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二人台 >

国家级非遗——河曲民歌二人台探索艰难传承路

2014-12-15 发表|来源:新华网|作者:佚名

“光绪三十年整,出了个异事情。大水刮了西包头,刮得实苦情。众位明公请坐下,听我与你说分明……”当七十多岁的辛礼生在舞台上唱出一曲高亢嘹亮的《水刮西包头》时,台下的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一场河曲民歌二人台演出被推向高潮。

近日,在山西大剧院精心布置的舞台上,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登台演出,将山曲小戏唱进了更多人的心里。

“本来抱着随便看看的想法,但是真的被打动了。”在太原工作的赵萌说,《一对对鸳鸯水上漂》里质朴的表白,让她几乎落泪。“以前没听过河曲民歌,没想到这么动人、这么有魅力。”

地处黄河岸畔晋、陕、蒙交界处的山西河曲县,素有“民歌的海洋”“二人台故乡”的美誉。明代时河曲已是“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妇老尽歌讴”。清代“走西口”的路上,河曲人将离苦、别绪、思念、期盼化作了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二人台。2006年,河曲民歌、二人台双双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小的时候,二人台特别火,老百姓逢年过节、赶庙会、办喜事时都唱,几乎每个村都能组起一个二人台的小队。”今年61岁的王掌良是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团长,他说,现在的景况已不复从前,年轻人更喜欢流行音乐,民歌二人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堪忧。

据了解,河曲县曾经二十多年没有民歌二人台的专业团体。2011年,河曲民歌二人台艺术团成立,致力于这两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我们还有职业中专,有专门的二人台专业,不断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王掌良说,现在艺术团成员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

有了专业团体和新生力量,河曲民歌二人台的演出多了,仅艺术团每年的演出就达到百余场。更多的专家学者对二人台的传承发展给予关注,政府和部分企业也加大了对民歌二人台艺术的支持力度。古老的艺术正在重新焕发出光彩。

“民歌二人台的传承发展,还需要下大功夫研究如何改革和创新。”王掌良说,要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二人台,就要运用现代手段、加入现代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