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视戏剧为生命 待观众如亲人 ——忆蒲剧表演艺术家张保

2019-03-15 发表|来源:运城晚报|作者:姚俊虎
张保饰演海瑞剧照

张保先生离开我们已有十余载了,这位深受群众欢迎的表演艺术家视戏剧为生命,待观众如亲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梨园生涯中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他的高贵品德和精湛技艺永远值得大家学习与怀念。

此处风光分外好

张保先生原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剧协理事,曾任运城地区蒲剧团名誉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工须生。他1931年7月生于芮城县古魏镇东关村,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双亡后曾流浪街头,被好心人收留到戏班里打零工。一位戏迷见这孩子聪明勤快,对戏剧有先天的悟性,便送他到永乐县一个娃娃班学戏。男子汉安身立命的渴求和奋发向上的韧劲,使他的演艺水平一天一个变化,一步一个台阶。

1949年,张保进入芮城黄河蒲剧团,师承郭永泉,18岁就演出了《药酒计》《状元媒》《关公出世》等剧目,不几年便成为该团主要青年须生。1960年春,张保被调入原晋南青年蒲剧团,得到阎逢春、张庆奎等名家的言传身授。他在《杀庙》中饰演韩琪,荣获晋南专区青年演员一等奖。1963年仲春,晋南蒲剧院青年团赴京汇报演出,张保主演的《冯彦上山》得到戏剧专家和北京观众的高度评价。同年4月20日在国务院小礼堂演出《港口驿》,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张保曾在现代戏《红灯记》中饰演李玉和,被誉为“扮相洒脱的角儿,做唱俱佳的新秀”。1970年临、运分专,张保来到了运城地区蒲剧团,通过自身刻苦努力,他的演艺水平不断提高,逐步确立了他在蒲剧须生行内的优势地位。

观众们欣赏张保的表演,多有“感情真挚、气势恢宏”之感,并以“声情并茂、扣人心弦”赞之。他的嗓门大气磅礴,穿云破雾,后劲十足,有“铁嗓铜喉”之称。他在《舍饭》《赵氏孤儿》《冯彦上山》等剧中的表演,把传统须生演艺提高到一个新层次。他在《龙江颂》《红灯记》等现代剧中的演技,给观众传输出朴实无华、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意境。1979年,他主演的《港口驿》,荣获山西省“国庆三十周年戏剧表演一等奖”。

专家们盛赞,张保“唱腔及髯口、帽翅、梢子等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仅享誉三晋,在秦、豫、甘、宁等地区也有广泛影响”。有人形象地夸奖“宁可不进酒店,要看张保《舍饭》”“观赏张保走步,如同坠入云雾”。

辛勤耕耘育新苗

1980年10月初,山西省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在建工剧院举行。凭着对艺术偏爱和培养年轻人才的期待,张保不但逢场必到,还跑上跑下,十分关注青年演员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套路,及时点出不足之处。他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说戏,强调要根据人物心态,准确掌握表演要领,创造性地向观众展示剧中情节。他还帮舞台工作人员调整音响位置,提高传输效果。对专家评委提出的一些问题,他总是认真回答,耐心解释,得到大家的一致拥戴。

张保先生深谙阎派艺术精髓之所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蒲剧艺术宝库。他平易近人,从不摆名家的架子。记得有一次演出期间,永济、临猗几位想学戏的青年求见张保先生,他牺牲了休息时间,按约定提前来到剧院,热情地和大家交谈。一位学子坦言:“好多人说张先生是蒲剧界最好的须生,大家都喜欢看您的戏。”他却连连摇头:“好须生多哩,我不过比大家多一些机会。现在年轻一代有许多好苗子,只要认真努力,成功只是早晚的事。”当问到他在台上表演的感受时,张保先生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学一行,更要专一行,唱戏容易,入门也不难,要唱好就不那么容易了,说到底还是要解决好信心与决心的问题。”提起在《舍饭》中的唱腔与阎逢春老师唱腔特点时,张保先生表示自己和阎老师是不能相比的,阎老师以巧取人、以妙动人、以情感人,这些真功夫学起来很不容易。他说:“一名有志向的演员,既要重视学习前辈好的东西,更要刻苦钻研,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舞台艺术来,切忌一瓶不满半瓶晃荡,三者兼容,才会有更加光明的前程。”

同行即为同路人

张保先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探索,是其上进的阶梯,也是成功的驿站。他在蒲剧界的声望和影响,丝毫没有减少他刻苦努力的劲头。他坚持早晚练功,坚决摒弃“同行是冤家、绝活不传人”的旧观念,毫无保留地为学子们传授技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蒲剧复兴的黄金时代,每月都有好几个剧团进城演出,只要与同行相逢,他总是谦虚地和大家交流经验、切磋技艺。他认为刻苦是成功的前提,交流是进步的阶梯,古为今用,人为我用,才能浇灌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霍县蒲剧团一位须生演员与张保先生一起合练后,曾这样表达仰慕之情:“张老师真是个好人,谦虚热情,有问必答。有人说‘同行是冤家,防人之心不可无’,张老师却认为‘同行是缘分,你有我有咱都有!’”张保先生郑重地表示:“多一个朋友多条路,不要怕别人超过自己,要从同行身上找出亮点,用以弥补自个儿的不足。人常说艺无止境,只要刻苦钻研,并且持之以恒,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做唱俱佳亮绝招

纵观张保先生的舞台套路,可以概括为“重在声,强在情,妙在动,三位一体,相辅相成,自始至终给人以大气磅礴、酣畅淋漓的艺术享受”。

2001年初冬,得知芮城乡亲们早有欣赏戏剧名家演出的强烈意愿,我便向张保先生提出组团前往的想法。他果断地表示:“这是一件大好事,你拿出一个节目单,具体联系由我来办。”提及演出报酬,他坚持只要很少的补助费。他不顾自己70高龄,四处张罗,很快组成了由多位名家参与的演出团。阎逢春先生长子阎景平表演了《徐策跑城》,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吉有芳和王青丽合演了《表花》,地区戏校高级讲师李爱玲带来了《教子》,张保先生则以拿手戏《舍饭》压轴,饰演主角朱春登。

大幕拉开,在低沉的配乐声中,只见平叛有功、荣归故里的朱春登披麻戴孝,摇头叹息,先是演绎了回乡探亲、惊闻噩耗的沉闷与哀伤,接着又诠释了与母亲、妻子席棚相会,举家团圆的喜悦与悲怆。全剧层次分明,张弛有度,用真、善、美衬托出人间的良知与诚信,鞭挞了假、恶、丑。闻知母、妻屡遭磨难,心中伤感之情达到顶点,此时以中音起板,继之以低音婉落,随后以独特的、令人撕肝裂肺的箭音唱出“好一似青钢剑把人的心剜……”绝句,张保先生将朱春登心头悲切与愤慨尽皆释出,令观众情绪顷刻间达到了高潮。

当朱春登急着上前认妻,对方惶恐躲闪,无奈间他呆坐片刻,拭泪唱出“莫非是与我妻梦中相见,思在前想在后意乱心烦……”的唱段,接着展开“单双转换,左晃右闪,动静自如,情融其间”的帽翅功绝活。张保先生很好地把握人物心理活动,给乡亲们带来了无比精彩的表演。卸妆后,几位素不相识的同龄人上前围住他,他高兴地和大家握手,互致问候。这次演出圆满成功,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用戏迷的话来讲:正因为艺术家心里装着农民,才会有如此精彩的表演。这些肺腑之言,道出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敬佩之情。

2006年9月23日,张保先生怀着对戏剧事业深深的眷恋,走完了他76载的人生之路。人们对他的突然离去而惋惜,也为失去一位优秀蒲剧表演艺术家而悲痛。逝者如斯,他虽然永远离开了心爱的舞台,但他对蒲剧事业的真诚热爱和积极奉献如同名字一样,将永远留在广大观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