶,见义勇为,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义。“忠义”二字,不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吗?

剧本“胎里富”,艺术基础牢,使观众对《薛刚反朝》百看不厌。该剧还被录入中国戏曲学会编辑出版的《50年百种曲》,成为传世经典。两度重排、传承经典,则再次印证着蒲剧表演艺术家、蒲剧艺术教育家、青年团团长景雪变清晰的带团思路和远大的艺术眼光。

人物非常有个性

一出好戏的关键是故事好、人物活。《薛刚反朝》中的大小人物,均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特征,给观众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深刻印象。如英王徐策深谋远虑、老成持重、韬光养晦、义秉千秋;薛刚鲁莽直率、刚烈勇猛、疾恶如仇、豪爽侠义;薛猛忠心报国、恪守孝道,也有着对进京面君抱有一线希望的单纯和侥幸……构成了剧中人棱角分明、迥然不同的性格特征。还有纪鸾英、马氏、张龙、薛葵、薛姣,乃至书童等人物,虽着墨不多,但都是有棱角、有个性、不可或缺的角色。剧本为典型人物提供了典型环境、典型事件和处理事件的典型手法,把人物写活了,为导演、演员再度创作营造了良好环境。

剧中人的个性特征很大程度体现在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上。如《兄弟路遇》一场中兄弟二人的精彩对话。薛刚:“张登云这小子打马而过,踏死路人,竟然扬长而去,兄长你说这事该管不该管?”薛猛:“该管!”薛刚:“该管了好,我赶上前去扯住儿的马缰,这个可恶的小子迎面就是一鞭,兄长你说这小子该打不该打?”薛猛:“该打!”薛刚:“该打。我就是这么一拳,打得儿跌下马来,凉凉地睡了觉了!”薛猛要下马带薛刚,妻子马氏示意薛刚快走,薛猛质问,马氏唱道:“老爷莫把为妻怪,听我把话说心怀。进京若把薛刚带,谁与薛门报仇来?”薛猛唱:“夫人讲话通大道,比我薛猛见识高。好汉兄弟快些走,好为咱举家把冤消。”

再如《韩山相聚》一场,薛刚父子相认时,薛葵以钢刀映照、比较时说:“哎嗨,爹也黑,妈也黑,养下娃子一锭墨,对着哩,没错!”像这样性格化的语言比比皆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成为该剧一大特色和亮点,为戏曲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演员表演细雕琢

青春版《薛刚反朝》演员实力雄厚,而且艺术骨干全是2004年团校结合培养的“小梅花定向班”毕业生。

山西戏曲展演最佳青年演员奖获得者南征,扮演的徐策功架优美、表演传神,翅子功、髯口功、靴子功运用自如,《法场换子》中徐策复杂心情的形体外化精准深刻,《跑城除奸》时唱做并重、载歌载舞、行云流水般的表演激情火爆,引人入胜,是蒲剧界十分难得的青年优秀须生。扮演薛刚的优秀二净刘岩唱念粗犷豪放,表演洗练大方,《兄弟路遇》时气息饱满、铿锵有力、节奏鲜明、掷地有声的大段白语尤其出色。《韩山相聚》时夫妻、父子相认的情节处理,为这出正剧悲剧平添了几分喜剧色彩,极大地提升了该剧的艺术观赏性。扮演纪鸾英的优秀旦角演员刘夏飞扮相英武俏丽,唱腔情动于衷,身段、台步优美,着力塑造了一位机智英勇、立志报仇的古代巾帼形象。扮演薛蛟的全市戏曲会演金牌奖获得者、多面手吴敏丽,扮演薛葵的张明元,扮演宋廉的全市戏曲会演头名金奖获得者赵振,扮演中军张龙的相飞,扮演马文元的刘泉佚等新秀,在剧中皆有上乘表现。而扮演薛猛的山西戏曲优秀表演奖获得者赵高平,扮演金刀马氏的山西戏剧杏花奖获得者闫海燕,扮演徐夫人的全市戏剧龙门奖、金牌奖获得者吉春红三位二级演员的加盟,起到了镇场、提戏的重要作用。

由李泉水导演的青春版《薛刚反朝》闪亮登场,一大批青年演员挑起大梁,使观众看到了蒲剧的希望和未来。此时此刻,我们倍加怀念那些合力创造了这出蒲剧经典的老一代艺术家。过去,蒲剧《归宗图》中《跑城》只是一折过场戏。1952年全国首届戏曲会演时,蒲剧泰斗阎逢春观摩了京剧大师周信芳的《跑城》,回来后借鉴、创新,与编剧、导演密切合作,合力打造了特色鲜明的蒲剧版《薛刚反唐》,该剧音乐唱腔主要是由《归宗图》演化而来。《跑城》的唱腔主要是阎逢春在音乐家康希圣协助下自己独创的,并一直沿用至今。中国戏曲泰斗郭汉城观看后大加赞赏并建议将“反唐”改为“反朝”。

1957年蒲剧界首次联合组团,以40多个经典剧目进京献演,派出了阎逢春(徐策)、杨虎山(薛刚)、王秀兰(纪鸾英)、张庆奎(薛猛)、筱月来(宋廉)、曹锁元(薛葵)的豪华阵容,轰动京城,后在全国巡演,誉满八方,这些经典剧目被各大剧种纷纷移植。1958年在西安演出时,周信芳到场观摩,对阎逢春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

60多年间,一代又一代蒲剧名家传承了这一经典。笔者先后看过张庆奎、燕玉平、陈章管、张尚礼、刘望义、郭泽民等著名须生扮演的徐策,看过张有才、薛虹、张忠选、梁保才、薛晓明等优秀二净扮演的薛刚,看过王秀莲、王三兰、刘玉玲、赵月华、景雪变扮演的纪鸾英,看过燕玉平、刘安、樊小黑、张永安、周忠孝等扮演的薛猛……是他们的薪火传承,使这一蒲剧经典在舞台上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60多年过去了,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一代新人成长起来了,《薛刚反朝》这个刚性很强的蒲剧艺术试金石,成功地检验了青年演员的艺术实力。以蒲剧经典《薛刚反朝》为起点,青年团的传承、创新之路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