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儿童剧 >

点亮童心 点亮舞台 ​——儿童剧灯光视觉创作感悟

2020-07-24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黎巍

儿童剧是综合艺术。儿童剧灯光设计作品依托具体的舞台演出剧目而存在。如果没有具体的舞台作品作为前提,脱离剧目谈灯光设计,是没法构成完整的灯光视觉作品的。反之,只有将灯光设计的创作结合于剧目的整体创作中来谈,才能与其他主创的创意构思统一构成一部完整的儿童剧作品。

儿童剧《花神》剧照

儿童剧《花神》讲述了百花仙子送花仙们去人间的四季开花的故事。通过演绎梅花和冬天环境之间的冲突以及梅花自己内心的冲突,传递“梅花”的奉献、坚韧精神。关于本剧的灯光设计构思,我希望《花神》的创作在视觉上能有所突破。幸运的是马彦伟导演的创作阐述的艺术构思给我提供了创作突破的机会。导演选用了中国传统文化韵味浓重的“扇子”作为极重要的道具并赋予其全新意义,使之贯穿全剧的始终,成为核心意象。同时,舞台布景方面大量的写意和留白都给予灯光足够的表现空间。所以,在该剧中我大胆借鉴了戏曲舞台创作中常用的写意性手法。在灯光处理上,节奏和色彩的使用同样非常节制。《花神》前2/3的戏份,灯光基本上只使用单色光源,偶尔选用倾向不明显的色彩,通过明暗关系来处理戏剧情境或冲突。最终,我们把饱和度冲击力的色彩留到了戏剧的结尾,突出表现梅花的美丽绽放,形成独特的视觉语汇。

儿童剧的观众群体对光色有着特别的兴趣,因此,创作者对于灯光视觉的创作既要考虑戏剧作品气质的表达,也要考虑儿童视觉审美的特点。人们普遍印象认为,儿童剧的视觉特点就是色彩斑斓。通过多年儿童剧创作经验的积累,我认为,儿童剧舞台演出要以舞台表演为主,更多吸引孩子的是舞台演员的表演和剧情,他们对于颜色的敏感性更多在于具象物体,光色在舞台空间里相对抽象,在舞台上生动具体的人比抽象的光色更具吸引力。此外,在生理视觉上,无论何种色彩,长时间的浓烈光色呈现,都容易让儿童观众产生视觉疲劳,身心也会产生视觉厌恶,并且会干扰演员的表演。但是,并不是说色彩对于儿童剧不重要,而是我们对光色饱和度和亮度要有所把握,注意舞台空间画面的多样性,给儿童塑造一个符合规定的演出情境,舒适、明快、协调的画面色彩是儿童剧灯光设计的基本原则。

儿童剧《长城的传说》由民间传说故事改编而来,剧情既充满神话色彩,具有超自然、异想天开的成分,又从生活本身出发,不失实际生活的诙谐幽默。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守望和平的精神。导演王晓鹰对该剧创作提出的要求是“民间民俗现代表达,长城舞动如龙”的艺术构思,所以在灯光处理上围绕“现代表达”坚持两个逻辑一个追求:一是以剧中人物的性格为依据,灯光运用紧紧依附于人物,突出每个人物个体在剧中情境的生动性,同时从动态的布光结构中揭示人物内心矛盾和情绪的变化。二是从舞美高度提炼的民俗元素和解构的长城入手,打破视觉主题画面的写实性,结合多媒体的呈现,塑造现代感的空间结构。运用对比关系在现代感的空间结构里追求气势恢宏的黄色色块渲染,象征着长城舞动如龙的民族文化精神。

儿童剧观众群体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互动性,因此,创作者对于灯光视觉的创作既要考虑演员的照明处理,也要考虑剧中规定情境的营造。我们经常能在儿童剧中看到,演员会在某一特定的规定情境里走到观众席与孩子们进行互动,在观众席这一没有具体舞台环境提示的空间里,演员和观众的互动就需要我们运用灯光的元素,比如提供一些脚光,在保证演员演出照明的基础上,调动灯光的特性营造出此时此景的演出氛围。

儿童剧灯光设计的呈现在一部剧目的整体创作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和滞后的环节。设计师在进入剧场开始创作之前,灯光设计的大部分工作主要集中在寻找视觉的形象“种子”方面。需要根据文本、导演构思、舞台空间等方案的变化,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归纳出剧目表达的最高任务,初步确立灯光创作的结构框架。待正式进入剧场后,表演调度和舞台空间已经具体,这时候,灯光设计师就能更主动、更有针对性地寻找到关于这部作品的灯光语言,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灯光语汇。

综上,儿童剧灯光设计的工作主要集中于一部舞台作品整体创作的最后环节。灯光设计师是基于对剧本、导演构思、表演风格、舞台空间等因素的感性认识,理性思考后提炼出完整性的灯光构思,并在剧场里主动捕捉精准的灯光表现形式,让形式与内容做到准确、统一,使得创作中的视觉语言具有呼吸感,形成与剧目气质相符的灯光语汇,完善舞台作品的戏剧性、文学性和诗意化表达。

(作者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灯光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