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晋剧人物 >

王小东:人生一场戏 一切为人民

2021-08-27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王丽娟

“三声炮旗门开策马上前,挥画戟龙走蛇舞寒光闪……”7月28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佩花晚会在上海举行,侧台边上一个50多岁的男子正在紧张地看着台上的演出。

他就是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以下简称“太原市艺校”)党支部书记,一级编剧、一级导演,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名家工作室领衔人王小东。

这是第几次站在舞台边上看孩子们表演,他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孩子们又一次演出成功,又一次让晋剧绽放于舞台之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山西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衰落下去,要让戏曲成为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王小东说。

图为王小东正在给学生讲课。

初识:从小埋下戏曲的种子

“妈妈小时候家里很穷,辗转寄养在别人家中,每天很早就起来干活,让她最快乐的就是去看戏。”回忆起母亲王玉珍小时候的故事,王小东的眼眶湿润了。

由于经常看晋剧泰斗丁果仙、牛桂英等前辈的演出,母亲得到了她们的关注。11岁时,被剧团带到太原,介绍给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和戏剧教育家张宝魁,也就是太原市艺校的创办人。那一年,母亲成为该学校的第一批学员。

王小东与母亲王玉珍

九年的学习,母亲成为一名优秀的“刀马旦”演员,被誉为“电旦”。之后,她到云南、下四川,又跟着很多戏曲名家学习。

“家里穷,是党给了机会,让我唱了戏,有了饭吃,还生了你们五个娃……”每次讲故事时,母亲都会以这个故事为开头。在年幼的王小东心中,是戏曲给了母亲新生。1979年,母亲回到太原市艺校任教。那时的他就常跟着母亲,与那里的学员一起练功、玩耍。

“我们家四个彩女,一个龙套。我就是那个跑龙套的。”王小东打趣道。由于家中孩子多,父亲又常年在外工作,在他的记忆中,奶奶总是在晚上不停地做衣服,妈妈会在早晨五六点时,赶去饭店拉人家不要的灰渣来打煤糕。

“我是家中唯一的男丁,要扛起这个家。”这是王小东从小根植于内心的信念,为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他必须努力。

1981年,太原市艺校招生。王小东从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进入学校,正式开始戏曲专业的学习。

继承:踩着母亲脚印

“唱戏,是受到母亲影响。作为优秀的晋剧‘刀马旦’演员,母亲得到丁果仙、张宝魁等老一辈艺术家指点,传承了精华。我是踩着她的脚印前进的。”王小东说。

可以说,王小东的艺术造诣传承于世家。世家对传统艺术是最好的传承与体现,尤其特殊技术演艺与民族传统,世家往往最能掌握精华,继承与发展,推陈出新。在太原市艺校上学的四年中,他得到了很多“真传”,成为那一批学员中的佼佼者。

图为王小东正在排练剧目《女忠孝》,孙丽芳(左),王小东(中),李春旺(右)。

1985年8月,16岁的王小东响应支援山区建设的号召,毅然进入太原市古交矿区晋剧团,成为一名演员。

“刚毕业的孩子只有十五六岁。他母亲不放心,就找到我,希望有时间照顾一下孩子。”67岁的一级编剧乔俊宝说。当时,他还只是古交文化馆的一名普通员工。

聪明、漂亮、有灵气,这是王小东给乔俊宝的第一印象。又看了王小东表演的《三岔口》《武松打店》《白水滩》等戏后,他对王小东更是特别关照。

王小东17岁(左)演出晋剧《三岔口》参加太原市首届戏曲“希望杯”大奖赛获铜杯奖。

在那个年代,剧团的剧务是最难做的。演员们各有各的情况,白天都不愿意去,喜欢争取晚上的时间。演出的多少,也是大家争论的焦点。让乔俊宝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刚出茅庐的娃娃,竟然主动要求当剧务,还解决了演出中的“老大难”问题。

王小东的认真、执着、谦虚博得了大家的喜爱,很快就被提拔当了舞台总监。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工作的过程中,才知道知识的可贵。”王小东开始上电大,补文化课。同时,他看到乔俊宝那里有很多书,就总是找机会去学习,这些书籍也成为王小东汲取知识的海洋。“古交条件不好,他们冬天下乡演出回来,炉子都是冷的。每次,小东就会来我办公室先休息一晚。”乔俊宝说。但乔俊宝不知道的是,他已经成为王小东走上编剧道路的领路人。

执着:当好一名老师

1988年8月,在古交工作了整整三年的王小东,回到太原市艺校。三年的基层历练,让这个18岁的孩子有了比同龄人更多的担当与责任。

梁忠威,一级演员,现为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骨干,他是王小东带的第一批学生。

那时,只有12岁的梁忠威是班里最淘气的一个。为了给新来的老师一个下马威,他吊着胳膊来到班里,“最佳演技”骗过了王小东。事后才知道,他经常用这样的方式偷懒。

为了治服这个“小淘气”,王小东与他斗智斗勇。有一次练功时,梁忠威又带着“伤”来了。王小东就让他走“旋子”(一种练功的技巧)。没想到,走着走着,梁忠威累了,就忘了装病的事,一下子就露馅了。

“小时候不好好练功,王老师没有用打骂或伤害自尊的方式教育,而是以他独特的方法因才施教。他既像老师,又像大哥。今天,我的基础打得好,全部依赖王老师。”梁忠威说。

为了当好自己心中的老师,王小东与这批孩子打成一片,晚上为他们写小品剧目,白天和他们一起排练。如果有人没有吃早饭,他就自掏腰包为孩子们购买。以至于后来,孩子们都不想吃食堂的饭,就等着他买早餐。他的宿舍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只要一去,所有东西都会被扫荡一空。

王小东带着他们上电视,组织他们搞活动,记得他们的生日,经常是母亲刚刚做好饭,他就领着一群孩子来吃饭……他是这群孩子的领头人。如今,这批孩子已然站在舞台的中央,成为戏曲的中坚力量。

抉择:被“抢”的人才

上世纪90年代末,为了提高山西文艺创作水平,时任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的郭士星跑到中国戏曲学院找到时任院长周育德,向他申请要在山西办一个导演班。

图为王小东(左)自编自导自演中戏毕业剧目《拾玉镯外传》在剧中饰演刘媒婆,张芬(右)扮演孙玉娇。

得知山西有此需求,周育德召集了各系主任,却发现一个指标也没有了。“我们山西实在缺导演人才,就给我们挤点资源吧。”郭士星说。经过一番研究,最终决定每个系挤出一个指标,16个指标参与社会招生,地址就在山西,由北京老师授课。

1997年,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山西班正式开班,王小东成为其中一员。“我们那批人都是从各个戏曲团体和戏曲院校考进来的,大家都有一定的戏曲基础。”一级导演张芬说,“我们外地学生下了课基本没什么事。小东不住校,他还兼着自己学校的工作。印象中,他就像一个赶场的人,总是特别忙,每天赶着时间跑。虽然这样,但他很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位列前茅。”

张芬是王小东导演班的同学,也是他毕业汇报演出的搭档。

毕业演出时,郭士星去看自己培养出的苗苗们。那天,王小东给了现场所有人一个惊喜。“他自编自导,和张芬一起演出的《拾玉镯外传》引起了很大轰动。小东演媒婆,他一上场,从扮相上就引起了关注。”郭士星乐呵呵地说。现场的王小东不仅练功好,表演也好。“这样打到全国去也是一流的,不比当年的知名笑星差。”这是郭士星给予的最高评价。同时,这也成了整个校园里的佳话。

正因为这次演出和在学校的表现,三家单位同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中国戏曲学院希望他可以留校,山西省戏剧学校想调他过去,山西省戏研所也想要他。”时任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的窦明生说。为了“抢”这个优秀人才,窦明生还把他的档案调到了山西省戏剧学校。

“三个地方都没有去,我还是留在了太原市艺校。这里是母亲奋斗过的地方,也是培养我的地方。这种情结不能忘。”王小东说。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守着自己的初心。

人生就如一部戏,王小东就是这场戏的编剧和演员,他把自己的人生绽放得精彩绝伦。

从1985年参加工作,他奔跑的步伐从未停止,读书、上电大、进修导演,每一次学习都在为更好地提升自己。他给学生写小品,推他们上舞台。他为企业拍戏曲,给职工带来欢乐。他给家人温暖,无私奉献。他优秀的品格,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寻找:让戏曲有传承

2000年,山西正从煤炭大省向文化大省转变,而此时的太原市艺校,却面临着招生难的问题。“山西是个戏曲大省,我们不能把原有的资源丢失了,戏曲后继无人是最可怕的事。”作为学校教务处、招生办负责人的王小东,有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他说,这是晋剧著名表演艺术家丁果仙、张宝魁创办的学校,也是改变母亲命运的地方,更是他成长的地方。他要踏着她们的足迹把戏曲艺术传承下去,培养更多艺术人才,让山西的戏曲文化传得更广更远。

2001年冬天,王小东主动带队下沉到乡村一线招生。虽然出发时信心满满,但实际情况却令人失望——走了一个月,根本没有人愿意学戏。一天,他在大同群众艺术馆招待所,突然听到收音机里传来曲艺名家柴京云、柴京海的大同数来宝。听着听着,一个想法突然迸发了出来——可不可以招一个曲艺班,兼学戏曲和曲艺,实施“两锅下”的创新模式?

他打电话给当时还不太熟悉的曲艺名家马小平、王兆麟,得知天津的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有个“诵说班”专门培养曲艺人才,便立即去了天津,并从那里学习了办学体制、流程、教案等。当再次返回山西时,他修改了招生简章,太原市艺校在山西首创了曲艺诵说班。但与天津不同的是,这个诵说班必须要学习戏曲。

没想到,就是这一创新之举,很快在大同招到8名学生,招生的局面终于被他打开了。随后,他开始从北向南,一个县一个县地过,从大同一路走到了阳城。每当看到眼神中有光的孩子,他就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对孩子的父母做工作。两个月的时间,报名人数达到300余人。经过两轮考试,58个孩子顺利被录取。

 “这些孩子都是我精挑细选的。”王小东脸上露出了笑容。招回了孩子,有了责任,他从单一的“唱念做打”加入了“说学逗唱”,将戏曲+曲艺结合,为孩子们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2004年,王小东就带着这班孩子去参加“侯宝林奖”中华青少年曲艺大赛。5个节目中就有4个获得奖项,并且成为大赛中获奖率最高的艺术院校。35岁的王小东获得“侯宝林奖”中华青少年曲艺大赛园丁奖,他创作的相声《好爸爸坏爸爸》获中国曲协创作优秀奖、山西省曲协牡丹奖作品一等奖。

“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如今,这些孩子都活跃在舞台上,他们拍电视、演小品、说相声,成了观众喜爱的演员。”王小东满是自豪地说。

探索:创新教育新模式

2004年,山西“文艺复兴”的大门已经打开,一些文艺作品脱颖而出,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等作品先后荣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看着不断涌起的文化高潮,王小东思考着如何在戏曲和曲艺方面有所突破,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他把学校当成了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为他们想办法、谋出路。

一天晚上,他在电视上看到保护野生动物的专题片,脑海中忽然闪现出一个创意,随即,小品《偷猎者》创作完成。以此为线索,他了解到山西省省鸟褐马鸡生活环境惨遭破坏,又遭到多次捕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题材的敏锐性,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褐马鸡与少年》诞生。

编导王小东为《褐马鸡与少年》说戏

 “拍这部戏的时候,没有资金,小东就从自家拿钱垫资启动排练。没有戏服,他把爱人与孩子的衣服都拿来做戏服。”《褐马鸡与少年》的作曲、太原市艺校校长张朝阳说。没有老师指导,他就自己干。没有演员,学生自己演。老师们手把手地教,王小东与张朝阳在排练厅指导,他们一待就是20多天。

成功首演后,这部剧很快就得到了林业部、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关注,特邀其赴京参加全国爱鸟周的展演。2004年12月,该剧在中国木偶剧院连演4场,引起轰动。2005年冬,《褐马鸡与少年》再次受文化部邀请,赴苏州参加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这不仅是我省唯一的参演作品,还是在全国参加演出的20部作品中唯一由艺术学校自编自创的作品。该剧荣获全国优秀剧目奖、最佳编剧奖、导演奖、表演奖,2006年获山西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这一次的尝试,让王小东探索出一套新的教育模式,而他的创新教育才迈出第一步,他还想将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进课堂,培育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图为王小东自编自导剧目晋剧《花落花开》。

2008年,人到中年的王小东,以描写中年人的生活,自编自导了大型晋剧现代戏《花落花开》。这部剧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山西省现代戏剧新创剧目评比演出中,荣获剧目奖、突出贡献奖。自此,王小东不断创作,各种奖项频频而至。2010年,太原市政府授予他“太原市劳动模范”称号。同年12月,他被评为“太原市青年学科带头人”。

回归:老艺术家“传帮带”

2011年9月,太原市启动文化体制改革,王小东被调入太原市实验晋剧院,任党总支书记、院长。到任后,他大胆改革,自行垫资200万元修缮剧场,成立传习所,同时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对接,解决了干部职工的全额事业编制工资问题。一年多时间,晋剧艺术研究院硬件焕然一新、干事创业氛围空前浓厚、晋剧艺术传承工作硕果累累。

2012年1月,在建院50周年之际,王小东以太原市实验晋剧院为基础,吸收原晋剧院一级演员,并注册成立太原市实验晋剧团有限责任公司,下设实验一团和实验二团,演员资源实行共享,重点面向农村群众,积极开拓城市市场,为晋剧创新发展开辟了新途径。“要让全院222名职工干起来,让晋剧艺术传承和发展下去,让老百姓有戏看,让演员有戏演。”这是王小东履职的初心。

图为王爱爱(左)王小东(右)参加活动合照。

为了提高院团的整体水平,王小东启动“传帮带”工程。每个周末,邀请老艺术家们与青年演员共同登台,在以低票价惠民演出的同时,实现了艺术的传承。“这样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让艺术家们有舞台,青年演员有机会现场学习。”王小东说。同时,他还从娃娃抓起,办起了山西首个少儿晋剧培训班。

挖掘人才,打造人才,打破传统院团的界限,让每一个青年演员选择合适的岗位。姚崇善就是王小东在跑龙套的新人中发现的“千里马”,他幽默、爱学、为人热情,是大家快乐的源泉,也是当时剧院中最小的演员。姚崇善喜欢太原莲花落的特长,被王小东看在了眼里。为了给他提供更好的平台,让他开阔眼界,王小东带着姚崇善参加了中国相声艺术节,还推介他进入山西省曲艺团。如今,姚崇善已经成了“莲花落网络红人”。

 “小东是个好孩子。最让人尊重的就是他对戏曲的热爱、对戏曲下一代的培养。”81岁的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晋剧皇后”王爱爱说。

爱戏:让戏曲屹立舞台

2013年4月,王小东再次回到太原市艺校,担任党支部书记。这一次他更感责任重大。因为,他看到学戏曲的孩子80%都改行了,很心痛。

“国家花大价钱培养人才,培养一批改行一批,这都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要让他们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从事他们喜欢的专业,去传播艺术,要让他们站在舞台的中央,为人民服务。”王小东说。

王小东为学生示范戏曲程式“起霸”

正是拥有这样坚定的信念,2014年,他又带队下乡招回来80多个孩子,边培养边参加全国的大赛。经过淬炼,这些孩子中已涌现出了14朵“小梅花”。

时任太原市财政局副局长的张文玲在艺校调研时,看到孩子们的表演服都破了,有的还是穿着上世纪80年代的戏服。

随后,她协调教育经费200多万元,为学校购买了戏服、灯光、音响。同时,由于孩子们的出色表现,市委、市政府拨专项资金给学校修缮剧场,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平台。

图为晋剧《守护夕阳》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在苏州文化宫精彩上演。

同年,作为太原市人大代表的王小东,以原太原市精神病医院老年科主任李丽珠为原型,组织创排了晋剧《守护夕阳》。“让老年人演老年人,才更具备说服力。”王小东请到了我国著名剧作家小上,著名导演韩剑英、崔彩彩,退休的晋剧艺术家吴爱卿、田照明、薛春盛、刘惠兰、高连荣、赵存礼……这些平均年龄 70岁的老人凭借着对艺术的执着,与艺校的老师、学生“三代人”同台合作,硬是捧回了13项沉甸甸的大奖。2015年,该剧成为山西唯一一台入选“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展演剧目,也是本届展演中唯一一台老年题材的剧目。2016年,王小东凭借该剧获评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王小东(中)与表导演艺术家崔彩彩(左),导演韩剑英(右)研究现代戏《守护夕阳》舞台布置

从2014年至2020年,王小东组织策划、导演的七届《曲苑迎春》晚会,已然成为省城辞旧迎新的文化品牌。2020年11月,王小东又在校园落成了“晋剧须生大王”丁果仙的艺术塑像,并在塑像旁刻上了校训 “传道、承艺、立德、创新”,这正是王小东在艺术道路上40年奋斗的真实写照。

 “伟人可以改变世界,科学家经常创造奇迹,医生救死扶伤,教师桃李满园,这些人担当的是大任,传播的是大爱,我们普通人,一样有良心,一样有爱心,一样有担当,一样可以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40年的戏曲之路,王小东将最初的梦想,变成了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