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网络时代,文艺创作更需“接地气”

2023-12-25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王明

在网络时代的文艺创作环境中,重新强调“接地气”的创作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个时代,文艺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有的坚持厚重、传统一路,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观照时代变迁,有的则致力于“时尚的小清新”风格,书写个体微妙的心理感受……但无论是哪一种创作路径,都需要文艺创作者坚持接地气的创作原则。

凡是能引起共鸣的,

大都是接地气的作品

接地气,看似一个新词,其实大有来头,“地气”之说出自《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简单说,“地气”,即大地混元、磅礴之气。“地气”一词,在古代运用十分广泛,比如明代医学家刘纯说:“病家不接地气,故阴阳不通。是之阳气自行消长,而症候随之消长。”这从反面证明了接地气对人体健康之必要。“接地气”对于文艺创作而言,同样非常重要。揆诸历来优秀的文艺创作,大都属于作家艺术家接地气汲取灵感而完成的成功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强调接地气,意味着作家艺术家要走出“小我”,将自己的一颗心置于广大民众之中,以文艺家异常灵敏的耳朵倾听民众的呼吸、把握时代的脉搏。揆诸历史,举凡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无不是接地气之作。

自古以来的创作者,没有一个是天生就会创作的,接地气既是创作者学习和成长、进步的一大必要条件,也是其作品获得生命力的关键一步。从中国的文艺传统和文艺发展的历史来看,创作者只有以接地气为根本,秉承提振民心的宗旨,才会树立起远大的艺术雄心。正是在这样志存高远、永不停歇的努力当中,他的创作能力(包括创作技巧)不断进步,并由此永葆创作的活力。只有这样,创作者才可以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其中最优秀的作品才可能成为整个民族的经典文化符号。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原本就是来自广大民间的作品。从屈原之后,大凡成就卓越、深受广大读者和观众喜爱的文艺作品,如果考察其创作过程,一定会发现,它们无不是接地气的优秀作品。当代文艺作品中,凡是能够引起强烈反响的,大都是接地气的优秀作品。

举例来说,《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文学作品,之所以深受读者喜爱,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时代性和现实感。即便考察网络文学兴起之后留存在当代受众记忆中的名作,也必是捕捉了当时人们普遍情绪的作品。在这方面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网络文学兴起之初的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可以说,“轻舞飞扬”这个艺术形象不仅“飞扬”在痞子蔡的作品里,更长久存在于在网络文学甫一兴起就热衷阅读的那一代人的记忆中。这类作品虽出自网络写手,但作品感动人心之处其实不乏经典文学范式的影响,可谓继承传统的产物。再如颇受欢迎的《常回家看看》《时间都去哪儿了》等歌曲,从创作的选材、语言、构思等方面均具有能够揭示当代人共同情感的特点。这样的作品在反映平常生活的同时,总能撩动受众敏感的心弦,触及当代人的内心,从而达到共情的效果。对于能够引起共情的创作,还可以用另一个很接地气的词语来说,那就是“走心”。由此可见,文艺创作所致力于反映的,不仅是作者的心声,同时更是时代的心声。只有扎根生活的沃土,文艺创作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接地气,让读者易于接受,

让作者得以成长

接地气的创作理念,几乎适用于全部的人类文艺创作。接地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众多依托非凡想象力孕育而成的文艺作品,像吴承恩《西游记》中的游戏笔墨,与现实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在文学表达上添加了变形和重新编码的过程。这里多说一句,如果吴承恩生活在互联网时代,那么他笔下的《西游记》将会大概率先在网上风行,并有动漫版伴行,然后才是出版商洽谈和整理,印出纸质图书发行。

平常说到接地气,人们大多理解为,主张文艺作品要通俗易懂,通过清新朴实的语言,用生动事实、典型事例讲清道理,用群众喜爱的形式阐明观点,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春风化雨,达到让普通受众能够看懂听懂进而接受作品思想的效果。目前报刊上所看到的主张文艺创作要接地气之类的文章,几乎都是从作品的宣传效果方面进行立论,表达的是作者只有接地气,作品才能受到人民欢迎的创作立场。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对“接地气”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实际上,强调文艺创作要接地气,受益的不仅是接受者,创作一方也同样从中获得营养。我们要重视接地气的原则对文艺创作者一生成长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创作者在创作中是否接地气,与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力、文艺作品的生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作延伸思考。

一方面,接地气的创作,因其构思的触发和作品的素材均与最火热和鲜活的民众生活相关,经过创作升华,形成的作品能够比较好地反映民众的心声。这样的作品经过精心打磨后问世,加上受众乐于接受并将之广泛传播,必然具有振奋人心的正向价值。当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需要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而就文艺的功能来说,提振民心既是文艺事业必须肩负的使命,也是创作者确实能够完成的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具备提振民心作用的文艺作品,获得由受众加持的生命力,使其价值进一步得以凸显。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对志在飞翔的鲲鹏,下面巨大无边的风团是鼓翼升空的凭依;而对当代的文艺创作者来说,能够在艺术的无垠天地中劲飞九万里所凭依的“在下”之“风”,便是他时时相接的、具有鼓荡不已的温度和热度的民间地气。现实生活为创作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补给。

另一方面,接地气的创作模式为作家艺术家增添了无尽的力量和源泉,创作者的艺术生命由此得以延长。创作者本身既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分子,他与所生存于其中的一切现实之间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民众生活的相接,既是他作为文艺家生活的一种现实状态,也是其作为一个平常人的正常状态,体现了一个自然人的属性。在他以自己的创作服务于社会和民众的同时,他自己也被这个社会所滋养和哺育。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接地气也丰富、延长了作者个人“人生”的含义。

在深入生活的实践中

完成时代的艺术使命

另外还需补充一点,有些人可能会习惯性地将接地气的作品与“下里巴人”之间画等号,而视其与“阳春白雪”无缘。这也是一种狭隘的理解。所谓阳春白雪,不过是由于与同时代的大多数民众的艺术接受能力有一定的距离而造成的。在全社会文化水平和艺术理解能力已经大幅度提升的当代,特别是网络时代十分便捷的文化传播条件,更有助于大众的文艺接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许多在旧时属于“登堂入室”级别、为老百姓所难以赏读其妙处的艺术作品,在当代甚至已成了入门级、具有较大通俗性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接地气的创作原则便具有了更新一层的意义:在注重大众普及的同时,也要关注欣赏能力已经提升、渴望更高艺术层次的那部分受众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发表题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的重要讲话,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包括文化文艺不接地气不行,要解释现实的社会问题,开什么处方治什么病,首先要把是什么病搞清楚。要把好脉,中国身体怎么样,如果有病是什么病,用什么药来治,对这心里要透亮透亮的。号脉都号不清楚,那治什么病?”由此,广大文艺创作者要进一步明确:只有脚踏中国广袤、丰饶的厚土,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当代的文艺创作才会源源不断地诞生佳作,文艺事业才会不断从“高原”迈向“高峰”。可以说,当代文艺创作的“无限风光”就在这种健康而持久的创作态势之中。

文艺创作接足地气,文艺作品提振民心,文艺事业攀登高峰,这正是我们共同的时代使命。

(作者系山东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