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戏里戏外的感动

2019-07-16 发表|来源:临汾日报|作者:孙宗林

夕阳西垂,暮色渐至。7月13日傍晚,62岁的彭华武早早吃罢晚饭,便约上几个同村老伙计骑车来到临汾市区九州广场。

听说今晚的消夏夜活动是眉户专场,平素爱听戏的老哥儿几个又怎能错过?他们找个角落坐了下来,一边唠嗑,一边等待开场。不消个把钟头,“尧天舜日”牌坊前的亲水平台,就被拎着小马扎、摇着大蒲扇渐次而来的老人们占了个满满当当。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咚、咚——”随着几通洪亮浑厚的钟声响过,为期3天的眉户剧专场演出拉开了序幕。

当晚开场的是眉户小戏《大山村医》。青山掩映下的一处普通农家小院,面对妻女的不理解,质朴善良的村医贺星泉坦露心声,将自己20年前以优异成绩考上卫校,毕业后为了回报曾集体筹钱供他上大学的乡亲们,毅然回到贫困的山村工作,17年间起早贪黑、翻山越岭,坚持24小时上门服务的事情原委和盘托出……《大山村医》以临汾市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村医贺星龙为创作原型,歌颂了这位“最美乡村医生”舍小家、顾大家,扎根大山,回报乡亲的崇高品格。那入情入理的情节,那朴实无华的唱词,那情真意切的演绎,让观众们听得入迷、听得动容。

令人动容的还有接下来的《特殊的陪嫁》,同样以发生在临汾的真人事迹改编而来。它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李香凤的丈夫遭遇车祸去世,为了能继续照顾瘫痪的公公和多病的婆婆,毅然选择带着公婆改嫁。李香凤用不离不弃的孝心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2018年,这个眉户小戏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曾受邀前往国内多个省市巡演,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而消夏夜现场观众屏气凝神的反应,亦能说明这个小戏有多吸引人。

“唱的都是咱们身边的模范人物,既让人感到很亲切,也让人为他们感动。”从戏里回到现实,彭华武如是说。

感动是常在的。走下舞台,在《大山村医》中饰演男主人公贺星泉的贾福林坦言,自己就被这种平凡中孕育的伟大感动着。为了演绎好这个角色,此前他没少琢磨,时常会在手机上搜索有关贺星龙的新闻报道,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虽然当晚的两个折子戏都是演出过多次的“老戏”,但身为业务团长的贾福林还是和团员们一起进行了多次集中排练,“现在演出没有刻意为之,更多的是在理解、熟悉人物基础上的自然流露。”

对艺术的精益求精,背后是“戏比天大”的信念。鲜有人知,贾福林的搭档——在戏中饰演贺星泉妻子彩云的马玲玲,近来婆婆因重病一直住院。一边是生命垂危的婆婆,一边是紧张忙碌的排练,两难选择面前,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演出当晚,刚刚走下舞台的马玲玲接到了家人的电话,说婆婆去世了。听闻噩耗,她快速卸完妆后便往回赶。目睹此情此景,临汾市眉户剧艺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潘国梁动情地说:“这就是我们的演员!戏比天大,家里再大的事都要给工作让路。”

戏里戏外,这些动人的故事成就了一出出经典剧目,也成就着一次次完美演出。“不虚此行,真的不错。”熟悉的乡音、久违的家乡戏,加上演员的倾情演绎,使不惑之年的梁俊奇听起来毫无违和感。梁俊奇是襄汾县汾城镇高家庄村人,现在在朔州一所中学教书,暑假来临汾走亲访友的他,在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的九州广场消夏月眉户专场,找寻到了儿时在村里看大戏的记忆。他的言语里难抑激动:“戏曲这种传统艺术需要传承,在这里我看到了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眉户艺术所具有的蓬勃生命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但,梁俊奇并不知道,为了圆满完成临汾市第十四届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的相关演出任务,市眉户剧艺术研究中心从“传帮带”的角度考量,大胆起用了一大批年轻演员,从传统古装戏入手,重新排演了多个经典折子戏,目的就在于传承戏曲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至于效果如何,从当晚《如意店》带给彭华武这样的老戏迷不时的笑声就可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