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音乐剧 > 资讯 >

经典何以成就——揭秘韦伯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

2015-11-21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乔燕冰
音乐剧《剧院魅影》剧照

在无数剧迷翘首企盼中, 11月17日,“音乐剧之王”韦伯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终于在北京揭开神秘面纱,让京城剧迷在家门口圆“魅影”梦,为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盛大揭幕,亦拉开北京站连演64场的序幕。正如该剧的主演布拉德·里特尔所说,不同人看“魅影”会有不同感受,但有一种感受会相同,那就是被感动。

道具: 25年不变,变的只有两个苹果

悦耳的旋律中,观众亲睹“地下迷宫”里“魅影”轻泛小舟载着克里斯汀缓缓而来,梦幻舞台上无数蜡烛从地下升起时,当观众为“假面舞会”上气势恢宏的奢华楼廊,和百余演员身着盛装华服的视觉盛宴而赞叹倾倒时,或许鲜有人想到,那背后是一系列数据支撑: 130位演员, 230多套服装、 236件道具,切换22个场景,共35道幕布,要换281只蜡烛, 250千克干冰, 10台烟雾机……要“原汁原味”呈现这个永恒的经典,就意味着要把这个超大型音乐剧巨制整体搬来,除了原班人马整齐上阵,服装、道具自然一样都不能少,因此该剧全部道具从国外运输需26个集装箱,总重达200吨,已是早已公开的数字。在首演前的媒体探班中,记者有幸一睹观众视野外机关密布的舞台,和“博物馆”般的后台,零距离探秘。从舞台上空密密匝匝的吊杆,到三块造价8万美金的手工幕布;从全剧最重要的也是资历最老的道具之一“猴子八音盒” ,到由4个部分组装的半吨重的大象……一切在默默宣告,成就经典绝非偶然。

上世纪90年代就跟随剧组的道具总管伯纳德·菲丝杰拉德介绍,光搭舞台就花了3个半星期。安装过程中,除了宽3米重1吨、由6000颗珠子穿成、下降速度为2 . 5米每秒的著名的大吊灯难度最大外,所有安装工程其实都比较困难,尤其是要与工人交流,教他们如何安装。同时他们每到一个剧院都会铺上自己的地板,而垫起来的地板底下就是“魔法” 。“这样不管在哪里,大家看到的都是一样的表演。 ”

伯纳德·菲丝杰拉德告诉记者,大多数道具都与该剧同龄,约有25年历史,只有信件在每场演出中可能会重新打印。另外演出中有两个苹果,所以每天都会买两个苹果换成新的。

服装:男主角竟然穿“龙袍”

走进后台琳琅满目的服装区,每一套服装都整齐有序地挂在衣橱中,按照不同的场景、演员进行归类。而每套服装都是精雕细琢,制作考究。以女主角在假面舞会上穿的一套最著名的白色婚纱为例,服装主管尤金·提多介绍,这套用了6至7年,相对“年轻”的礼服是由6个人用了2至3个月一针一针缝出来的,并通过绸缎、蕾丝边、压花等实现整体风格。而男主角在新年穿的一套充分展现其富有地位的红色礼服,则是由10至12人花费2到3个月完成。前几年重新做时花了5万美金。

《剧院魅影》有一个专门的“服装圣经” ,详细记录着25年前每套服装、帽子等的整体款式和如何设计、制作、修改,所以虽然经历25年,每套服装的款式和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提多说。在诸多服装中,一件绣着龙纹的宝蓝色服装格外吸引眼球。提多介绍,这是仿照清朝官服的设计,用古老布料制成,花纹全是手工刺绣。这件衣服虽然进组时间仅两年,但上面所有中国元素的装饰都是淘来的有年头的老物件。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整个剧中有中国元素的服装有好几套,尤其是男主角的一套披风中国元素很突出。“有中国元素的服装布料不容易找,旧时桌面小点心和咖啡下面会垫一层布,我们会把这种布料一点点收集。也因为中国有些布料非常昂贵,所以我们买来后不是马上就做,而是费很长时间做预算等,然后一层一层把布料缝上去。 ”至于服装上出现中国元素的原因,提多透露, 25前,设计师在设计时到世界各地寻找灵感,中国、意大利等国的经典元素,以及大自然中的森林、花草、海洋等元素都会出现,因此才有了中国龙、金银、绸缎等典型元素的使用。

主创: 《剧院魅影》是中国音乐剧市场的“催化剂”

“英语中有一句俗话说‘东西没坏就别去修它’ ,即不要画蛇添足,大家看的演出,与这些年的演出完全一样,只有一个非常小的细节是专门为北京演出设计的,我不会披露,你们自己走进剧场去发现。 ”谈及此次北京首秀,导演菲利普·哥达瓦无比自信的同时不忘卖关子、吊胃口。

事实上,“魅影”的上演,无疑会掀起京城“音乐剧”热潮,同时开启为音乐剧而建的艺术中心,以及其与本土乐手合作等,这些都似乎是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音乐剧市场发出的某种信号,以至于《剧院魅影》主创们都对此颇为关注。女主角克里斯汀的扮演者,百老汇女星艾米丽·林恩直言:“就应该像《剧院魅影》这样演下去,因为每部剧都会增加人们的热情和了解,让大家可以对音乐剧敞开胸怀。 ”“我们很兴奋,因为我们做的都是‘催化剂’ ,把音乐剧带到中国市场,带给中国观众。 ”男主角“千场之王”布拉德·里特尔表示,音乐剧通常注重培训教育演员、工作人员,但首先应该教的是观众。“像《剧院魅影》 《妈妈咪呀! 》 《悲惨世界》 《猫》 《音乐之声》这些音乐剧,中国人对其耳熟能详,我在很多地方都目睹到,一旦进入剧场,他们对音乐剧的热情就会高涨。音乐剧只不过是用这种特定形式讲故事,用西方表演形式讲中国故事,就可以变成中国的音乐剧,五年十年后,中国音乐剧一定会更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