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全能导演”安荣的艺术人生

2019-03-13 发表|来源:运城晚报|作者:王思恭
安荣演出剧照 (资料图)

最近一天早上打开电视,运城电视台正在播放运城市蒲剧青年团录制、景雪变(饰大姐张素华)领衔主演,闫海燕(饰二妹张素梅)、赵高平(饰父亲张有旺)、张波(饰毛文简)联袂演出的蒲剧经典传统戏《姊妹易嫁》。我在为该剧妙趣横生、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所倾倒的同时,对该剧集剧本改编、音乐、导演于一身的著名导演安荣从艺62年来,辛勤耕耘取得不凡业绩的敬佩之情更添几分。安荣亦名安发财,在编剧、导演、表演、音乐四方面均下了苦功,收获累累硕果。

安荣1944年生于洪洞县,后居新绛。他是原晋南戏校第一班学员,1962年毕业被分配到运城县蒲剧团,1984年任原运城市文化馆副馆长,1985年调任运城地区文化艺术学校教师,1998年被评为高级讲师。

我与安荣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他是一位善于学习、博采众长的有心人。1972年春节我为家乡上段村业余剧团创作的《井台风波》、1977年的《一张报销条》、1979年的《年货》等剧目,在运城二招大礼堂和人民剧院会演时,他都赶过来看了戏,并通过文化馆拿走了剧本。

1979年,运城县春节农村文艺会演大会上,他为张董村编剧、导演的小戏《选队长》和我创作的眉户小戏《年货》同台演出,同获一等奖,并且共同为地直单位加演了专场,后来又同在运城县庆祝建国30周年专刊《艺苑集》上发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曾排导过我改编、创作的《飞云庵》《重逢》《剪油毡》等剧目,这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他不凡的艺术人生。

安荣是一位很特殊的戏剧艺术家。

他是功力深厚的演员

安荣工须生,兼演小生和丑角,演出的传统戏主要有《观阵》《杀宫》等。古装戏一度停演后,他先后主演了20多出现代戏,代表作主要有《李双双》(饰孙喜旺)、《红石钟声》(饰车富)、《红嫂》(饰吴二)、《白毛女》(饰穆仁智)、《沙家浜》(饰刁德一)等。他功底实、悟性高、肯钻研、又认真,唱、念、表演皆有独到之处,塑造的人物个个鲜活、丰满,有棱有角,富有神采。

他擅长表达人物复杂细致的情感变化,扮演的角色绝无雷同之感。他对孙喜旺性格里精明、善良和自私的多重性,对吴二的胆小怕事和关键时刻的坚定勇敢,对汉奸刁德一与地下工作者阿庆嫂斗智斗勇时的狡猾阴险,对地主管家穆仁智对主人的奴颜婢膝、对穷人的狐假虎威等人物性格特征,均刻画得淋漓尽致,给戏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是著作等身的编剧

安荣先后创作、改编(有的合作)了《千里走单骑》《小刀会》《鸳鸯帕》《香罗恨》和现代戏《商店新风》《选队长》等20多个剧目,屡获县、地、省级奖励。《千里走单骑》等剧本还被山西省《戏友》杂志刊发。

上学不多、演员出身的安荣,能吃苦、下硬功、学文化、学历史,潜心探索戏曲创作的新路子,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在令人钦佩。当年安荣白天排练、演出,晚上加班记笔记、写心得、搞创作,怕影响别人休息,把自己蒙在被子里,用手电筒照着写作的勤奋与刻苦,至今仍被文艺界传为佳话。

他是佳作迭出的导演

安荣一边演戏,一边学习、钻研导演专业。早在1965年,年仅21岁的安荣和李泉水、周怀喜三位主要演员就参加了导演组。他执导的第一部戏是《洪湖赤卫队》。此后,他连续为运城县蒲剧团导演了《龙马精神》《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换了人间》等现代戏和《打金枝》《王宝钏》《三审刘玉娘》《下河东》《女梆子》等传统戏。

其中,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获得者景雪变,在运城县蒲剧团14年间上演的《姊妹易嫁》《穆柯寨》《鸳鸯帕》《假婿乘龙》等多出剧目,都是安荣精心排导的。安荣为景雪变等一批新秀的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

调任运城文化艺术学校戏曲教师和导演后,安荣自加压力,虚心学习,开阔思路,着意吸收新鲜艺术营养,自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先后导演了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兰“舞台生活40周年纪念”展演的剧目《西厢记》(合作)、著名须生李凯和赵月华等主演的传统戏《卧虎令》(合作),李爱玲、王万朝主演的《走雪山》,以及《抢板》《月儿伴我走远方》等剧目。他还应邀多次为运城市(地区)蒲剧团及侯马、闻喜、浮山、稷山等剧团排戏。

多年来、安荣共导演了大小剧目60多出,屡获地、省奖励。其中,《夜奔》《打路》《抢板》等剧目获山西省教学剧目会演一等奖,主演赵月华获“杏花奖”。1982年,他与魏影、杨生华合作导演的儿童历史剧《岳云》荣获中央文化部优秀剧目奖。2005年,他与李凯合作为杨杰排导的《夜奔》,荣获第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头名大奖。

他是勤奋敬业的音乐设计

安荣通乐理、懂乐器,富于创新意识,在蒲剧音乐的改革、发展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果。他先后为50多个剧目设计了音乐。前些年,我观赏他担任音乐设计的《洪湖赤卫队》《三上桃峰》《雏风凌空》《三打陶三春》《打金枝》等剧目时,就明显感受到他曲作中浓郁的时代气息,令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由安荣担任音乐设计的剧目主要有《月儿伴我走远方》《夜奔》《斩黄袍》《千里走单骑》等。其中,景雪变、张淑芳演唱的《鸳鸯帕》,刘安演唱的《穆柯寨》,耿典吉演唱的《假婿乘龙》,艺校演出的《姊妹易嫁》等剧目,还分别被山西、陕西省广播电台录音播放。

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安荣潜心进行戏剧理论和学术研究,结合工作实践,撰写了一系列理论性的研讨文章。他的《论中青年戏曲观众的培养》《<千里走单骑>创作杂谈》等文章,被省《戏友》等报纸杂志刊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02年10月23日,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挂牌组建。看到昔日的学生、如今的领导、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蒲剧青年团团长景雪变取得可喜进步,真正挑起振兴蒲剧艺术的大梁,安荣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不辞劳苦、加班加点,先后为青年团赶排、恢复了《穆柯寨》《姊妹易嫁》《火焰驹》《周仁献嫂》《下河东》等剧目,为青年团的剧目建设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安荣在编、导、演、音乐方面的过人才华和突出贡献,使他在蒲剧流行区有着广泛的影响,享有“蒲剧八条棍”的美誉。

蒲剧八条棍的说法,是由蒲剧近代史上的一个典故演绎而来的。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晋南赵城一带活跃着一个实力雄厚的戏班,其骨干是八名文武兼备、能导善演的出色演员,称为“八条棍戏班”,在观众中很有影响。上世纪80年代以后,蒲剧界又盛传着新八条棍的说法。其衡量标准是两句顺口溜:能撑摊,能领班,能导能演又能编。这是对他们能编、能导、能演、能作曲、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充分肯定。“八条棍”其实是一种规格和荣誉,凡被列入其中的,都是为蒲剧事业发展作出一定贡献的艺术家。我曾为《运城日报》撰写了《说说蒲剧新八条棍》的专稿,对八位艺术家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八条棍按年龄排列依次为:郭明才、丌建生(已故)、陈章管、李泉水、安荣、解光礼、邸国栋(已故)、薛耀保。

衷心希望安荣身康体健,再创佳绩,为蒲剧的传承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