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晋剧人物 >

何小菊:草原晋剧的开拓者

2014-02-04 发表|来源:中国作家网|作者:罗 松

 

在蒙古族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为了蒙古族的统一大业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和爱情.她就是15世纪初期蒙古族女英雄满都海。在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上,呼和浩特市晋剧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满都海》再现了这位伟大女性的艺术形象。该剧的着眼点不是满都海为平息战乱如何跟分裂势力进行斗争,也不是满都海的政治韬略,而是她艰难的感情抉择,一面是下嫁少主,统一大业;一面是青梅竹马的恋人。对于任何人,尤其一个女人,这该是怎样痛苦而艰难的抉择啊!饰演满都海的演员何小菊,扮相俊美端庄,表演收放自如,颇具大家风范,较好地刻画了既是政治家又身为女人的复杂的内心世界。令人感佩,使人信服。这个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音乐和唱腔,它和传统的晋剧不同,融入了蒙古族民歌的音乐元素,旋律优美抒情,令人耳目一新。小菊与之相应地融入了民歌的发声方法,使人听起来清新悦耳、通俗好听。

 
怀着对满都海的崇敬之情,我走近了何小菊,出乎我意料,何小菊在台上叱咤风云、光彩照人,台下却不善言辞,朴实恬静。她的语调很平缓,言语很清淡,没有谈笑风生,更没有故作高深,犹如一条清澈的小溪,在山涧中静静地缓缓地流着……
 
从模仿到创造
 
生在内蒙,长在内蒙的何小菊,爹妈给了一个好身材和一副好歌喉。虽然家里没有人从事文艺,但孩童时的小菊就喜欢唱歌跳舞了。虽说那时不懂什么是戏,但一心想当演员的念头,使她12岁时糊里糊涂地就考上了内蒙古商都县晋剧团培训班。在培训班里如愿以偿先是学了一年舞蹈,后来在现代戏《渡口》中饰演小红,在《洪湖赤卫队》中饰演秋菊,直到演出第一出传统戏《十五贯》的苏戍娟,古装戏包头时勒得她的头又疼又晕,才体会到了唱戏与歌舞的不同,既而开始真正敲开了传统戏曲艺术的大门。在戏曲艺术的殿堂里,她如小蜜蜂般贪婪地各处采集花粉,吸收营养。小菊从小就不爱多讲话,但人小主意大,老师们在排戏时,她总是在一旁悄悄地学;老师们在台上演出时,她总是在幕侧偷偷地模仿。机会终于来了,一次团里演《梁祝》,扮演祝英台的老师病了,领导决定让年仅16岁的何小菊顶替。虽然小菊从未排过这出戏,但她平日早已把戏看会了,因此只排了两天就上台与观众见面了。何小菊第一出主演的大戏就在这样的机遇中诞生了。演出的成功,使小菊从此逐步走上了舞台的中央。虽然命运的改变往往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但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再好的机会也会擦肩而过。
 
1984年,何小菊调到内蒙古乌盟晋剧团,先后主演了《算粮登殿》、《六月雪》、《红龙仙子》、《卷席筒》、《包公铡赵王》等一大批古装戏。何小菊的名字也渐渐蜚声于乌盟、山西雁北、原平、忻州一带。
 
1991 年,何小菊凭着坚实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舞台经验调到呼和浩特市晋剧团任领衔主演,主演了《卖妙郎》、《泪洒相思地》、《春江月》、《下河东》、《嫁一案》、《算粮》、《明公断》、《打金枝》等几十出传统和新编剧目。
 
回忆所走过的艺术道路,小菊体会最深的是学戏的过程:初学晋剧时,只会一味模仿老师,能把长处和短处都学得惟妙惟肖。虽然那时对角色和动作理解不深,但天生感性强、模仿力强的小菊,在台上该哭就哭,颇具表现力。随着阅历的增长,积累的增多,小菊越来越爱琢磨。依然是话不多,可思维却异常活跃,头脑里总是装着许许多多的问题,眼睛里总能发现新的东西。
 
小菊好出新,这在晋剧同行中已早有共识。小菊认为自己的声音条件与晋剧老前辈们有较大的不同,学谁都不可能太象,因此,她不拜师,觉得谁的哪一句唱好就学谁的。不论是本剧种老艺术家还是中青年演员;不论是豫剧、秦腔还是越剧、黄梅戏,何小菊都广收搏采,没有派别,没有束缚,大胆借鉴,化为己用。
 
何小菊的创新并不限于新编剧目,就是在一些传统戏,哪怕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优秀传统戏,小菊也会依据自己的自身条件和个人对剧情的理解加以改动。例如《算粮》是晋剧表演艺术家王爱爱的代表剧目,后人大多是按王老师的路子演。小菊认为,王老师唱得非常好,如果按照王老师的唱腔一板一眼地唱,肯定唱不过王老师,因此她把重点放在表现角色情绪的不同变化上,喜悦时增加了唱腔的弹跳感,用嘴皮子唱,象蹦豆子似的,比说的还快,每次演出至此,都会赢得一片喝彩声。当情绪到达高潮需要爆发时,小菊最忌让观众听起来象是在喊叫,她特别注意运用科学的发声,借鉴歌唱家彭丽媛的演唱方法,使声带控制强弱有序,高低音衔接自如流畅。而且丝毫没有减弱感染力,依然摧人泪下,动人心魄。何小菊因演唱《算粮》选段而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青年戏曲演员演唱比赛一等奖。
 
打造晋剧草原文化品牌
 
何小菊十分喜爱唱歌,曾有歌剧团几次想调她,可她割舍不下对晋剧的深厚情感,但业余时间她也欣然被邀去唱唱歌剧,唱唱民歌。唱歌几乎成为她的第二职业了。做为一名民歌手,她在呼市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她曾多次在呼市历届“昭君杯”戏曲歌舞大奖赛中获奖。2001年9月参加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北京电视学会、北京电视台主办的广播电视第三届戏歌邀请赛,演唱《青城赞歌》获综合奖和优秀创意奖,进入全国前8名。
 
唱戏时借鉴唱歌的发声方法,使唱腔优美圆润;唱歌时融入戏曲的声腔技巧,使歌声韵味无穷,何小菊唱戏唱歌相得益彰,魅力独特。更值得称道的是,由于她生活在内蒙,学唱了许多蒙古族民歌,在草原文化艺术多年的耳濡目染下,何小菊开始大胆地尝试蒙古族民歌与晋剧的嫁接。例如获得过全国奖项的戏歌《青城赞歌》,自创作至今3年来,已红遍呼市,脍炙人口。作曲李静波把D羽调式的蒙古族音调与 D徵调式的晋剧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与民歌的相应节奏相融合,并运用通俗音乐的伴奏形式,使整个乐曲富于动感和活力。整个乐曲由慢到快,以蒙古族长调引入,接着转入晋剧〔介板〕然后通过蒙古族音调特点的“啊哈嗬”过渡转入主题“呼和浩特,美丽的青城……”。重复一遍后又以长调结束慢板部分。一个仿马头琴的间奏使乐曲突然进入热烈的快板。间奏采用了戏曲中紧打慢唱的手法,并用通俗音乐件与晋剧老前辈们有较大的不同,学谁都不可能太的节奏把长调与〔流水〕板式结合在一起。然后,进入〔紧夹板〕与〔流水〕混合的快板部分。四句以后再现主题“呼和浩特,美丽的青城……”使乐曲进入高潮。最后仍回到蒙古族长调结束全曲。该曲对于演唱者比较挑剔,非谙熟晋剧和蒙古族民歌的演员莫属,何小菊在《青城赞歌》中把戏曲、民歌、通俗歌曲的音乐元素共性的东西。不是简单地生搬硬套,而是做演唱方法有机结合,摸索出了一条演唱的新途径。这也为她的戏曲演唱的新的开拓奠定了基础。
 
晋剧《满都海》可以说是呼市晋剧团与何小菊对草原文化和晋剧艺术的融合更加深入而全面的一次探索。《满都海》创作于1984年,在经历了20年的修改和加工历程后,终于在以“打造晋剧草原文化品牌”的宗旨下,焕然一新,登上了第9届中国戏剧节的舞台。该剧从音乐、舞美到演员的表演都融入了草原民族文化特有的表现形式,形成了草原晋剧特有的文化魅力和底蕴。舞美采用了舞台大写意,用简单的道具表现不同的草原景色,将传统戏的标旗与蒙古族的大幡巧妙结合,取代了所有的布景与支点,给观众一个想像力丰富的空间。同时,还借鉴了影视、话剧、舞剧等艺术表现手段,在音乐、服装、舞蹈上,糅入了蒙古族元素和草原文化。音乐唱腔设计李静波,在保持晋剧唱腔、音乐、语言韵律节奏的基础上,根据剧情的需要,衔接、融汇了民族音乐蒙古长调,但他并没有写明长调和衔接部分的音符,希望演员能和他一起共同完成。何小菊凭着长期对蒙族音乐的积累,在反复的试唱中努力寻找晋剧音乐和民族音乐这两种音乐元素共性的东西。不是简单地生搬硬套,而是做到了衔接自如流畅和谐,并与人物、情景相吻合。剧中多处运用蒙古长调表达不同的情感,最明显的如,第二场中,满都海哀叹战死的大汗时,有句唱腔是 “危机四伏险恶重重,你叫我孤身只影怎样担承”,何小菊在“担”字落音时转入低音长调,她说,这里用长调更能抒发悲痛而无助的情感。还有最后一场,“牧歌声声金风爽,万里草原呈吉祥。创升平、民安康,愿将我一腔热血祭上苍。”一段唱中有三处糅进了民歌的旋律,其中“金风爽”用高昂的长调落音,表达了满都海喜悦的心情;“民安康”的“康”则运用较为低缓的长调,而最后“祭上苍”用歌曲的旋律和演唱方法收尾。整段唱大气磅礴,既富于民族性和地域性,又充满时代气息。配器上还增加了马头琴、四胡等乐器,既不失晋剧本色,又保持了草原文化的特点。
 
何小菊的舞台艺术给人民群众以美好的享受,人民也报以她很高的荣誉。她现任呼市晋剧团副团长,中国剧协会员,内蒙古剧协理事,呼市剧协副主席。她还是呼市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呼市第九届妇女联合会执委,自治区第七次党代表。何小菊每年随团深入农村工矿演出近200场,足迹遍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的许多地方,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中。她愿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进,以新的姿态为人民群众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