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话剧 >

文艺作品要创作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典型人物

2021-08-16 发表|来源:剧时代|作者:曹其敬
曹其敬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被评为“文化部优秀话剧工作者”,多次荣获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项“文华大奖”,及中国戏剧节、中国歌剧节、中国京剧节、中国戏曲学会奖等国家级奖项。

代表作有:话剧《母亲》《叫我一声哥》《父亲》《红尘》,歌剧《苍原》《屈原》《沧海》,京剧《千古一人》《图兰朵公主》,昆剧《偶人记》《贵妃东渡》,壮剧《歌王》《瓦氏夫人》,舞剧《星海·黄海》,黄梅戏《徽洲女人》《和氏璧》,越剧《李清照》,甬剧《典妻》,昆剧《红楼梦》,京剧《建安轶事》,大型音乐诗剧《血沃中华》等。

习总书记指出:“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总书记对典型人物的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坚守和发展。早在1888年,恩格斯在致费尔巴哈的信中就提到:现实主义的艺术是于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最权威的阐述。一百多年来,它一直引领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塑造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虽然当下的艺术创作方式趋于多元,但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却并没有过时,更没有消亡,它仍然是我们的主流,是我们创作的根脉,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变得更加丰富,也更具包容性。眼下很多及时反映生活的作品都很好,但创作不能只满足于宣传报道的实效性,不能只满足于用快餐的方式反映生活,而应该跨越真人真事好人好事的纪实性去塑造典型人物,让人物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这一点上,文学巨匠鲁迅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笔下的人物包括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每一个都是典型人物,都是不朽的。鲁迅的创作方法,是在广泛集中概括众多人物的基础上,塑造典型人物,鲁迅提出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便是此意,人物原型往往是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拼凑出来的角色。鲁迅的创作是我们的典范,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创作不朽的艺术形象,应该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创作目标。有了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我们才能有跨上高原、攀登艺术高峰的底气。而在文本阶段的时候,作为导演我会有自己最初的判断和分析,只有经过生活的沉淀和积累的文本,才是比较有生命力的,对于导演来说,二度创作才能够生辉。

我导演的作品话剧《父亲》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背景,讲述了工人杨师傅一家曲折的经历、感人的故事。作品中的主角父亲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他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社会转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具有工人阶级所有的美德和情怀,他有责任感、肯担当、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为国分忧,但这些在剧中都不是口号式的表达。当社会转型的大潮猛烈冲击他的家庭,引起动荡不宁的时候,他在化解家庭矛盾时一点一滴地展现了情怀。他和两个儿子的价值观发生冲突,把大儿子赶出门,但是心里深深的父爱让他割舍不下。为了帮儿子解决生产难题,父亲不顾有残疾的手,偷偷练习,回到车间重振当年劳模的雄风。这是一个不善言表,实则心里充满深深爱意的、鲜活而真实的父亲的形象。在塑造这个形象的时候我们不回避矛盾,不回避人们内心的迷茫和痛苦。当小儿子因为下岗,冲动之下责怪父亲是“次等”爸爸,这句话刺激了父亲,精神世界受到了创伤,几乎坍塌。这时候,我们安排了一场“雪夜苦思”的戏:父亲独自坐在路口的石凳上,大雪飘落,他麻木自责,反问自己“难道这些年我白活了?”这个失败的父亲发出内心的悲叹。这时候,老伴儿来雪地里找他,宽慰他。老两口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夫妻之情成为了支撑,让父亲度过了精神危机。我们没有去概念化地表现人物,而是通过情感细节去展现,努力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可敬可亲的人。

话剧《父亲》剧照   

另外,在典型人物的创作中,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口,形成艺术形象的种子,也很重要。我导演的作品甬剧《典妻》,是根据宁波籍作家柔石先生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改编创作的。民国年间,浙东农村的一户贫苦人家,丈夫谋生屡屡受挫,染上赌博和酗酒,幼子春宝又久病不愈,穷困逼迫之下,丈夫以一百块大洋将妻子出典三年。妻子泪别病儿和丈夫,走出旧家,迈入新家门槛。作品展现了旧时代女性悲惨的命运。在创作前期采风过程中,我去到宁海钱童古镇。当地都是绵延的碎石子路,非常古老,我在上面漫步,想找一下当年的人生活的痕迹。突然有一个发现打动了我,几百年来,这条无数人踩过的小路斑驳破碎,暗淡之中却从石头缝里滋生出一片碧绿的青苔和嫩绿的小草,这是顽强的、有尊严的生命,而故事中的女人就如此,她备受践踏,但是顽强生活着,维护着生命的尊严。我豁然开朗,找到了艺术形象。于是作品的舞台上有雨雾朦胧的大山,流动的溪水,绵延的石子路,倔犟生长的青草,我这样去讲述这个被岁月碾压的女性的苦难。

甬剧《典妻》剧照

音乐诗剧《血沃中华》是比较特殊的一种体裁。它一共有十个段落,八组烈士的事迹,由序幕《曙色》《地火烈焰》《木棉花正红》《可爱的中国》《乌斯浑河回声》《狼牙山五壮士》《生与死的抉择》《最后的家书》《为了新中国》及尾声《英雄不朽》等不同篇章组成。其中每一个英雄都具有共产党员最优秀的品质,拥有坚定的信仰。第一个章节出现的人物李大钊,他是先驱者,是把火种带入中国的先知,我认为他是可以俯瞰人生,并且看到未来的伟大智者的形象。但同样,他也有着深邃的普通人的感情,剧中就呈现了他与妻子分别时的场景。在最后一个章节《为了新中国》中,董存瑞在解放战争即将赢得最后胜利的关头,为战友扫清障碍,舍身炸碉堡,他为了祖国的明天,牺牲自己的明天,炸出来一个新世界。这些英雄无一不带有深挚的情感,做出了他们个人的选择。我们记录人物,重要的是要体验人物的思想情感,然后才能谈如何塑造人物形象。那么如何塑造英雄人物?我们的标准是:不要说教,不要枯燥。剧中每个人物都是一个大写的人,但每个人不同的身份和个性,决定了他们不同的风采,每个段落一定要有独特的气质和风貌。

音乐诗剧《血沃中华》剧照 

总体来说,处理红色经典题材作品的时候,不要概念化英雄人物,英雄要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在精神上我们仰视英雄,而具体塑造人物时要平视英雄。创作者要找到英雄和平凡人的共通之处,找到凡人能够通向英雄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