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话剧 >

你是风儿你是树——观摩话剧《沙枣树》有感

2017-09-09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杨璐
资料图

2017年山西首届艺术节上,有幸观摩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文化馆的展演剧目《沙枣树》,对人生的维度有了更深的感悟。人生到头,不过一尺见方的寸土之地,但每一份土地的长高宽,都是不一样的,故而写下此文,是为记录,也为明志。

一、生命的长度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们能否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无限的事业?对于这一问题,《沙枣树》上交了一份感人至深的答卷。

话剧《沙枣树》取材于援疆的知青周春山身患绝症、坚守岗位、以身殉职的英雄事迹,展现了老一代的援疆前辈短暂却精彩的一生,表达了对忠诚与付出的热情歌颂,弘扬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从长度上来讲,周春山的一生只有短暂的 27年,他在与我们同岁的年纪,就失去了生命,宛若昙花一现、流星飞逝,但我想,即使他活到 72岁,怕也会觉得时间太短、道阻且长吧!因为他有太多的梦想要去实现,比如入党、比如成亲;他有太多的事业要去经营,比如教育、比如垦荒……

然而,生命的时钟虽然为他终止在了 27岁,但他生命的意义却绵延至今,从上世纪 70年代,到千禧年后的第 17个年头,本剧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在这些年里,新疆的政治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剧中有才艺比拼几欢乐,如今有文艺援疆色彩多;剧中有不辞艰难教书匠,如今有教育扶智来扶贫;剧中有人资不足困又难,如今有一带一路经济体……新疆已然实现了从荒无人烟到游人熙攘、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开放的巨大转变。

此情此景,老一辈的干部们如果在世,他们也必然心潮澎湃、感慨万分——这些都是他们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当作是最后一天来度过的成果。因此,遇到一些波折时,我往往对自己说:苦不苦,想想援疆汗滴土;累不累,学学知青老前辈。

二、大爱的宽度

托马斯·布朗有一句话广为流传:“你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你无法预知生命的外沿,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你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诚然,生命包含着比字面更广阔的意义:“生”不在于我们追求的生存条件,“命”的关键是我们大家的血脉相连。

从内容上来讲,新疆戍边事业源远流长,老前辈的生命伸展着忠诚与大爱;从地域上来讲,兵团成员来自祖国各方,知青们的工作体现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情感。看到剧中的知青自我介绍、以老带新的场景时,观众们恍如穿越时空、亲临现场:那个时代援疆的人是来自天南海北的风,从上海吹到天津、从山西吹到新疆,然后变成雨,落在五家渠、融入菜家湖——汉族维族的人们共舞在一片蓝天下、一片草地上、一堆篝火旁、一个帐篷间、一个心愿里……

周春山在确诊为白血病后,姑妈声泪俱下想留他在身边,但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回乡而继续扎根边疆;在徐燕单纯而圣洁的示爱面前,他心如刀绞地拒绝了温暖柔软的围巾与拥抱,孤独地承受着病痛与情感的双重折磨;在安心养病的上级指令下,他义无反顾地将利己的机会踩在脚下,用身体迎向有去无回的利他方向……舞台上演绎的是一个周春山,但是在风沙弥漫间,还有无数个周春山将自己的青春播撒在祖国的缝隙里:他们的爱情,有口说不出;他们的乡愁,有心回不去;他们的理想,有苦丢不掉!

他们不是不想家,他们的心里有比小家更大的家;他们不是不爱亲人,他们爱着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人!那个时代真好啊,好得记忆不忍心遗忘;那个时代的人真美啊,美得任何语言都苍白无力。

行文至此,我一直在思考的“新疆”这一名字的含义有了答案,那就是:“心脉相连,大爱无疆”!

三、理想的高度

生命如河,放眼水中风景,理想的高度与行动的深度互为倒影,它们也似天平的两端,眼界越高,足迹就印得越深。

本剧中,沙枣树的意象选得十分贴切,它不仅代表了周春山们的故事,是今人追思前人的表达象征,它还代表了新晋两省相关的工作人员深入生活、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是“工匠精神”的又一注解。

话剧《沙枣树》采用了时空对话的方式,对理想、爱情、生死、英雄、信仰等命题展开了探讨。当代年轻人黄珊珊对祖辈年轻人周春山追问的过程,也是本剧对现代人的心灵拷问的过程,黄珊珊所要突破的迷惑与纠结,也是当下社会不可忽视的现实境况与笼网。

如今,我们共享小康社会的红利,乘凉时想不起前人栽树,饮水时忘记了前人挖井,我们辛苦钻营,以求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尸位素餐,把一切的温暖都视为理所当然。我们很少感恩:每个人的人生都和他人息息相关;我们也很少反思:每个人的生活都不能独立于这个社会而存在。

我常常敬佩那些视死如归的勇士,因为我怕死亡,我怕我死了之后这个世界没留下我活过的痕迹。我们都很熟悉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他还活着。”但我们总忽视臧克家所歌颂的鲁迅先生的一句话:“生活太安逸,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先生诚不我欺!

《沙枣树》这部剧为什么能让我们心灵激荡?因为它提醒我们:空虚的人,会被人云亦云的碌碌无为所湮没,而在琐碎中默默奋斗的人,即使献身洪流也会得到永生!

成为英雄,绝不止一种方式,沙枣树平凡,但绝不平庸!“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看似微不足道的岗位,也能努力为身边的人带去自己的光和热——那么,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是不是应该扎根于生活、扎根于人民,从祖祖辈辈顽强的生命力中汲取营养;是不是应该抵住横流的物欲,用纤细却坚硬的笔杆堵住道德滑坡的缺口,创作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文艺作品!

我始终相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头有多低,信仰就有多高:把身子低在尘埃里,才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态度攀越理想的高峰。不信?你看那硕果累累的沙枣树:

根,紧扎在地下;叶,摇曳在风里;

香,飘荡在心尖;甜,融化在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