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话剧 >

一抹飞虹赋精神 ——艺术党课《西口飞虹》魅力微探

2023-03-17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武国文
艺术党课《西口飞虹》剧照。朔州市歌舞团提供

习近平总书记对右玉精神的六次重要指示,是右玉干部学院的立院之魂。

《西口飞虹》是右玉干部学院的一堂艺术党课。

服务教育主题,艺术为党课赋能。

作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学联系点和山西省首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右玉干部学院先后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2200多期,培训学员11万余人,来自50多个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党员干部参加了学习培训。

右玉干部学院以右玉精神为主题,以右玉70多年治沙造林的生动实践为主教材,致力打造“新思想干部实践教育主阵地、传播弘扬右玉精神主阵地、新时代干部党性锤炼主阵地”三大品牌。在做好理论教育、现场教育的同时,积极创新,由朔州师专音乐系、朔州市歌舞团、朔州市艺术研究院等单位携手合作,集中力量研发的艺术党课《西口飞虹》,受到广大学员的好评,取得寓教于艺的良好效果。

从生活中挖掘创作源泉,从精神里激发创作激情。

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山曾说:“没有体验,无从体现。体验要真,体现要精。体现在外,体验在内。内外结合,相互依存。”艺术党课《西口飞虹》创作的艺术体验,不只是单纯的艺术审美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熟悉表现对象,深刻体会右玉精神,生发创作激情,高质量完成创作表演。

创作初期,演职人员重走“黄龙路”,感受“西口情”,体悟“种树难”,通过走、看、听、访和亲身体验,多方位了解右玉的过去,了解绿化种植的艰难进程,体会右玉精神的可贵之处,培养起对艰苦奋斗、坚持不懈搞绿化这个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的事业的崇敬感。同时深入学习、研讨典型事迹和模范人物,使大家从实质上认识、理解,吃透吃通,掌握精神内涵,充实创作和表演的感情气韵。

在黄沙洼教学点,聆听当年的红姑娘突击队队长、绿化英雄王明花老人的深情讲述,艺术工作者们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们在感动中体味,在体味中升华,在升华中创作。课目《红姑娘》,右玉农村生活气息浓重,把当年农村妇女克服家庭、生理困难,积极参加绿化工作的心路和苦干实干的形象生动展现。

《狂风撕扯的红纱巾》,用一场被风沙摧毁的婚礼表现往昔右玉的恶劣环境。故事典型选取特别,情节冲突强烈,大喜大悲的起始和结局强烈震撼。风沙阻挡住婚礼,新人不得结合,人们面对残酷的环境哭问苍天,但“黄龙”“黑旋风”给苍生的只有绝望。

中国共产党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共产党的干部为老百姓指明希望所在,那就是植树!右玉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说:“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想要家家富,每人十棵树。”这个节目实际上提出和回答了几个问题,让今天青山秀木环抱的人们明白,右玉绿化事业开展的历史背景如何,右玉多位县委书记为什么把栽树当作第一要务,右玉人民为什么坚持不懈跟党走,一张蓝图绘到底。

扮演新娘彩芹的朔州市歌舞团舞蹈总监陈露深有感触:“面对眼前一望无边的绿,很难想象得到右玉过去的面貌。在现场,看到几乎淹没城墙的沙土遗迹,听了前辈的讲述,我们了解了过去,才知道风沙的危害那么大,才知道这绿的来之不易和无比珍贵,感受到那些栽树、养树、护树人的艰辛和伟大。我把这种理解融入舞蹈,全身心投入,努力把新娘彩芹的喜悦、焦急、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1978年,威远村党支部书记、绿化英雄毛永宽倒在绿化岗位上,年仅28岁。妻子万分悲痛,她思绪万千,想到丈夫生前以铁锹为武器,带领大家栽树挡风沙,想到他抱憾未竟的事业,就在棺内安放了一把纸扎的锹。课目《丹心绿韵》中,国家一级演员白秀玲饰演毛永宽遗孀戴桂花,她说:“一个演员,只有深刻理解人物,并为之感动,才能真正进入角色,表演才能感同身受,如泣如诉,引起共鸣,引得观众同她一起热泪盈眶,缅怀英雄,增添力量。”

遵循艺术规律,力求创新突破。精心设计,细心打磨,追寻精神具体化的艺术境界。

绿色丰碑、红色场馆,展示着右玉人民70多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如何更加生动地呈现精神内涵,让艺术为党课赋能,考验着艺术家的修为。

2022年,右玉干部学院党委决定研发艺术党课《西口飞虹》,以朔州师专音乐系主任、朔州市歌舞团团长郝利荣为代表的主创人员,反复研究主题立意,架构形式,剧目内容,剧种选择,表现手段,整体组合等,经过一年多的创作、排演、改进,形成高定位、高水准的教学科目,无论内容、形式还是表演,都受到专家和学员的好评。

作品以时间为主轴,精选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赋予艺术诠释。在表现方式上,确定了内涵深、感情厚、韵味长的基调,以昂扬奋发为主旋律,融入歌曲、舞蹈、朗诵、曲艺、器乐等多种表演形式,巧妙过渡穿插,并照顾观众欣赏习惯,较为恰当地把握节目单元长度,获得波澜起伏、高潮迭起的审美效应。

艺术党课《西口飞虹》的创作,有别于普通艺术作品。它必须以史为本,通过呈现具体事件、人物,表现右玉精神。14个剧目紧扣主题,始终激荡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一对新人被“黄龙”残酷隔开,一曲喜庆的迎亲唢呐淹没在风沙里,一条被《狂风撕扯的红纱巾》发出改天换地的呼唤;一任又一任《县委书记的锹》,是党的领导干部“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情怀,凭着它,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铸就右玉精神的《丰碑》;时空穿越,当“红纱巾”《又遇右玉》,那无垠的《新绿》中,处处是洋溢《丰收》喜气的《画中画》。

艺术境界就是使精神具体化。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为象征。艺术是情与景的结晶。情和景交融,可以发掘出更深的情,作为节目的景,也表现出更深的情。狂风黄沙遮天日,石走沙飞人哀号;阳光明丽边关雄,绿水青山带笑颜。仪态万千,情思起伏,艺术党课《西口飞虹》禀赋着诗心,映射着右玉精神,像具象唯美而意境深远的中国书画和诗词,于意兴神飞中泼墨添彩,在婉约豪放间击节赋诵。如诗如画的剧目集传统与现代、动感和静态、心境与情景、叙述和抒情于一体,把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细微情愫和坚韧不拔的干劲,淋漓尽致地展现到舞台上,渗透进人心里。

文本之外,既写真,又传神,“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感人的讲述,生动的舞姿,音乐的韵律,艺术的形象,使精神具象化。《西口飞虹》以丰富变化风格各异的音乐、立体沉浸的舞美、传统与现代风格融汇的服装、简洁而地域特色鲜明的道具,交相辉映,烘托主题。音乐的节奏、状态,舞美的表象、意蕴,与事件发展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整体的、单元的旋律、节奏和舞台调度,与剧情默契融合,血脉贯通,精气充盈,充分显示出力、情、美。这种深度、高度、阔度,产生出“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艺术意境,表达出精神,引发起思考,刻下了记忆。

艺无止境,久久为功。

《西口飞虹》是一堂生动的艺术党课,更是一部感人的舞台艺术作品,使受众既接受了党性教育,也收获了艺术享受。右玉绿化故事的艺术化,不仅深化了党性教育,同时加深了学员对右玉、对朔州的印象,既是右玉干部学院的教育教学课程,也是右玉和朔州生态、文旅产业的推进器。

斗转星移,物换景变,还是在晋北这片土地上,从狂风怒号到和风习习,从走西口的哀婉到新时代的激昂,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从穷山恶水到金山银山,从一穷二白到小康富裕,右玉人民的苦与甜、忧与喜、贫与富,时时处处都与党、与树相关。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理想信念在苦干实干中接力,是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根本所在。艺术党课《西口飞虹》以风格独特的节目,把这首改天换地的人民英雄史诗,凝练为一首歌、一支舞、一场剧,给观众留下美好印象,也使他们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得到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