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舞剧 > 资讯 >

群众是舞蹈“两创”的重要推动力

2019-05-27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乔燕冰
《红高粱》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英皇拉丁舞团

手握虎头鞋,臂挎小板凳,靠等待和回忆慰藉心灵孤独的“空巢老人” ;手举自拍杆、面戴太阳镜,时而走“猫步”时而当“麦霸”的苗家阿婆;建筑工人、清洁工、快递小哥等风雨无阻为城市发展默默付出的“打工族” ;舍小家为大家,为新中国建立不屈不挠初心不改的英雄;呼唤生态关怀,携手打响蓝天保卫战的聋哑姑娘;鼓盆而歌、击壤而舞天真无邪的孩子……日前在上海举办的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群星奖舞蹈门类决赛赛场上,没有繁复的舞美,不见奢华的制作,但丰富的题材、多元的人物鲜活呈现,让人看到创作者努力贴近生活的创作初衷和饱含现实关怀的创作追求,甚至其中某些努力让评委们认为值得专业舞蹈借鉴,也对未来舞蹈艺术整体发展提供了反思空间。

◆ “群众舞蹈不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而是从生活中、从土里长出来的。 ”

大年三十,爷爷备好酒菜、摆好桌椅,翘首期盼儿孙团圆,终于盼回来的却是一群疯狂刷屏的“手机控” ,落寞的爷爷甚至仅靠给压岁红包来吸引片刻即逝的注意力,这悲哀的一幕,不啻为当下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群舞《这么近·那么远》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在你眼前,你却对我视而不见”这句时下流行的典型调侃活化到舞台上,深刻揭示网络信息时代,人们习惯于键对键、屏对屏而远离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以至亲情的淡漠和人与人的疏离,甚至是人与自己的陌生化。

一个紧裹头巾的女人扛起一棵极具意象性的巨型大树,一步步慢慢挪动,渐渐地,一人变成五人,五人变成十人,沙漠中的女人整齐的号子声传递出铿锵雄浑,这些柔弱的肩膀扛起的是沙漠里的绿色,是荒芜中的希望。女人往往是美丽而柔弱的,舞台上尤其是舞蹈艺术舞台上的女人更大多是柔美的化身,然而特殊自然生存环境养成的却是她们铜面铁骨般男人一样的刚强坚韧。群舞《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以应然与实然之间巨大反差形成了强大张力,张扬出一种感官审“丑”折射出的独特审美,悲怆的现实传递出了强烈的生态关怀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拼搏精神。

脱离生活,无病呻吟,死盯古人,盲目跟风,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是舞蹈界熟悉的批评声音。但正如以上作品,此次亮相决赛的作品虽然仍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但丰富多样的选材突显了群众舞蹈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如贴近生活紧跟时代的《奶奶·虎头鞋》 《苗家阿婆哈哈笑》 《流动的城市》《快递小哥》 《村里的画室》 《守在村口的娘》 《快乐的维修兵》 ,以传统文化元素为灵感的《击壤歌》 《锄禾》 《红韵》 ,运用非遗文化及原生态舞蹈创作的《龙把子》 《雅卓冲谐》 《打扁担》 ,表现生活美好追求的《海的女儿》 《乐秋》 《丰收》 《呼唤》 ,聚焦革命历史题材的《红高粱》 《八月桂花》 ……或写实,或写意,作品中透出浓浓的现实观照和人文情怀。参赛作品表演主体更是充分体现了群众舞蹈多元的参与性。既有老人也有孩子,既有校园学生群体也有部队火箭军;既有残疾青年也有留守儿童……

“群文的最大特点是姓‘群’ ,因为它扎根于群众之中,来自普通老百姓,而且应该是最质朴最真实的表达,这也应该是群文工作者在创作时选择题材和表现内容的重要核心。 ”评委、中国舞协民族民间舞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阮兰玉说。

“专业艺术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些作品让人感觉到他们就是从生活中、从土里长出来的。而且这种生活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同舟共济。更重要的是在他们表现的生活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性。 ”评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于平指出,群众舞蹈,就其文化功能而言,可以分为“活动沉浸类”和“创编观赏类”两大类,前一类是以广场舞为代表的“活动类” ,后一类则是进入剧场的“创编类” 。“创编类”群众舞蹈的关键词在非职业的“群众” 。过分职业化往往被视为“圈子” ,而群众舞蹈反而是“圈子”之外的大千世界。

◆ “一些群舞体裁编创上的突破,某种意义上比专业舞蹈还要强。 ”

事实上,舞蹈创作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现象不仅指向题材雷同,更多体现在编创的套路化。不久前一次全国性舞蹈赛事中甚至有人以“1038”套路,来诟病近年来在中国舞蹈编导中常用的模式化群舞编排技法,引起业内外热议。所谓“1038” ,即“1”是演员一字排向前整齐舞动;“0”是演员形成一个圆圈队形;“3”是演员形成大三角队形;“8”是演员形成八字队形。

而此次赛场上很多群舞编排却变化多端。如迥异于传统龙舞以人撑起道具龙的呈现方式,群舞《龙把子》以肢体语言表现龙的动态,并趋向舞蹈本体的极致化探索。借助特制龙纹贴身服装,深受龙文化熏陶的重庆市铜梁区24个男子,以头、颈、手、臂等身体各部位的巧妙对接,在丰富有序的调度中活现出盘龙、卧龙、飞龙、腾龙等千姿百态。“人龙合一”的至高境界,引得评委、国家一级编导余大鸣感叹,“高级技法不是炫技,不是翻了几个跟头、甩了几个小翻儿、劈了多少叉、跳了多少大跳这些硬的身体技术技巧,而是编舞技法始终将舞蹈的语汇、调度、画面、律动都融入要塑造的舞蹈形象中,如《龙把子》这样让懂和不懂舞蹈的人都能感受到‘活龙活现’及其抒发龙的传人的精神和情怀。 ”

“很多作品在群舞这种体裁编创上的突破,某种意义上比专业的还要强。看这些作品中哪有什么‘1038’ ?反而让我们看到了群舞创编深邃的创意性。 ”比较“1038”套路,于平直言此次群舞创编的突破甚至值得专业舞者认真学习。他指出,这种深邃的创意性,首先体现为“表意优先”的动机撷取。“捕捉鲜活、生动、独特的动作动机,是舞蹈编创的前提。此次许多作品的动机撷取,在‘表意优先’的前提下,更体现出对新生活的敏感和日常生活的细致——前者如《这么近·那么远》手机刷屏的动态, 《流动的城市》拉杆箱拖拽的动态;后者如《海的女儿》对赶海、踏浪、戏水、摸螺的洞察, 《守在村口的娘》对纳鞋、送儿、盼归的呈现。 ”

于平认为,这种深邃的创意性还体现为既往风格化素材在“表意”逻辑统领下的创造性转化。如京族舞蹈素材在《海的女儿》 、苗族舞蹈素材在《苗家阿婆笑哈哈》 、达斡尔族舞蹈素材在《丰收》中的创造性转化;尤其是运用拉丁舞素材表现的《红高粱》 ,运用花鼓灯素材表现的《八月桂花》 ,在表现民族气节、讴歌民族精神、塑造民族英雄方面获得了极大成功。同时,这种深邃的创意性在全面探索“舞蹈织体”的基础上,在人体动态的拟形造意上也有较大突破。“织体”在音乐上指“声部的组合关系” ,“舞蹈织体”是这一理念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他认为不仅是最值得称道的《龙把子》 ,许多作品对这一编创理念的运用可谓十分娴熟,但又没有“为技术而技术” 。 《海的女儿》 《红高粱》 《村里的画室》 《红韵》关于人体动态的拟形造意都有极佳表现。

◆ “群众艺术基础打得越厚,对专业群体就会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形成促进更多精品生成的互动机制。 ”

题材的丰富性,表现主体的多元性,群体编创的突破性等,参赛作品许多探索和努力令评委颇为欣慰。但对生活的深度体悟和挖掘,对动作语言的精准提炼,对精神思想的高度追求等方面依然令评委们有诸多不满足和更多期待。同时,以群众舞蹈的进一步提升来促进整个舞蹈生态的健康繁荣也成为评委的一致渴望。

“在深入生活的同时,我们怎么聚焦?怎么发力?能让作品更好地表现编导的创作初衷,和最初激动的爆发点?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创新的思维,让每一次创作都是前人所没有的。 ”评委、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徐丽桥指出,当下我们身处的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创作关注的生活不仅是身边的油盐酱醋茶,更应该是整体生活形态的变化,我们应该站在怎样的角度观察审视这些变化并内化到创作中,是创作跟上时代的关键。

《龙把子》重庆市铜梁区文化馆、重庆市铜梁二中

1986年摘得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一等奖的苏州舞蹈《担鲜藕》以其鲜活的生活气息,和灵动而接地气的舞蹈语言成为群众舞蹈的时代经典。以此为例,徐丽桥表示,“创作要有生活并与时代同行,《担鲜藕》正是准确地捕捉到改革开放后江浙人在自由市场中买卖鲜藕这样的时代生活,抓取肩挑鲜藕的农家姑娘崭新的精神面貌,将生活的动作语言创造性地表现于舞蹈中,让作品耳目一新,几乎成为那个时代弥合专业和非专业的一个流行舞蹈。因此,感受和体察生活后,用什么样的语言将生活艺术化为舞蹈的形态和动作,舞蹈语汇提炼能力的提高是群众舞蹈尤其值得研究的课题。更重要的是,群众文化基础打得越厚,水平越高,对专业群体就会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形成促进更多精品生成的互动机制。 ”

“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是主力军,这是我们重要的价值所在。在当今重视非遗保护的今天,在决赛21个作品中,我看到那么多群文工作者用舞蹈作品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创作者都应该先向生活学习,如果我们一代又一代都能这样有形象地传承,我们的文化就会生机勃勃。 ”余大鸣说。

“毛泽东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借用到这里,群众才是舞蹈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所以提出舞蹈‘两创’命题,一是因为群众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舞蹈创造新形象的基础;二是群众的喜闻乐见和差异审美是舞蹈形象构成丰富性的根源;三是群众对舞蹈活动的积极参与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真实景观,他们在活动中的自我提升也构成了‘以明德引领风尚’的真切效应。 ”于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