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运城剧种、剧团保护和人才培养

2019-08-10 发表|来源:运城日报|作者:王思恭
配图

保护剧种、剧团,培养戏曲人才,是繁荣发展戏曲事业互为因果的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运城市共有16个专业剧团。其中蒲剧团12个(市级2个、县级10个)、眉户剧团1个、曲剧团1个、豫剧团1个,涉及5个剧种。

回望山西戏剧发展历程,必须感谢山西省原文化厅曲润海、鲁克义、郭士星等几位“梆子厅长”、老领导多年来“抓戏剧汇演、抓青年团建设、抓后继人才培养”的远见卓识。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接连举办的戏曲汇演,促使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戏剧第三代、第四代艺术家相继崛起,戏曲人才济济,佳作源源不断,戏剧大省山西成了能相匹配的梅花大省。

现代化生活的多元化,挤压了戏曲的生存空间,戏曲艺术一家独大的局面成为历史。市场萎缩、观众老化、人才断档、后劲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面对严酷的客观现实,运城市近年来在剧种、剧团的保护和人才的培养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组织汇演,出人出戏。组织规范、有序、高品位的戏曲汇演,是推出新人、更新剧目、促进戏曲事业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2014年全市推出了“关圣杯”折子戏大赛、梅花奖获得者和一级演员保留剧目展演、各艺术院校展演;2015年有第3届菊花奖“新剧目老唱腔”戏曲汇演,2016年全市青年演员戏曲大赛,2017年以老带新、以师带徒戏曲汇演,2018年第4届戏曲菊花奖新创剧目大赛。以上活动均采取事先制订方案、各团量力申报、组织专家验收、严格公正评奖、物质精神鼓励、媒体跟踪报道、大会总结表彰等办法,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促进了新人成长,加速了人才回归,有力地推动了河东戏曲的发展。

二、戏剧惠民,欢乐百姓。从2013年9月底在运城河东广场隆重启动送戏下乡活动以来,共计向农村送戏1.5万多场。2017年,全省在运城召开送戏下乡现场会。2018年,全市三项资金投入,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即原市文化局拿出文化事业经费200万元,支持市蒲剧团、市蒲剧青年团、市文工团惠民演出170场;13个县(市)每县划回60万元专项资金,共计780万元,由市里分档次按场次拨付惠民演出补助,总计1400场。此外,各县(市、区)财政还根据实际情况,单列扶持资金,支持本县(市、区)剧团惠民演出,共演出700多场。2018年16个专业团、6个民营剧团全年下乡送戏2800场,远超省厅下达的1045场演出任务,惠及群众200多万人次。

三、“四心”剧场,天天有戏。在河东会堂开展的“政府支持关心,演员认真热心,企业奉献爱心,观众满意开心”戏剧惠民活动,重点解决市民看不到戏、看不起戏的困难。活动开展期间,晋秦豫黄河金三角蒲剧、豫剧、秦腔、眉户、碗碗腔、线腔、曲剧7个剧种演出了400场精品剧目,实现了剧种、剧团、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交流,得到广大戏迷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四、街戏演出,增光添彩。运城街戏演出已有20多年历史。城区有近30个戏迷团体,活跃于各个公园、广场和社区,三门峡、侯马等周边地区不少戏迷也前来参加演唱。2014年至2015年,运城市有关部门拨出专款,购置灯光、幕布、音响等设备,在槐东文化苑关汉卿大戏台组织戏迷消夏演唱。两年间,5个县(市)、75个戏迷剧团每团一场,均以彩妆正规演出,且戏戏精彩,场场爆满。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时,特邀梅花奖演员武俊英、景雪变、贾菊兰和张秀芳、李爱玲、赵月华、闫海燕、赵振等戏曲名家演出革命现代戏专场,更将“街戏”演出推向高潮,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五、组织传帮带,示范演经典。一大批蒲剧经典剧目,是无数蒲剧前辈心血汗水的结晶,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体现了这一代从业者和组织领导部门的责任和使命。运城戏曲界经过多方努力,从两方面采取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是组织名家示范演出。市级两个蒲剧团继梅花版蒲剧传统戏《狸猫换太子》之后,又连续组织了梅花版《玉蝉泪》和“河东四梅”联袂出演的《西厢记》,在金三角一带引起强烈反响;眉户经典《一颗红心》时隔50年,以原班人马重排上演,更是轰动一时。

二是以老带新,以师带徒。梅花奖演员武俊英加盟河津小梅花蒲剧团,与新秀原晓蓉主演《玉蝉泪》,临猗眉户剧团闫慧芳携学生程培主演梅花奖获奖剧目《山妹》,河津市蒲剧团77岁高龄的著名须生温俊祥和优秀须生袁万荣、李俊虎、王建斌4位须生扶持旦角新秀牛爽、杨娟莹联手打造《穆柯寨》,均成为2017年全市戏曲汇演一大亮点。另外,市蒲剧青年团还精心打造了小梅花版《关公与貂蝉》《西厢记》,将艺术风格迥异的两出经典演出了新风韵。

六、打造精品,赴省晋京。继《山村母亲》舞台剧和电影荣获国际、国内多项大奖之后,蒲剧《枣儿谣》《打金枝》、小梅花版《西厢记》、眉户《山妹》等剧目,先后赴省晋京并远赴西安等地献演。《枣儿谣》还赴河北参加梆子戏优秀剧目展演,并以8朵“梅花”的超强阵容,拍摄了电影艺术片。稷山县蒲剧团《党的女儿》、闻喜县蒲剧团的《晋国公裴度》等剧目也热演省城,颇受好评。

七、横向交流,相互借鉴。走出去、请进来,观摩交流,相互借鉴,是提高艺术水准的有效方式。“四心剧场”曾邀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杨凌区秦腔剧团等,河南省部分豫剧团、蒲剧团以及其他地市剧团来运城演出,促进了河东戏曲的发展。2016年从大年初四起,运城、临汾各组织三个市级剧团交流演出十场大戏。芮城县蒲剧线腔剧团则携一批精品剧目专赴贵州演出,并前往江苏昆山参加全国“戏曲百戏盛典”演出,得到好评。2018年,市蒲剧团赴西安秦腔易俗社观摩学习《三滴血》,并获得无偿移植演出的授权。今年,市蒲与长治上党落子剧团结对子交流业务,将蒲剧《白沟河》改编权无偿赠予该团。上述举措,有效增强了剧种和剧团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地方戏曲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与打造。

八、创新形式,扩大受众。2018年抓了如下几件大事:1.举办以戏曲为主、三省四市主持人同台主持的春晚联欢演出,特邀劳模、环卫工人、干警、医务工作者到场观赏。2.举办民俗文化旅游年戏曲演出,两个市级蒲剧团牺牲春节假期,从大年初一开始,分别在盐湖会堂和蒲景苑上演10场经典剧目,开创了大年初一演戏的先例。3.举办第29届关公文化节优秀剧目展演,演出20场大戏,并组织戏曲进旅游景点宣传推介演出,戏曲和旅游事业由此相互促进,相得益彰。4.举办蒲剧新流派“俊英腔”暨武俊英从艺五十年庆典演出和研讨活动,100多位领导和专家参会,对流派传承和蒲剧的发展会诊把脉、建言献策。5.开办《阳光戏苑》电视戏曲栏目,王艺华亲任制片人,每周一期,已播出40多期。6.两个市级蒲剧团组织力量参加山西省青年演员电视戏曲大赛并获佳绩。7.市蒲剧团梅花奖演员吉有芳携弟子杜丽娜一年两次登上央视《梦想微剧场》和《一鸣惊人》栏目,表演《挂画》和《西厢记》片段;褚晓丹演唱《寇老西升堂》选段。市蒲剧青年团团长景雪变带领吴敏丽、王博丹演出的《表花》登上央视春晚;任玲和吴敏丽赴中戏参加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第三届“梨花杯”青少年戏曲教育成果展,分别展演了《柜中缘》和《教子》片段,均获好评。市艺校学生吴志明的《夜奔》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并在央视播映。上述戏曲活动,均极大拓宽了蒲剧传播渠道。

九、多措并举,培养人才。具体讲有7个方面:1.市艺校和青年团通过团校联合,举办定向班,培育了42朵小梅花,加上县办戏校,共有近50朵小梅花成长为艺术骨干。青年团等剧团还向中戏输送了3名尖子生入校深造。2019年7月,运城市艺校3名小选手在副校长景雪变带领下赴江苏张家港参加第23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荣获“最佳集体节目奖”。2.运城学院开办戏曲本科班,就近培养素质全面、一专多能的优秀人才。3.重视以戏带功,促进人才成长。4.戏曲名家收徒拜师,传经授道。武俊英新收河南张萍、市蒲黄丹为徒。景雪变新收王博丹、陈洋洁为徒。李爱玲新收河津蒲剧团牛爽、闻喜蒲剧团曹水莲为徒。5.确立传承基地,一手培养戏曲人才,一手培养戏曲观众。市蒲剧团贾菊兰和新绛县蒲剧团确定新绛实验小学为传承基地,形成全校500名师生学唱蒲剧的可喜局面,全市在该校召开教育工作现场会,央视录播了专题片。市蒲还确定了新绛中学作为传承基地。武俊英确定河津小梅花蒲剧团和新绛实验小学为传承基地。王艺华联系点为安邑南街小学。景雪变和青年团每年夏季举办两个多月强化培训,并重点联系原王庄小学、运师附小、康中、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盐湖区孔向东通过开办戏曲分校,大力培养学生。河津、万荣、临猗、芮城等县都曾开办戏曲培训班或戏曲分校。6.争取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先后举办了资助项目“蒲剧表演人才”和“《山村母亲》青年人才培养”培训班,由曲润海、黎继德、赓续华等专家授课,并举行结业汇报演出。7.原文化局还举办了全市戏曲人才综合培训,近80人参训。

十、收集资料,抢救挖掘。先后出版了《蒲剧传统戏选编》《蒲剧传统折子戏选编》《关公戏选编》三套16本丛书,录制了《蒲旦宗师王秀兰》十集讲课资料。

客观上说,近些年运城市在地方剧种、剧团保护和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更应该着眼于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比如,各级财政投入比重偏小、投入不均衡问题;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人才断档、行当不全特别是男演员尤其缺乏问题等等。凡此种种,都需要引起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遵照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所提出的“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将其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精神,将有限的财力再向戏曲艺术事业倾斜,在加大投入基础上,从剧目建设、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力,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我们的地方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