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曲艺 > 资讯 >

梁翠云:戏剧头盔 “顶上”功夫

2020-08-18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王培霖 叶芝花
图为梁翠云手拿头盔,本文摄影 高万军

珠环翠绕、艳丽多姿、美轮美奂。戏剧头盔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演员所佩戴各种冠帽的总称。戏曲界历来有“南方服装,北方头盔”之说,山西作为中国戏曲艺术发祥地之一,晋剧之名响彻大江南北。以太原为中心的“晋剧圈”,不仅诞生了众多名家,戏剧头盔的制作工艺也闻名遐迩。

以制作戏剧头盔出名的梁家,三代传承,两代坐镇晋剧院,精湛的技艺百年不衰。第三代传人梁翠云,是我省唯一的戏剧头盔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

“顶上功夫”百年世家三代传

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在梨园界统称为头盔。头盔制作是一种民间手工技艺,是七十二行里的一种。梁家做这行已有百余年,从爷爷梁在全误打误撞学习这门手艺,创业起家,到父亲梁光银调入省晋剧院,成为戏曲名家“丁牛郭冀”(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等名角的“御用师傅”,再到梁翠云不断创新,成为戏剧头盔制作大师,梁家的手艺在戏曲界一直享有盛誉。

误打误撞爷爷从8岁童工到作坊店主

“爷爷梁在全8个月大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随即也改嫁了。”说起爷爷的故事,梁翠云眼泪止不住留下来。

那时,梁在全的家中有些家产,他的奶奶为他请了一位奶妈,并一次性付给奶妈一笔财产。8个月大的梁在全总算活了下来,但8岁时,梁在全的奶奶也去世了。

在那个年代,活下去才是最要紧的事儿,奶妈将8岁的梁在全送到一户人家做童工,最起码能填饱肚子。“他每天都得提着大木桶倒夜壶,站在足有半人高的灶台旁做饭。”梁翠云说。此外,扫地、喂猪、打柴等零碎活也是梁在全每日的“必修课”。

主家有制作戏曲装的手艺,但主家没儿子,女儿也无意继承这门手艺,梁在全平日里就为主家打打下手,主家也毫不避讳。渐渐地,梁在全的踏实、认真得到了主家的认可,主家开始正式教梁在全学这门手艺。

这样一门手艺,对于苦命的梁在全来说如同“及时雨”——只要把这手艺学到手,并做精、做细,将来就能谋一碗饭吃。

从童工、学徒到继承人,梁在全凭着天生的聪慧和自己的努力在宏道镇(现忻州市定襄县)创业,开了一家头盔、龙袍、靴子、髯口等古戏装制作作坊,在当地小有名气。

“当时经营的种类相对齐全,但刺绣的手艺在奶奶手里传断了。从此,戏剧头盔成为梁家代代相传的手艺。”梁翠云说。

梁翠云在视频上指导外甥女制作戏剧头盔。

好手艺远名扬父亲成晋剧院“御用师傅”

梁在全有三个孩子。老大早早继承梁在全的手艺,老二则更喜欢读书,梁翠云的父亲梁光银在家中排行老三。尽管梁光银学习这门手艺比老大晚,但做出的来的东西却很有灵性。“当时爷爷经常以我父亲为例训我大伯做东西没灵性,就连大伯的几个儿子都觉得我父亲的头盔做得比我大伯的好。”梁翠云笑道。

当时正值解放初期,百废待兴,戏曲空前繁荣,“那时周边几个县市的剧团做头盔,都来我家请我父亲做。”梁翠云说。也碰巧赶上当时全省戏曲调研,晋阳晋剧团(现阳曲县晋剧院)一上场,所用的头盔惊艳了台下的所有人,而晋阳晋剧团的头盔正是出自梁光银之手。

省里有意调梁光银到省晋剧院,然而,梁光银所在的定襄县宏道乡却不放梁光银走,并提出五月十三赶庙会时请“丁牛郭冀”等名角儿到宏道演出7天的要求。为了调梁光银入省晋剧院,“丁牛郭冀”等众名角儿推迟了与别处的订单,悉数前来。“那场演出轰动一时,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丁牛郭冀’等名角儿到宏道演出是为了调我父亲入省晋剧院。”梁翠云说。

“当时戏剧头盔只能去苏州买,还不一定能买到合适的,只能是人家有什么就要什么。当时省里认定我父亲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梁翠云回忆道。至此,梁光银也成了“丁牛郭冀”等晋剧名家的“御用师傅”。

进入省晋剧院后,梁光银全身心投入了传统戏剧头盔的改良。有一次,梁光银随丁果仙到北京演出,第一次看到北京头盔,觉得其中很多装饰特别好。“据父亲讲,当时他整晚翻来覆去睡不着,闭着眼睛一幕一幕回想台上戏曲人物戴头盔的形象,他将自己认为好的造型都记下,回来后一点一点全融入晋剧头盔。”梁翠云回忆道。后来,梁翠云在省晋剧院工作时,遇到北京剧装厂的人前来订服装,对方表示省晋剧院服装中有很多元素都有京派服装的样子,惹得梁翠云一阵好笑。

梁光银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在戏曲电影《打金枝》中,戏曲大师丁果仙和牛桂英分别饰演唐王和沈后,他们佩戴梁光银制作的头盔和头饰大获成功。“当时父亲带我们去省晋剧院看戏,戏一演完,台上的主演下场先到父亲跟前给父亲倒水。”梁翠云说:“名满天下的丁果仙对我父亲更是敬重有加,口口声声称‘师傅’。”

梁翠云展示省级非遗传承人证书。

40年坚守她让晋剧头盔走向全国

1977年,梁光银病逝。梁翠云正式接过梁家头盔第三代传承人的大旗,那时,梁翠云还不到20岁。凭借着家中传下来的技艺,梁翠云开始编织属于她自己的辉煌。

梁翠云五六岁起开始为父亲“打下手”。“那会父亲让我拿一些头饰,我都能很准确地找到,当时父亲就觉得我很机灵,能传承他的手艺。”梁翠云说。

“我的三个姐姐、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对这门技术都不太感兴趣,也许是天性使然,也许是命中注定,我就该跟戏剧头盔结缘。”梁翠云说道,“当自己的作品在舞台上呈现,受到观众的喜爱,心里就特别高兴。”

历史戏恢复之后,戏剧头盔的需求量也慢慢增加,梁翠云也被调到省晋剧院,成为“御用师傅”。

“到了省晋剧院之后,我开始找出父亲以前做过的东西,一点一滴地学习,经常琢磨到半夜。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慢慢地琢磨着戏剧头盔该如何创新。”梁翠云回忆道。

梁翠云的手艺逐渐得到了业内诸多名家的认可。由于头盔样式美观大方,而且非常舒适,渐渐地很多外省的人也托人找梁翠云做头盔,“那会成天让人家催货,几十年了,就没在凌晨1点以前睡过。”梁翠云说,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专程找她做头盔。

这些年只要是经梁翠云手做的头盔,从来没接到过“差评”。梁翠云说:“这是纯手工活儿,得用心做。”

到现在,梁翠云制作的头盔已经出现在浙江、陕西、河南、云南、海南、甘肃等地的剧团。北京剧装厂曾想调梁翠云到北京制作头盔,却被梁翠云回绝了,“我爷爷在山西创业,我父亲在省晋剧院做头盔,我也要留在山西做,尽我最大的努力,把山西的戏剧头盔做到最好。”梁翠云坚定地说。

传承改良 老手艺焕发光彩

传承中创新,坚守中承载。梁家戏剧头盔制作技艺在梁翠云这一代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40多年来,梁翠云的戏剧头盔制作技艺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创新和改良。按照演员的头型来定制头盔,将以前“死口”改成方便调节的“活口”,增添了些许“人情味”。梁氏头盔在美观、大方、新颖的基础上又加了一项“舒适”,这是梁翠云对戏剧头盔最大的改良。

梁翠云戴上头盔,体验名角“范儿”。

调到省晋剧院头盔“卡头”成改良契机

1982年,梁翠云被聘请到省晋剧院,专门制作头盔。

“我喜欢看戏,没事就到省晋剧院看演出,看演员戴着头盔在台上的表现,看头盔哪儿不合适,需要改动。”梁翠云说,一场戏演下来近一个小时,演员一下场就迫不及待地摘头盔。“以前的头盔都是死口,演员头型、大小不一,往往需要对头盔进行‘加固’,演员深受‘卡头’之苦。”

脑袋受罪怎么能演好戏?怎么能做好表情?揣着这样的疑问,梁翠云找到了头盔改良的方向——舒适度。只有让头盔成为演员身体的一部分,演员的演出才能随心所欲。

于是,在每次做头盔时,梁翠云都要事先了解演员的头型、尺寸,并及时和演员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后,再着手制作。此后,梁翠云做的头盔再没出现过“卡头”的情况。

“省晋剧院排《三关排宴》,最开始用的是外面采购的头盔。第一次彩排后,连萧太后旁边的侍女都喊头疼,更别说其他主演了。”梁翠云回忆道。因为头盔不合适,只能停排,剧组找到梁翠云,让她想办法。梁翠云重做了萧太后和佘太君的头盔,并对其他演员的头盔卡口进行了修改。

再次彩排,演员们没有出现不适,一下台,演员们涌到梁翠云身边笑着说:“以后就不叫你梁老师了,就叫你‘口好’。”

独门秘诀娃娃盔成全国唯一技艺

《小宴》中的翎子功堪称晋剧一绝。扮演吕布的演员在台上戏貂蝉,通过翎子展示“凤凰点头”“二龙出水”“水蛇过江”“金蛇绕梁”等技巧,每次都引来观众如雷的掌声。“只要是排《小宴》吕布戏貂蝉那场戏,想要翎子功完美呈现,娃娃盔上的翎子必须调整好。现在其他地方演这出戏,娃娃盔都是我做,别人做不好,可能舞着舞着两根翎子就绕到一块了。我有独门秘诀。”梁翠云自豪地说。

梁翠云坦言,她在娃娃盔上下的功夫最深,首先必须完美贴合演员的头型,才不至于在演出中晃动,最关键的还是头盔上的两根翎子,必须是野鸡翎,必须是最活灵活现的那两根。翎子怎么插才能保证演员在做各种动作时不缠绕在一起,这才是最大的难题。

为了达到最好的演出效果,梁翠云反复琢磨,推倒重来再推倒,反复在自己头上做实验。直到自己和演员都亲自体验两根翎子不会缠绕,演出也受到观众的褒奖,娃娃盔才算正式完工。

现在,浙江、四川、湖北、湖南、陕西、云南、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的专业戏曲团体都长期与梁翠云保持联系。

梁翠云一刀一刀裁出头盔花纹。

一盔多改《打金枝》推陈出新

提起晋剧就不能不提《打金枝》,戏中沈后的“凤冠”在梁翠云手中历经多次更迭,尤其2000年以来,光是为梅花奖得主栗桂莲就改动了四五次。“最开始《打金枝》的头盔是我父亲传下来的,沈后戴的套翅,原来非常简单,在看了多次戏之后,我认为它不足以表现人物雍容华贵的身份,于是进行了改动。”梁翠云说。

当时栗桂莲第一次佩戴改良凤冠,一出场就博了个满堂彩,把沈皇后那种雍容华贵和端庄淑雅的气质烘托得淋漓尽致。“台下唱青衣的都看见好,也要求做。我当时在台下看栗桂莲演出时发现凤冠还有些问题,于是不断改进。”梁翠云说。短短几年,栗桂莲的头盔改动了四五次。

一次,梁翠云和晋剧名家苗洁在后台闲聊时随口说了一句:“头盔现在改得又不一样了。”“啊?你也不早说,有没有了?快拿过来!”苗洁赶忙说。当时差20分钟就开戏了,梁翠云赶紧催老伴骑车将家中新改的头盔送来。随后苗洁一上台,台下唱小旦的演员瞬间炸了锅。有眼尖的演员看到梁翠云曾出现在后台,于是在剧院里四处找她。不得已,梁翠云将小旦们戴的头盔都换了一遍。

除了研究头盔改良之外,梁翠云还特别注重头盔和演员的贴合度。演出前,梁翠云会在后台和化妆老师沟通,哪位演员的鬓角要稍微往后贴,阔出脸来;哪位演员有妆容要“缩”一下,别太显脸大……

紧跟时代头盔不显老套

穆桂英的蝴蝶盔最开始两只翅膀是平的,从前面看不出来是一只蝴蝶,经由梁翠云改良之后,两只翅膀“立”了起来,于是这只蝴蝶就活了。

省晋剧院第一次排“昭君出塞”,当时梁翠云在昭君盔上用的点翠都是亮片,明晃晃的,一出场台下都说“漂亮”。“但现在再看就不太合适,太亮。”梁翠云说。

晋剧《桐叶封弟》在北京调演时,因为戏里的头盔设计制作新颖别致,受到了原文化部相关领导的表扬。

为了改良头盔,梁翠云平时下的功夫可不是一星半点。“平日里逛街,就看有啥东西能作为头饰的替代品,看见就琢磨。有时老伴走远了发现我没跟上,还得回来找我。每次看到新奇的东西就买一点,改良头盔时比照着看。”得益于此,梁翠云制作的头盔不显老套,始终走在时代前沿,深受演员和观众的喜爱。

传承不易面向社会公开收徒

如今已62岁的梁翠云还坚定地走在戏剧头盔制作的道路上。“我干到70岁不成问题,之后怎么办?不能让这门技艺丢了呀。”梁翠云说。“这些年也曾来了一些人,想学戏剧头盔的制作,但从没人坚持超过两天的。学艺人来的第一天上午,我都是让他们点翠,坐上一上午,他们下午就不来了。现在的人比较浮躁、功利,都想着直接来就能把核心手艺学到手。”梁翠云无奈地说,“以前学这个3年才能出徒,现在就算认真跟我学,也得一两年。”

为了把这技艺传承下去,梁翠云开始面向社会招收学徒,并提出三个要求:首先要喜欢,真正打心眼里热爱这门技艺;其次要有悟性,心灵手巧;第三要专注,有耐心、有毅力。

梁翠云希望有真正热爱戏曲、热爱戏剧头盔的人,来传承这门手艺,并一直钻研改良,让戏剧头盔焕发荣光。

精工细作 小头盔有大学问

从一张麻纸开始到戏剧舞台上一顶精致的头盔,每一顶精美绝伦的头盔都是戏剧演员表演的“灵魂”。款式或简单或复杂,头盔的背后却都是一个个挑灯夜战反复修改的精工细作。20多道工序,不同的工具使用,简单的要一个星期,复杂的一个多月才能完成。

头盔的秘密,有着数不完的门道,也是多年的经验累积。

珠围翠绕的戏剧头盔在梁翠云的手中诞生。

麻纸难觅仍坚持

“你看这顶头盔,就是用草板纸做的,没有弹性又容易坏,整个是酥的。模样是挺好看,却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梁翠云捧着别人做的一顶“状元盔”,可惜地反复打量着,在她眼里这顶“不合格”的头盔就好像是一个发育不良的孩子,等着她一点点调教和一次次修改。

梁翠云告诉记者,一顶好的头盔一定是用麻纸做成的,因为麻纸既有韧性又耐磨,既能经得住演员多次舞台表演的汗水侵蚀又能保证佩戴的舒适度。

“以前买麻纸多容易呀,家家户户糊窗户纳鞋底都用的是麻纸,现在想买到正宗的麻纸简直比登天还难,大部分都是麻料少化纤材料多,看起来光光的挺漂亮,就是不能做头盔。”提起买麻纸的困难,梁翠云感慨万千。

在找不到纯麻纸的时候,她也试着用过掺了化纤的麻纸,虽说在牢固程度上比草板纸强,但化纤会在制作过程中钻进皮肤里,像针扎似的疼痛难耐。

随着时代的进步,麻纸慢慢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原先几分钱的麻纸也涨到几块钱一张,这个改变对梁翠云而言不是一件好事。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演员佩戴的舒适度和头盔的使用寿命,她始终没有放弃寻找最好的麻纸,为此上当受骗也是常有的事,但她却说,从爷爷手里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

现在,每每几经辗转遇到纯麻制作的纸,梁翠云就“大手笔”地囤一大堆,保证做出的每一顶头盔都是纯麻制造。

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

老祖宗的手法不能丢

准备好麻纸才是一个最初的步骤,整顶头盔的制作还需几十个小步骤加工。“每一顶普通的头盔都需要先把近10张麻纸用白面和成的面糊粘在一起,经过晾晒成型。再用传统的骨胶作为底胶打底,然后才是铁丝造型,这样的一套动作都要用上3至5天的时间。”梁翠云坦言,制作头盔的每一个步骤她都秉承着老祖宗留下来的办法,不仅是麻纸,底胶也是使用骨头熬制的骨胶,这样的胶与普通乳胶相比更加牢固。

铁丝铸型后,如何把十几张板正的麻纸服帖地包裹在初型上也需要很大的功力。她边介绍边展示着手里的“复古”烙铁。这个烙铁看起来像是做饭用的铲子,长长的手柄末端连接着一个不大的铁片,和现在市面上的电烙铁大相径庭。可只有用这个烙铁才能把板正的麻纸“驯服”成想要的弧度,服帖地裱在铁丝表面,完成一个最初的步骤。

上粉、立缝、上漆、点翠……接下来的步骤也不简单,要想让头盔上的小物件生动起来,小弹簧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程序,为了让演员表演时达到最佳效果,梁翠云手工制作小弹簧,细细的铁丝一点点绕,直到达到自己满意的“弹性”,细致到小弹簧上的丝线,都是她手工绕上去的,这个步骤往往会用上大半天的时间。“以前不像现在先进,头盔上所有的零件都是手工制作,所以特别有灵性。我坚持手工制作也是为了让我做出的每一顶头盔都能够生动,不像是流水线上出来的没有‘灵魂’的产物。”梁翠云坚持手工制作,坚守自己的原则。

多年功力一盔现

梁翠云制作的每一顶头盔,都可以称作为一件艺术品,她对于头盔的热爱就像是一场修行。

为了做到尽善尽美,每一顶头盔上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纱网,她都坚持使用最传统的铁纱,为的就是完美无缺。

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铁纱已经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塑料网纱和钢筋网纱,塑料网纱用在头盔上难以起到支撑作用,钢筋网纱又太过坚硬无法与麻纸组合,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梁翠云还是排除万难四处寻找,坚持用铁纱网做头盔。

提到最考验功力的步骤,梁翠云脱口而出的就是立缝,头盔上的花样能不能立体起来,立缝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简而言之,就是用一个类似蛋糕裱花袋的袋子装上立缝泥,在每一个小配件的边缘挤上细细的一条纹路,类似勾线的步骤。“立缝特别讲究功力,使劲大小不同挤出来的粗细不同,要想做到均匀,需要手特别稳,心特别细,我每次立缝完肩膀和颈椎都几乎麻木,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缓过来。”立缝的困难程度,梁翠云深有体会。

每次有学徒来学习,梁翠云都会让他们从立缝学起,如果立缝做不好,其他的步骤也难以进行下去。

热爱能抵千万难

“三四个小时的戏,头发要绑起来,不合适的头盔会勒到肉里面钻心的疼,绑久了头都会晕,演员在台上就会忘词。”演员的辛苦,梁翠云感同身受,为了做到舒适又牢固,她对头盔改了又改,为了一个小步骤的改良经常躺在床上睡不着觉。

每次给剧团赶工做头盔,她总是一个通宵一个通宵地熬。她回忆起给哈尔滨一个剧团赶制头盔时,因为时间紧整整3个晚上没合眼,等全部完成时整个人都晕得站不起来。这样的情况,在梁翠云生活中是常有的事,多年的头盔制作给梁翠云带来了不少“小毛病”,可她依然笑着说一顶漂亮的头盔就是她最好的“良药”。

梁翠云制作的头盔,根据人物和朝代,有帝王将相、文武百官、才子佳人、三教九流、士农工商等,与戏曲人物生、旦、净、末、丑相配,有50余种头盔的名称和样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她做的头盔也不甘落后,她总是敏锐地觉察到时下最流行的样式,把它们运用到头盔的制作中。“别人逛街买衣服都是看质量看颜色,我就不一样了,我看的是窗帘、首饰,总想着把它们放在我的头盔上会不会好看,经常忍不住买一大堆。”对制作头盔这项工作的热爱,渗透在梁翠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顶看似简单的头盔,梁翠云坚持了一辈子,从小到老,那份热爱从未磨灭,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热情。这样的执著,就是她对头盔制作的深沉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