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院团机构 >

阳原县青年晋剧团-浓浓乡音悠悠情

2012-11-20 发表|来源:王嘉 晋剧博客|作者:高老汉 池涌 图


 
  晋剧始于清道光、咸丰年间流行于晋南的蒲州,称为蒲州梆子,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为山西的四大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和蒲剧。随着晋商在清代走西口(经右玉县到内蒙)和走北口(经张家口去内蒙)而使其成为了流行于山西、冀北、陕北和内蒙古南部的主要剧种。在目前地方戏普遍在低谷中徘徊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晋剧团在阳原的顽强生命力。

  阳原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与山西大同为邻,属于张家口地区。阳原县虽然在河北境内,但当地人的口音与山西相近,晋剧上百年来是这一方土地上的百姓喜闻乐见的地方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庆丰驱灾、祈雨送瘟等都要唱戏。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张家口地区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晋剧团,每个村子都有供演出的大戏台,至今在阳原、蔚县、涿鹿一带还保存下来几十座明清古戏台。有台就有戏,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台上出将入相锣鼓喧天,台下人头攒动喜笑颜开的场景。九十年代以后,由于观众的逐渐减少使所有剧团都面临生存危机,演员改行、剧团解散的普遍现象使晋剧走入了低谷。2004年9月,我们在阳原县考察古建,偶然听说了阳原县青年晋剧团在马圈堡乡的榆条沟村演出的消息,于是在我们的考察计划上临时增加了听晋剧的内容。

  我曾在陕西听过秦腔,也曾在太谷听过中路梆子(晋剧)。秦腔势大力沉,激昂豪放,而晋剧则婉转流畅,圆润优美,两个剧种都产生于黄土高原却各具特色,这与晋剧的“阴盛阳衰”有一定关系。据说清末民初的时候,资助剧团的大财主和商人喜欢听漂亮旦角的演出,男演员逐渐将角色让给了女演员,使晋剧原有的刚阳让位于柔婉,形成了现在的特点。

  因为连续下了两天雨,道路泥泞难走。塞北干旱少雨,连下两天雨就被人称为“罕见”了。同行的老池是个戏迷,谈起晋剧和阳原县的这个剧团如数家珍。我们从“道光皇帝登龙廷,山西梆子又时兴”谈起,一直说到了晋剧著名演员丁果仙和王爱爱的表演艺术。不知不觉车已经开进了榆条沟村。这个村子位于县城的东部,桑干河水从村北缓缓流过,村北面不远处就是闻名遐尔的虎头梁文化遗址。从这里出土的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器震惊了世界。在阳原发现的众多遗址统称为泥河湾文化遗址。这是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却又比较贫困的地区,从一些土坯建筑可以看出,这个村庄也不富裕。

  我们下了车才知道,由于村里道路积水,人们几乎出不了门,所以当天的演出被取消了。虽然看不了演出,总还可以看看演员吧。由村长带路,我们来到了剧团在村边的住地。这是一个盖好不久尚无人居住的大院子,北屋住着女演员,南屋是三位领导的宿舍,男演员住在旁边的院子里。

  走进大门看到的是满院子的积水和地面上一个冒烟的锅炉。团长李建军36岁,看上去朴实厚道,他热情的邀请我们进屋,可进了屋子我们却不知道坐在哪儿,因为在在约12 平米的斗室中摆放了4张地铺,几乎无立足之地。室内无桌无椅,连一张小板凳都没有。小李看出了我们的疑惑,连忙解释说这里条件算是好的了,剧团在外地演出住学校、宿舞台甚至住在寺庙里都是常事。我们一行五个人加上三位剧团领导挤着坐在了地铺上。数年来我们多少次下乡,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促膝交谈”。

  剧团的另外两名副团长是34岁的白光宏(负责业务)和30岁的梁永平(负责后勤),团长李建军还兼任汽车司机。剧团的运作方式属“国有民助”,剧团领导由县宣传部任命,财务由剧团自负盈亏,人员编制由剧团自己决定,目前共有五十多人。这各剧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阳原县晋剧团,有很好的基础和传统。不少老演员毕业于县戏校,是科班出身,基本功扎实。年轻演员多来自贫困的农家,吃苦耐劳,学习努力。老导演张运年轻时是口内外的名角,退休以后仍放不下他热爱的晋剧,六十多岁的人了仍和年轻人一起四处奔波。

  在晋剧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阳原县青年晋剧团以其优秀的演出质量仍能保证每年300场以上的演出。每场的报酬约1000元,这在北京可能只是一张高档门票的价钱,对剧团来说就是三、四个演员的月薪。最幸运的是有一位叫张俊奎的当地企业家十分喜欢晋剧,他已经赞助了剧团数十万元,还在各方面予以支持,使剧团免除了后顾之忧,很遗憾我们此行未能见到他。在我们聊天的时候,摄影师老林和小郑悄悄溜出了屋子,来到演员的住地开始工作了。

  这是一个三间通的北屋,住着二十多位女演员,地铺从东头摆到西头,拥挤的房间了还拉了三条绳子,搭着演员们换洗的衣物。看到面前忽然出现了两台相机,她们并不躲避,仍然我行我素,显得大方自然,到底是当演员的,有职业性的镜头感。一位小姑娘在对镜梳妆,有俩人在玩手机。几小演员边聊天边压腿或练劈叉,看来她们知道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的道理。每个人的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看不到一丝生活的压力和艰辛。演员们都穿着团里统一发的服装,红色的衬衣和灰色的运动服,显得十分精神。

  今天取消了演出也不必通知村民,是否演出的信息是靠剧团的锣鼓声和高音喇叭放音乐,没有动静也就是不演了。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既然不演出就练功。团长召集大家整队去舞台排练。虽然路不算远,可满街的泥水让爱干净的姑娘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20 多分钟。

  这是一个大戏台,戏台下的场院可容纳数百人,在白团长的指挥下演员们分成三组开始练习。20几名年轻演员在台上练习基本功,最小的演员才14岁。他们走台步、踢腿、压腿、下腰、练倒立和小翻,练的十分投入,一丝不苟。

  另外两组在乐队的伴奏下练习唱腔,其中一组在排练《秦香莲》。唱秦香莲的的女孩叫赵燕,刚16岁,老导演张运在旁边指点,不时的停下来纠正她的表情和动作。张导演告诉我她来到剧团才一年多,由于她勤学苦练,现在已经能登台演出,在几出戏里还担任了主角。这些小演员不仅在剧团逐渐挑起了重担,她们还肩负家庭生活的担子,剧团食宿免费,孩子们就攒下钱带回家,交给父母,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不少比较贫困的农家的孩子愿意当演员,这样可以改变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态。剧团招聘演员一般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在县电视台作广告,二是在演出的当地发现好苗子。正在拉板胡为赵燕伴奏的小伙子叫郭志刚,17岁,前年剧团在头马坊村演出时他前来毛遂自荐,当时他还没有拉过板胡,白团张看他朴实憨厚就收下了。小郭现在已经是乐队的后起之秀。我和小郭聊了几句,这孩子问一句答半句,仍然是一副农家人的本色。

  剧团在农忙的时候停止演出,团员们都回家忙农活。春节从初三就开始演出,正月是最忙的时候,每年演出时间为9个月。演老旦的演员苏彩凤已经是孩子的母亲了,可常年在外奔波使她顾不上孩子。我发现演员们谈起生活的艰苦总是轻描淡写,正月在内蒙丰镇演出时气温接近零下20度,住在学校的教室里只靠一个煤火炉子取暖,茶缸里的水都结了冰,可以想象其艰苦,可言谈中他们只是一带而过,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

  院子里聚着一些老乡旁观,十几个小孩子趴在戏台边上看演员练功,我想这也许就是晋剧世世代代的启蒙方式,这些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晋剧的爱好者,或许有的还会走上舞台。

  中午饭是面条和大锅菜,剧团有一名专职炊事员。领导和演员同吃一锅饭,大家吃的都很香。天气仍然阴沉沉的,不知明天能否演出,李团长说只要不再下雨,明天上午在马圈堡村演出。分手的时候我们和演员们已经熟悉了,他们称我们叔叔,希望明天我们能来看他们的表演。

  一夜无雨,上午8点接到剧团的电话,上午9:30开演,剧目是《金水桥》,内容是关于唐朝皇室家族的恩恩怨怨,是一出以念白和唱功为主的文戏。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青年剧团,可以上演几十出大戏,例如《打金枝》、《下河东》、《狸猫换太子》等。为了能吸引年轻人,他们有时还加演歌舞节目,虽属无奈之举,效果却也不错。

  因为计划拍演出前的准备工作,我们9点种就赶到了马圈堡村,这里是乡政府所在地,称为马圈堡乡。戏台建在村边上一个能容纳千人的大院里,剧团演出用的服装道具和音响设备已经提前运到,一共有80个大木箱,墨绿色木箱长约1.5米,高和宽有80公分,上面印着编号,摆满了后台。搬运这些家当和布置舞台都是重体力活,由剧团里的男人们负责。

  我们等到9点半还不见演员到来,先期到达的白团长说汽车陷进了了烂泥,正在联系拖车去救援。好在距榆条沟村不远,10点以前他们到了。

  由于经常演出,剧团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小伙子们整理舞台,演员们开始化妆,有人点燃了舞台一侧的锅炉,热水是不能缺少的。我看到两个小演员在互相勾画脸谱,居然是两个赵燕,这让我吃了一惊,原来赵燕有个孪生姐妹也在剧团。他们让我猜猜哪个是昨天唱秦香莲的,我端详半天,结果还是猜错了,引起了大家一阵欢笑。

  音响很快就调试好了,开始播放音乐,人们闻声三三两两的走进了场地,因为男人们上午大多在工作,来听戏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孩子们。卖食品的小贩们很快也聚集到了戏台前,这是他们的销售“旺季”。

  王淑娥是一位退休的演员,她和另外一位同事负责服装,她清楚每位演员的角色,从容的为他们分发服装,还帮助主角们戴凤冠、扎靠、勒头。我指着一件戏装问她要多少钱,她说要2800元,还要到太原才能买到。看来剧团的开支的确是个大数字。到快开演时,台下的观众还不足百人,小演员丽娜告诉我她们曾到二连、康保、大同、张北和锡盟等地演出,那里观众是人山人海,上了台就觉得精神。今天观众不多是预料到的,剧团在阳原县演出了几十年,当地人已经不感到新鲜了,不过晚上的演出肯定人会多一些。10点半演员和乐队已就位,台口两旁的灯光字幕也已经打开,有唱段的演员都戴上了无线话筒,调音台上还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剧团的设备很先进,这就保证了演出的效果。

  演出开始了,乐队先声夺人,晋剧伴奏是传统的四大件——板胡、二弦、三弦、四弦外加电子琴,打击乐器是手鼓、板鼓、马锣、铙钹、手锣、梆子和铰子,在板鼓的指挥下齐声演奏,声闻数里。凡称作梆子的地方戏大都突出打击乐,这些剧种主要在室外露天演出,注重的不是高雅和音韵,而是追求磅礴的气势和欢快的气氛。我一边听戏一边听老池的解释,他说阳原一带流行的晋剧是中路梆子,它继承了蒲剧的基本腔调和鼓点,又融进了中路秧歌的唱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中路梆子在晋中的平遥、太谷、榆次、介休等地盛行,在清朝末年有的县竟然多达5个戏班,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剧种。民间流行的顺口溜“三盏灯,进了城,买卖人,没了魂。三盏灯,进了村,放羊的,歇了工”(三盏灯是当时的一位名演员)可以看出晋剧受百姓欢迎的程度。晋剧的行当同京剧一样,也分为生旦净丑,基本功是唱念做打。近几年老演员多“解甲归田”,年轻演员的武功还不到“火候”,唱武戏虽然更受欢迎,但剧团还只能以唱文戏为主。

  目前晋剧已经逐渐退出了城市,在村镇乡间的大戏台上它仍在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其实那里原本就是晋剧生长发展的地方。晋剧不似昆曲那样雅致,不似京剧那般深厚,它带有黄土高原质朴豪放的特色。在山沟里和村民们一起听晋剧才能真正领略它的内涵和魅力。

  我们看着舞台上那些年轻人俊美的扮相,听着他们高昂嘹亮略带稚气的演唱,相信晋剧传承后继有人,心中默默祝愿这只行走在口内外的晋剧团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