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晋剧人物 >

晋剧部分老艺人名单集锦

2014-03-09 发表|来源:未知|作者:Major

王步云(1884-1943),乳名官顺,艺名盖天红。原籍河北省,5岁随父迁居徐沟县城。父死后,母亲改嫁,又随母到徐沟王答村。因不堪继父虐待,11岁入“红菊花”(姚巨喜)承办的喜盛园科班,工须生。成年后招赘于祁县西磨支村,故有“磨支红”、“王答红”、“官顺红”等艺名。王步云蜚声剧坛,名扬三晋,但终生虚心好学,孜孜以求,从未间断探索和创新。每年冬季班,他便利用中路大财主邀请各地名票友聚会娱乐的机会,与到场的举人、秀才等文化人士一起修改剧本、斟酌唱词或共同榷文武场面中曲牌经谱的改革问题等。因而在艺术界自成流派,独树一帜。晋剧新秀丁果仙、乔金仙、乔玉仙等,都经过他的悉心指点和热心扶持。

其一生为晋剧著名班社相继争聘,先后住锦梨园、万福园、锦艺园、祝丰园等,足迹遍及府十县和汾八县,声誉远涉京(北京)、津(天津)、沪(上海)、张(张家口)、包(包头)等地。1937年3月参加唐风剧社赴上海演出,他与筱金梅、筱金枝合演之《打金枝》、《蝴蝶杯》、《下河东》轰动浦江两岸、十里洋场,深受社会名流、梨园同行及上海观众赞誉。同年在上海百代公司录制了《斩黄袍》、《下河东》、《芦花》等唱片,成为晋剧史上第一批宝贵的音像资料。

高文翰(1875-1947)艺名说书红,乳名来成。榆次孟高村人(原属太谷县)。自幼酷爱戏剧,有戏必看,继父厌之。11岁背家出走,入太原“济生馆”太平科班学戏。班规极严,师承名须生王昌红、名丑“大咀丑”,由于他天赋聪明,嗓音宏亮,勤奋好学,艺技猛进。原工武生,后改须生,他武功、唱功、念白及做功俱佳,文武兼备,行当齐全。12岁登台,14岁省城已小有名气。不幸被北路“刁客”劫持卖入张家口戏班,巡回演出于张垣塞外,名噪一时,取名棒槌红。16岁值“倒呛”期,班主为谋利命其连台演出,劳累已极,有一次演出《暂黄袍》时在前台遭受风寒,嗓口失音,左耳亦因误诊致残,被迫退出舞台。他在困境中不畏艰苦,坚持学艺,早起晚睡,数九寒天刻苦练音,探索出“呵冰求音”验声的方法,根据自己嗓音条件创出似说似唱、亦说亦唱、节奏明朗、吐音清晰、别具一格的唱腔。17岁重新登台演出,深受晋中一带观众的赞誉,誉之为说书红。他功底厚、戏路宽,须生、老生、红净、穷生、袍带、箭袖蟒靠戏无一不精;甩发、髯口、马鞭、椅子、刀剑、靴子诸功娴熟,技艺全面。他演孔明戏《空城计》、《五丈原》、《天水关》、《收姜维》等出神入化,唱做俱佳;身段戏《五雷阵》的甩大幡、《表功》的双鞭落地、《乌玉带》的当场变脸、《清风亭》的滑跌,《详状》的转茶盘等,练就自身特色的绝技,不落俗套。同行誉他“不演白戏”的特色演员。

马兆麟(1901-1982)晋剧表演艺术家,原籍山西文水人,因娶盂县女子为妻,定居盂县清城多年。他与晋剧名流丁果仙、梁小云、郭风英、牛桂英等同台演戏,享誉三晋。他注重戏剧人才的培养,在晋剧舞台颇具名气的小果子(马秋仙)、十七生(马福仙)等均为他的高徒。1953年,他进京参加全国戏剧汇演,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0年,在山西省第四届文代会上被选为省文联委员和省剧协理事,时年已80岁高龄。

张宝魁(1900—1965)艺名筱吉仙,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和戏剧教育家。主攻青衣。河北省大兴县(今属北京市)人。十二岁学京剧刀马旦。十八岁后改唱晋剧。曾在河北、内蒙古、山西一带演出建国后,任新民晋剧团、太原市人民晋剧团二团团长。1958年后在太原市艺术学校任教。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与李子健、王玉山、刘明山并誉为30年代“晋剧四大名旦”。张宝魁徒弟众多,培养出筱桂桃、筱桂林、筱桂琴、筱桂芬、筱桂芳、张桂娟等一批“桂”字辈弟子。新中国成立后,他创建了山西第一所晋剧演员训练班,招收30多名学员,培养出田桂兰、武忠、张友莲、张翠英、马兆录、智玉莲、张步昌、张步兴、赵吉祥等一大批优秀演员。 

王玉山(1910-1968),艺名“水上漂”,攻旦角,晋剧“四大名旦”之一,山西五台县人。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曾拜晋剧泰斗刘明山、李子健为师。曾担任包头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又连任内蒙古政协委员,内蒙古文联委员,内蒙古剧协副主席,包头市“漠南”实验晋剧团团长,包头市晋剧一团副团长,包头市艺校校长等职。代表剧目有《梵王宫》、《血手印》、《珍珠衫》、《王婆骂鸡》、《百花点将》、《白蛇传》、《红娘》、《杀楼》等。   

水上漂,本名王玉山,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出生在五台县常家滩村。他9岁开始学北路梆子,之后兼栖晋剧和北路梆子两个剧种。在五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他为这两个剧种的继承发展和改革创新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在山西、内蒙古、陕北一带颇负盛名,他那朴实、细腻、明快又充满激情的表演风格,至今仍然受到戏剧界的推崇。晋剧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女演员日渐占领戏剧舞台,只有著名晋剧和北路梆子表演艺术家“水上漂”仍以男角饰演闺门、花旦、刀马旦、青衣等角色,那超人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陈晋元(1931~)国家一级演奏员,艺名元元红。工晋剧须生、小生,后工鼓板。河北保定人。中共党员。初中毕业。1941年从艺,师承姚恒春、贾二娃、十三红。历任山西省晋剧院演奏员、副院长、副书记。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名誉团长,山西省老艺术家演出团副团长,山西省老龄戏曲家协会副会长,山西省锣鼓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山西省音协民族音乐委员,山西省戏曲音乐学会顾问,山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文艺部副主任。多次荣获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1954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陈晋元谱有晋剧《花锣套曲》、《欢天喜地扭蹦跳》等;出版有专著《陈晋元及其司鼓艺术》,多次获全省戏剧汇演奖。培养五十多位司鼓高徒,编创了流水、更鼓打法二千六百多种,多次参加录音、录像、制唱片、光盘、拍电影工作。

王云山(1887一1946)山西中路梆子演员,工小旦,艺名毛毛旦,山西省汾阳县冀村人。幼年投身梨园习艺,拜平遥九成旦为师,苦练小旦演唱技艺,出科后赴张家口、绥化(今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搭班演出,声震“口外”,受到晋商和蒙汉各族人民的喜爱。民国四年(1915),载誉返回晋中,先后在双福庆、自诚园、万福园等名班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观众的赞誉。

刘宝山(1903——1976) 晋剧表演艺术家,艺名“小十二红”,山西忻县忻口镇人。刘德荣次子。幼承父教,8岁登台,获满堂彩。1917年随其兄刘明山到张家口,入长胜班,拜王天恩为师。后得“老十二红”高宏魁、“十一红”陈宝林真传,戏路渐宽,造诣日深。19岁返山西祁县演出,历时两年。扮相俊俏,端庄大方,唱腔委婉清丽,声望日隆,与丁果仙齐名。1935年入京拜马连良学戏,1946年又拜袁世海、张君秋学艺,用“二音子”处理花腔堪称独步。十年浩劫中受到冲击,1976年病逝于张家口,时年73岁。代表剧目有《搜县》、《骂殿》、《子胥逃国》、《崇祯显圣》、《天水关》、《困雪山》、《失空斩》、《李太白醉写蛮书》等。

杨步云(1910~1994)国家一级演员,艺名“山药旦” ,工晋剧丑角兼演老旦、彩旦。。山西清徐人。历任山西省阳泉市新华戏班、阳泉市晋剧团演员。一级演员。阳泉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阳泉市政协常委,山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1979年被授予阳泉市劳动模范。1924年首次公演 晋剧 。1959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饰有晋剧《梅降雪》花有锦、《卖狗肉》李有儿、《月明楼》刘三、《夺印》陈瘸子等主要角色和其他角色。1958年获山西省会演优秀演员奖,多次获市、区先进奖等。

杨步云1923年入寿阳小景义园戏班学戏,拜师石里忙,主工丑角,兼工彩旦、老旦。满师后,在榆社、寿阳、昔阳、阳泉等地搭班演出,艺术日臻成熟。新中国成立后入阳泉市晋剧团。195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6年被聘为山西省丑角师资培训班任教师。1988年晋升为一级演员。他在6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塑造了诸多丑角形象,80岁高龄还登台献艺。他是阳泉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阳泉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李桂林(1906——1959)女, 晋剧表演艺术家,艺名“花女子”,主攻花旦,兼习生、净、丑角。山西右玉县人。幼失双亲,被胞兄卖给北路梆子演员李三元家做童养媳。后随李赴左云县入班学戏,时有“美貌天仙拉铃子,文武双全‘花女子’”,之誉,在雁北、绥包一带颇负盛名。所演代表剧目有《杀狗》、《杀子报》、《杀楼》、《三疑计》、《空城计》、《芦花计》、《日月图》、《兴汉图》、《汴梁图》、《黄鹤楼》等。每演座无虚席,场场爆满。1949年返大同,历任大同市晋剧团副团长、工会主席、市人大代表、市妇联主任等职。1953年入呼和浩特市晋剧一团。1958年因病休息,1959年病逝于大同,享年53岁。

王春元(1876~1930)山西中路梆子演员,工正旦。小名天贵,艺名天贵旦。山西省清徐人。原姓李,后过继给姑夫王大中为子,改姓王。幼常随叔父赶集叫卖养面“碗脱”(当地小吃)。酷爱戏曲,11岁入小梨园学艺,16岁出科,搭锦梨园。不久就显露出艺术才华,观众曾以“碗脱旦”称之。后随祝丰园北上张家口,在与当地名伶同台演出中增长了见识,学到不少新鲜技艺,返晋后入坤梨园。

经探索实践,总结出一种真假声结合,起伏跌宕,刚柔相济的“嗨嗨腔”,并与鼓师甲成、琴师任印子合作,在《鲛綃帕》等剧的大段唱腔中加进了“二音子”、〔五花腔]等花腔,抒发了剧中女主角起伏激荡的内心世界,深得观众赞赏。他还善于即兴编词加唱,根据剧情和人物改腔变词。有时兴致忽来,即与观众一问一答,以唱来评古论今,解说戏理,使观众狂欢不止。一次他与名伶“万人迷”在太原郊区赤桥村唱别台,“万人迷”演出《断桥》,连唱出十个“不该……”获得观众彩声。王春元亦以此剧应战,他不慌不忙,鼓动铁嗓,一口气唱了二十个“不该……”把“万人迷”台下的观众拉去一大半。王春元在艺术上以唱工称著,拿手戏为《汾河湾》、《采桑》、《武家坡》、《鲛綃帕》、《断桥》、《祭江》、《六月雪》等。他是一个广采博收,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具有改革精神的艺术家,他和鼓师甲成、琴师任印子密切合作,对山西中路梆子旦脚的唱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1930年,他身患痢疾,仍赴太谷城内演出,因劳累过度,在台上溘然去世。

郭寿山 (1909—1966)河北宣化人。艺名金铃黑。原学青衣,后改学花脸。早年入德胜戏班习晋剧。曾在北平、张家口一带演出。曾因主演《金铃青》闻名。建国后,任张家口市晋剧团团长、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省文联常委等。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初曾受迫害。1966年9月4日逝世。擅演剧目及扮演的主要角色有《青风寨》中的李逮,《铡美案》中的包拯、《打金枝》中的郭子仪。

郭忠田(1940~)国家一级演员,工晋剧花脸。山西岚县人。中共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初中毕业。师承小声雷。历任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晋剧团演员、团长。1987年获全区先进工作者称号。饰有晋剧《菜园》、《程咬金》等主要角色和其他角色。1982年获山西省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优秀演员奖,1985年获全国戏曲观摩调演表演一等奖、导演二等奖,1989年获全区培养青年演员优秀团长耕耘奖,1990年获全区山花杯青年演员折子戏大赛组织奖等。

孟珍卿(1872~1939)山西中路梆子演员,工小生。有“ 晋剧小生泰斗”之美誉。字宝善,乳名三儿,艺名三儿生。幼家贫,拾煤渣为生。13岁入清源县小梨园,拜丑毛生为师习艺。18岁出师后加入锦梨园,主演《双罗衫》、《宁武关》、《折桂斧》等戏,显露出超群的艺术才华。后因表现出一定的组织才能,得到班主杨大少器重,委任他为戏班承事,最后将戏班转让于他。孟珍卿广罗人才,悉心经营,使锦梨园兴盛多年,红遍晋中、太原、张家口、北京、天津。孟珍卿功底深厚,技艺全面,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刻画人物性格,唱、念、做、打无所不精。代表剧目,穷生戏有《琥珀珠》、《坐窑》,武生戏有《赵家楼》、《十字坡》、《马家湖》,生旦戏有《少华山》、《梅绛亵》,靠架戏有《黄鹤楼》、《截江》,昆曲戏有《告御状》、《和氏壁》等。62岁时进京演出《折桂斧》,饰陈埙,出场时肩挑柴担,健步如飞,做出一系列在烈日下砍樵的情态,观众无不为之叫好。梅兰芳十分欣赏其表演,亲到后台拜访,并以道具扁担一条,誉其为“ 晋剧小生泰斗”。他所创造的五声音阶小生唱腔,对 晋剧小生唱腔有较大发展,至今仍被奉为正宗。后在从事舞台艺术的同时,还收徒传艺。20世纪40年代以后成名的筱桂林、奴子生(温兆林)、南路生(名志海,姓不详)、截江生(许茂泉)、郑雅楼、夜明珠(王艳芬)、冀兰香等都是他的高足。丁果仙、筱桂桃、郭凤英等后起之秀亦在和他同台演出中受益匪浅。1939年,日本侵略军与汉奸闯入榆次群英舞台,欺辱其儿媳,他挺身阻止,被打伤,一病不起,含恨而亡。

筱桂花(1918——1954)女,王爱爱祖母,原籍山东诸城县,七岁时来榆次,入寿阳人董凤来在榆次小北门外所乘之晋剧班——(晋风园)学艺。拜著名晋剧小旦演员王应锦(艺名万盏灯,又名四保旦)为师,工小旦。十四岁正式登台演出,出演剧目有《七星庙》、《少华山》等。接着,又拜名旦高根梅(艺名自来香)为师,后来,又经小旦名宿张宝魁(筱吉仙)精心指点,技艺日臻娴熟。

筱桂花从以严谨、意志刚强,加之所拜名师较多,得以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基本功学的扎实牢靠、身段动作规范利落,各类旦角戏皆能应工,表演深刻细腻,堪称旦角行当的多面手。抗日战争期间,筱桂花入《十股班》和《大众剧团》演出。她戏路宽绰、能戏甚多。在观众中留有深刻印象者有《杀子报》、《七星庙》、《双锁山》、《少华山》、《炮烙柱》、《换花》、《杀家》、《九件衣》、《红霞关》、《凤台关》、《日月图》、《富贵图》、《百花亭》、《破洪州》等。

她不仅对传统戏有所建树,还善于在现代戏中塑造各种不同类型的妇女形象。五十年代剧团排演《王贵与李香香》、《小女婿》等戏时,她都分别扮演了主要角色,演出后均受到了好评。筱桂花对于培养晋剧新秀,古道热肠,不遗余力。五十年代初,她对剧团青年演员和孙女王爱爱寒暑不缀地悉心教诲一事,为人所共知。1954年3月8日,她所在的剧团为“三八”妇女节演出时,选择了歌颂劳动妇女、鞭挞卑鄙毒辣行为的剧目——《算粮》。剧团同仁倡议剧中所有角色全由女演员扮演,以显示妇女之力量。筱桂花在剧中串演了魏虎,深刻细腻地刻画了其卑鄙无耻、奸险毒辣的丑恶性格,获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演出不久,她即一病不起,逝世于当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年仅三十六岁。

张受仓(1942~)国家一级演员,主攻晋剧花脸、须生。河北宣化人。中共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历任张家口市晋剧二团学员、演员,张家口地区青年晋剧团演员,张家口剧协理事。现任职于张家口市青年晋剧团。兼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曾荣获河北省首届戏剧节二等奖,第二届戏剧节一等奖。1982年获张家口地区中青年演员汇演一等奖、优秀演员称号,《太阿剑》、《龙城二娇》分别获河北省戏剧节表演一等奖、二等奖,《梳妆楼》获1995年河北省百花奖最佳演员殊荣,《龙城二娇》(饰朵颜)获1989年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少数民族鼓励奖,《梳妆楼》获1997年文华奖。饰有晋剧《龙城二娇》、《井台风波》(自编)、《旅店新风》、《龙江颂》、《太阿剑》、《梳妆楼》等剧中主要角色和其他角色。

张受仓1954年从艺,师承郭寿山、刘宝山、叶少兰、金桐,工晋剧花脸、须生。从艺40年,在表演与唱腔方面均有较高造诣,花脸唱腔刚柔清新,富有激情,既有美感和时代感,又不失浓郁的晋剧韵味,具有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被专家称为“为晋剧花脸唱腔开辟了一条新路”。 1984年参加山西省“四省市振兴晋剧汇演”,在《龙城二娇》一剧中扮演蒙族首领朵颜轰动三晋。1985年在河北省首届戏剧节获演员二等奖榜首;1989年在河北省二届戏剧节获演员一等奖。1990年应邀晋京并进中南海演出《太阿剑》,剧中其塑造的秦始皇受到中央领导,专家及首都观众好评。获1995年河北省四届戏剧节演员一等奖,同年荣获河北省“百花奖”最佳演员殊荣。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梳妆楼》晋京演出,其塑造的韩昌一角得到首都专家首肯,《人民日报》海外版、《澳大利亚文化报》等国内外新闻单位相继予以评论和报道,该剧荣获1997年度“文化奖”。1984年赴山西,参加“四川省市振兴 晋剧 ”汇演,《龙城二姣》一剧饰演的蒙族首领朵颜,受到观众好评,主演过《红灯记》李玉和、《小刀会》刘丽川、《秦香莲》包拯、《卖妙郎》周君汗、《太阿剑》秦始皇等。1990年应邀晋京演出《太阿剑》。辞条收入《当代河北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辞典》、《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名录》、《中国民间名人录》。

商文斌(1870-1940)艺名“五月鲜”,主攻小旦。平定小阳泉村人。商文斌家道贫寒,童时过继给同族孤老为子,因他生性活泼,爱好文艺,自幼入“小猴班”学艺,专工小旦。出科后,经常去外地搭班。一次在张家口演出时,被北京“瑞胜和梆子班”班主张三看中,将其收为入室弟子,以徒弟身份参加演出。当时梆子名旦侯俊山、梁忠、吴永顺等亦献艺于该班,在梆子名伶的指点下,他刻苦钻研小旦表演艺术,并打破行当界限,苦练刀马武功及架子功,兼雪正旦稳重端庄的表演和唱功,终使自己成为集小旦、刀马、正旦技艺于一身的多面手。到20岁时,以梆子花旦成名与京都。清宣统三年(1911年),商文斌在京组建“太平和班”,为梆子匹黄同台演出班子,俗称“两下锅”,阵容很强。其一生追求不止,锲而不舍,演出了许多精彩剧目,最拿手的有《九件衣》、《杀子报》、《白蛇传》、《日月图》等。他的表演既能炽烈火爆,又能温文尔雅,身段潇洒大方。武功尤为精绝,最善演一路做功动弹戏。1925年商先生载誉归来,决心为家乡人民奉献技艺,再次改唱晋剧。用自己的积蓄购置了戏箱,从太原、榆次等地约了一些名角组班演出,如撒金红、十三红、十四红等都曾在“五月鲜”班中唱过戏,鼓师“八蛮”亦在班中掌过鼓。

段玉明(1915-1975)晋剧须生演员。郊区河底村人。在50年代初,晋剧界以“丁(果仙)、牛(桂英)、郭(风英)、冀(美莲)”四大头牌为主的最佳演出阵营中,他多次与众多知名度很高的艺人同台演出。他的艺德高尚,1953年,他曾随以贺龙为总团长的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在朝鲜前线演出。1959年又随山西福建前线慰问团赴台湾海峡演出,由他主演的《黄鹤楼》和《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受到了解放军战士的普遍赞誉。晚年回归故里,常抱病为业余剧团排戏,临终前数日还强打精神为村宣传队上台化妆。1975年病故,享年59岁。

赵廷杰(1886—1972)晋剧(中路梆子)艺人。以演奏马锣著称,人称润生师傅。山西省文水县堡子村人。幼家贫,喜好吹奏乐器,常与吹鼓手—起吹打。15岁时随其叔父到祁县东家崖面粉坊做工。适逢当地唱戏,武场缺人,其被举荐补缺,开始演奏生涯。此后经二有师傅、狗曼(高锡禹)师傅授艺,名师吴力德等指点,演奏技艺大进。19岁时即享有盛誉。先后在乾梨园、永霓园、自诚园、双聚梨园、万福园等名班打马锣。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在太原新民戏园先后为老十三红、丁果仙、牛桂英、老三儿生、盖天红、乔国瑞等名家伴奏。1947年搭平遥赵永春班。1952年搭文水景析剧团。1957年任晋中专区剧团武场教师。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演奏技巧。拿锣锤似拿芭蕉蒲扇状,左右摇动,凭借腕力能敲击出各种音响效果,恰到好处地烘托戏剧气氛,协助演员刻画人物。既完整地继承了前辈晋剧武场的艺术精华,又大胆地移植改造了兄弟剧种的许多锣鼓经,还创造出〔大娃娃〕、〔双小战〕、〔关南小战〕、〔水吊鱼〕等曲牌。晚年除带徒传艺外,还致力于晋剧锣鼓经的整理、研究工作。1964年与徒弟贾炳正合作,整理出《晋剧打击乐》,1979年由晋中文化局印发。经其传授的艺徒,现已成名者有白晋山、张九中、贾炳正、马垣、陈晋元、阎保山、张才茂等。

王意诚(1909-1966)晋剧老生演员,艺名“茶叶红”。平定县岩会乡乱流村人。少时看戏入迷,过目成咏,经常参加业余搭班演出。1947年,已年近“不惑”,毅然放弃茶叶店生意,入阳泉人民剧院,主攻老生。他刻意钻研了《女忠孝》、《清风亭》、《九件衣》等剧目中的老生角色,表演切意合情,声色炽烈。特别是在现代戏的表演上,突破了传统的表演程式,着力用生活化的表演手法刻画人物。1966年,在郊区河底镇演出《焦裕禄》时,身着“李老明”戏装,谢世于舞台,终年57岁。

葛熙贤(1855-1913)乳名房小,平定县城关大彰化坡人。熙贤幼年过继给族叔膝下为子,养父家境贫寒,为生计10岁许,便挑担卖炸油糕,他喜爱文艺,庙会上边卖炸油糕、边看戏、边摹仿演员动作、放喉习唱。在王家庄庙会上,他结识了乐平(今昔阳)县一戏班的艺人,交往频繁,言必谈艺,虽耽搁生意,却学到了不少“拿手”,为他后来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基础。他身材适中,相貌俊美,且又聪慧灵秀,入科后专工旦角,由于他勤奋用功,进步很快,满师时脱颖而出,唱、念、做、打均见功力。随戏班演出于晋东、晋中及河北西部剧坛,数年间声名大震。因其幼时曾操卖油糕小业,故得名“油糕旦”,戏班即“以此标榜,广有观众”。成名后他仍在事业上呕心沥血精益求精,造诣日深,招收30多名徒弟,成立了“葛氏戏班”。在他的苦心栽培下,一代新秀成长起来,较有成就者昔阳的葛来鱼、葛根成,盂县的“玉兰旦”(又名“小油糕旦”,名不祥)。教成后,葛先生总是鼓励徒弟们各归故土,掌班立业,有经济困难的他都是尽其所有给予资助。对平定、盂县一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耕耘播种的作用。

史凤存(1855-1928)主工小旦、刀马旦。平定县燕龛村人。史凤存出生贫寒,生性活泼,从小对戏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逢戏必看,看后就与小伙伴们摹仿嬉戏。十四、五岁时,左权县任、杨戏班在邻村唱戏,三天完戏后小存寿悄悄跟上戏班走了,从此身入梨园,潜心学艺。史凤存一生主工小旦、刀马旦,有时也唱青衣、花彩,以《百花点将》、《杀狗》两回戏唱红了河北张家口和山西雁塞一代。因他是燕龛人,故得艺名“燕龛旦”。史凤存对艺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使他成为当时梨园不可多得的全才,尤以做工见长。他善于调动一切艺术手段着力于刻画人物。经他塑造出来的形象,不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巾帼英雄或女中须眉,无不逼真传神,活龙活现,令观者咋舌。燕龛旦一生能戏甚多,主要有《蝴蝶杯》、《嫦娥奔月》、《祥麟镜》、《火焰驹》、《云罗衫》、《打金枝》等。1928年农历2月,在盂县城关二郎庙演戏时,突患腹痛,三昼夜而不止,徒弟们只好将其抬回燕龛老家。农历2月9日含泪谢世,结束了60年艰辛的艺术生涯。

吴占文(1946~)国家二级演员,工晋剧须生。山西左权人。中共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初中毕业。师承王意诚(荣叶红),历任晋剧团演员,阳泉市艺校教师,阳泉市晋剧团团长,文化局戏研室协理员。阳泉市政协常委。1983年被山西省文化厅授予优秀教师称号。饰有晋剧 《逼上梁山》林冲、《蝴蝶杯》田云山、《白沟河》杨继业、《下河东》赵匡胤和呼延寿廷、《嫦娥奔月》吴刚、《于谦》于谦、《汉宫惊魂》刘秀、《荒沟纪事》谷天恒、《二进宫》杨波、《打金枝》唐王、《吴汉出潼关》吴汉、《斩皇子》陈若霖、《八仙下凡》吕洞宾、《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八一风暴》方大来、《焦裕禄》焦裕禄、《心中的歌》周恩来等;改编、执导《皇帝告状》、《柴郡主挂帅》、《八仙下凡》、《吴汉出潼关》、《大报仇》等。《汉宫惊魂》获1982年山西省中青年汇演演员一等奖,《荒沟纪事》获1997年山西省现代戏调演优秀演员一等奖、省五个一工程奖。

郑瑞生(1937~)国家二级演员,主攻小生,山西介休人。 1952年任职于介休晋剧团,师承晋剧小生泰斗孟珍卿宗师《三儿生》的弟子郑雅按先生《小三儿生》。较全面地继承了三儿生流派艺术,并有所发展创新。分别在《折桂斧》、《坐窑》、《优子都》、《回头关》、《陈妙常》、《三看御妹》、《霍小玉》、《朝阳沟》中饰陈埙、吕蒙正、子都、郑庄公、潘必正、封加进、李十郎、栓保等角色,受到专家、内行及观众赞赏。1954-1982年在晋中地区多次获奖、受表彰。几十年舞台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致力于戏剧教育事业,培养人才,传授的学生遍及各地,其中校校者李天喜(三儿生流派艺术第四代传人)荣获山西省最佳演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