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京剧 >

他让中国戏曲气韵永驻 ——纪念张君秋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登

2020-12-26 发表|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无

12月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政协京昆室、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纪念张君秋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

张君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一生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他在汲取、继承京剧艺术各流派优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形成了别具一格、影响深远的“张派”表演艺术,创作演出了许多特色鲜明、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他还积极投身戏曲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京剧艺术人才,并在古稀之年担任“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艺术总顾问,身体力行地进行传、帮、带,为京剧艺术的抢救、记录、传承、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刊特摘登座谈会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致敬父亲百年诞辰

张学浩(张君秋先生之子)

我父亲张君秋先生经历了学艺、实践、创业、成名的奋斗历程。以他优越的天赋条件,在诸多师长的教导和提携下,奋发图强,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在百花争艳的艺术天地里,开辟了自己的一片天空。父亲在他30岁正当年时,随着时代的脚步,带着对未来的向往,走进了新时代。他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率领着剧团的一班人马,进工矿、到乡镇、下部队、走四方,为基层百姓送戏演出,一年演出达300余场。他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加抗美援朝演出,抱着一腔爱国情怀和大无畏精神,率团奔赴朝鲜战场,接受战火的洗礼,慰问亲人志愿军,送戏送温暖,受到广大官兵的热烈欢迎和爱戴。

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发展欣欣向荣,激发着他的工作热情和创作冲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利用南下巡回演出的休息时间创排完成《望江亭》,一经上演大获成功。新剧情、新形象、新声腔、新风貌,业内业外,新老观众,蜂拥争看,一票难求。海内外各地争相学演传唱。随之,“张派”被叫响,水到渠成,这是父亲这部创新剧目成功演出的意外收获。

十年内,父亲又陆续成功推出《秦香莲》《秋瑾》《珍妃》《西厢记》《楚宫恨》《状元媒》《诗文会》《赵氏孤儿》等剧目。他根据不同的剧情、人物、情感,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大胆突破创新。编创了大量令人耳目一新、优美动听的新唱腔旋律。他的张派声腔艺术突破了他之前的声腔艺术水平,扩展了演唱曲调音域,旋律更丰富,也更大提高了演唱的技术难度。同时经他整理和亲自演出的部分传统剧目均成为京剧经典剧目和张派代表剧目。在当时“旦角艺术已再无发展空间”的舆论下,张派艺术异军突起。父亲的创作高产且成功率极高,可谓是既立得起、又传得开、还留得住,至今仍是舞台上常唱常演的主打剧目。他为中华艺术殿堂增添了大量国粹艺术的经典作品,成为民族文化的珍品瑰宝。

我父亲热爱艺术,爱党爱国爱人民,对祖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一片忠心。上了年纪,仍不辞辛劳,转向艺术教育事业岗位,培养了大量优秀艺术人才,如今已成为当今京剧艺术的中坚力量。他还提议设立政协京昆室;在国际上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赢得声誉;在抢救文化艺术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音配像”工程中身担重任。

父亲已逝去23载,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和奋斗精神。

在老腔中唱出新意,在新腔中不失旧韵

傅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起,张君秋的艺术日臻成熟,已然有“张派”之说,然而真正形成公认之“张派”艺术的时间,应该是1949年之后,因此,说张君秋是新中国成立后京剧界形成的新流派,并不为过。尤其是参与组建北京京剧团之后,张君秋先后创作了最能代表他艺术风格和成就的《望江亭》《状元媒》《诗文会》《西厢记》等剧目,这些优秀剧目都由于他的演绎而成为当代戏曲史上的新经典。他还在众星闪耀的北京京剧团的艺术家群体中,共同创作了家喻户晓的《秦香莲》和《赵氏孤儿》等作品,其中无论戏份多少,他的表演都让观众为之倾倒。

张君秋先生的张派艺术的形成,既是由他的那些具有独创性的新剧目奠定的,也包含了他所学习演唱的大量传统经典。因为他从不拒绝演唱前辈传承下来的那些经典剧目。他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了大量传统经典。在新创剧目里既有《望江亭》这类原创剧目,也有更多像《诗文会》《状元媒》等在传统基础上增益修改而成的剧目。在总结自己的艺术经验时,张君秋先生反复强调,在他所创演的新剧目中,多数都有传统老戏的底子,更得益于他长期舞台艺术实践的深厚积累。所以,他的创造从来都不是在向壁虚构,而是从那些观众们所熟悉和喜爱的唱腔和表演手段中衍化而成,虽然时有新意,却处处都不脱离京剧唱腔在曲调运行、结构布局上的基本规律。在老腔中唱出新意,在新腔中不失旧韵,这是张君秋创造自己的流派艺术的最值得学习的窍门。

张君秋的艺术是在京剧的文脉中实现他的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的,如果离开了凝聚着中华传统美学和京剧的文脉,就无法完整准确地定义和理解他的艺术成就和贡献。因此,我们必须在京剧的文脉中认识和评价张君秋,看到他对京剧文脉赓续的强烈的自觉意识、不懈努力和重大贡献。既用心传承前辈大师的艺术,又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既注重传统经典的演绎,也愿意尝试新剧目创作,将两者完美结合,这就是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张君秋的魅力所在。

他树立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王蓉蓉(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派传人代表) 

我是1978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的,成为京剧表演专业的第一届大学本科班学生。最幸运的是入学第一年,我遇到恩师张君秋先生,那个时候张先生在学院做教授。张先生在看我学的第一出戏《二进宫》的彩排时,发现了我,跟学院领导说“这孩子有‘戏饭’”,就收我为徒,为我亲授《四郎探母》《玉堂春》《赵氏孤儿》《望江亭》等剧目。当时我是刚学戏的学生,是一张白纸,能够拜张君秋先生为师,对我的人生和艺术生涯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我的艺术道路起步阶段有了根基,前进有了方向。

在向张君秋先生学习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我不仅学演张派剧目,更重要的是从老师身上学到京剧大青衣行当的表演规范、方法、演唱技巧,特别是京剧表演审美的原则和品格,深刻影响着我的艺术道路,塑造了我的艺术观、价值观。如果说我今天在京剧表演上有所成绩,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我要深深地感恩张君秋先生。

张先生等前辈艺术大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艺术创造,为京剧舞台丰富了剧目,为艺术宝库增添了新的价值,推动了京剧艺术不断发展。这些艺术成果,使我们后来者有所继承。我们要怀着一颗虔诚、敬仰的心,去尊重、学习、传承,这是我们这一代京剧人的责任和使命。在纪念张君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回顾张先生的艺术道路,我深刻感受到,张君秋先生以卓越的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张君秋先生是集京剧旦行四大名旦的特点于一身,根据自己的条件,为塑造新的人物形象,主动进行创造性转换,创作具有独特风格的新腔,形成了张派艺术。比如说《望江亭》《状元媒》《西厢记》《赵氏孤儿》等剧中具有鲜明张派特色的唱腔,在当时是很有新意的,现在听起来也有很强的时代感,深受观众喜爱。可以说在五六十年代,张君秋先生创立的张派艺术,把京剧旦角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作为张君秋先生的亲传弟子、北京京剧院的领衔主演,我肩负着传承传播张派艺术的重任。我要学习继承张君秋先生的创新精神,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面对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自觉践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努力攀登艺术高峰。

他的传人形成“十旦九张”的艺术局面

尹晓东(系中国戏曲学院院长) 

作为京剧艺术教育家,张君秋先生融教、演于一体,桃李满天下。尤其进入新时期后,他几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京剧教育和传承事业上。在全国京剧表演艺术界,他培养出一批世人公认的优秀演员,形成了“十旦九张”的艺术局面。这些成果均凝聚着张君秋先生的智慧和心血。张先生晚年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作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京剧音配像工程,就是他积极从事这一工作的具体体现。1979年,他接受时任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史若虚先生之邀,担任了学院的副院长,从此开始把自己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培养青年一代京剧演员上。

张君秋先生调入中国戏曲学院之际,学院正值由中专转型为大学。他亲自参与了转型期教学方针的制定,并予以具体实践和指导。他以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在学院推行流派教学,既丰富了学院的教学剧目,又使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诸多京剧名家的表演艺术得以传承。

在学院任职期间,张君秋先生注重传统,和学院同事整理了如《龙凤呈祥》《苏三起解》《西厢记》《春秋配》《状元媒》等一批优秀作品,为京剧艺术的传承提供了剧目基础。

在学院的施教过程中,他倾尽全力辅导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指点青年学生的表演技巧,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运用京剧的表演手段塑造人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演员,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储备了人才。

在办学原则上,他强调戏曲教育要与社会接轨,学生的培养要考虑剧团本身的状况和需要。为提高教学水平,他力主推行招生时要精益求精、招生后要认真甄别、一般课程设置要强化戏曲专业特点等措施,甚至在观察和研究学生的体育课之后,他提出了体育课程设置要弥补武功课的不足,而不能与武功课抵消的建议,可谓事无巨细,悉究本末,其对戏曲教育事业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可见一斑。

1996年,在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主导和支持下,中国戏曲学院承办了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张君秋先生参与了这一戏曲高端人才培养工程的具体策划和实施,主张开放式传承,多导师教学。他不但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设计,还亲自担任了首届“青研班”导师。时至今日,当“青研班”已成为戏曲艺术高端教育的成功范本之时,我们更应铭记先生及其同人的筚路蓝缕之功。

1980年1月,在中国戏曲学院建院三十周年之际,张君秋先生以《戏曲艺术的报春园地》为题撰文,对学院的发展寄予厚望。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先生,他当年对学院提出的希望已经基本实现。

今天,我们纪念张君秋先生诞辰100周年,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

重视流派传承、人才培养才能枝繁叶茂

谭孝曾(京剧表演艺术家、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 

1956年,张君秋先生的北京市京剧三团,马连良先生的马连良京剧团,我的祖父谭富英和裘盛戎先生的北京市京剧二团合并,组成了阵容强大的北京京剧团,一同创造了“马、谭、张、裘”这一京剧发展历程中的辉煌时期。

我的父亲谭元寿曾表示:“‘马、谭、张、裘’是京剧艺术的珠穆朗玛峰,我等之辈顶多是青藏高原,望峰而敬。”他还感怀道,“张君秋先生是我崇拜的偶像,也是我的好兄长,更是我的好伯乐。他曾亲点我在《秦香莲》中饰演‘韩琪’,在《状元媒》中饰演‘杨六郎’,以至后来他带着我唱《龙凤呈祥》,其中我扮演刘备,这些角色都是他亲点我来出演的,使我在表演艺术上,上了一个层次。”

《秦香莲》一剧是北京京剧团合并之初就排演的经典剧目,由马连良先生、我的祖父谭富英先生、张君秋先生和裘盛戎先生分饰“王延龄”“陈世美”“秦香莲”和“包拯”。我父亲曾讲到,“‘韩琪’这个角色在《秦香莲》里是个剧情承接的重要人物,特别是‘杀庙’一场,有情、有戏、有力度”。可以说,我父亲将韩琪“身不由己的义士”形象完美地展现了出来,正是基于张君秋先生的提携和鼓励、肯定和赞赏,他所饰演的“韩琪”广受好评,业内更有“没有好‘韩琪’,‘杀庙’一折便失去光彩”的评价。这对于谭派艺术发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身为京剧谭门后人,我深知流派传承、人才培养对于京剧艺术发展的重要意义。张君秋先生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遍及海内外,已逾百名之多,其中大多数都已成为国内各京剧院团的领衔主演和艺术院校的授业名师。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研习京剧张派艺术的同时不忘师恩,亦在传承张先生身上优秀的精神品德。当下京剧张派艺术发展枝繁叶茂的现象令人欣喜,这也是张君秋先生和诸多张派传人珍视、守护、传承京剧张派艺术的成果。

国粹京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无数前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它见证着历史,承载着民族的根与魂,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传承好京剧艺术是我辈京剧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他参与创办了北京京剧院,留下当代氍毹美谈

刘侗(北京京剧院院长) 

1956年11月,张君秋先生携北京市京剧三团加盟北京京剧团,京剧张派艺术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芽,开花结果。至今,京剧张派艺术在北京京剧院传承有序,发扬光大。于2020年10月13日开展的为期六天的“纪念徽班进京230周年暨张君秋先生诞辰100周年——张派剧目展演”中,就有《状元媒》《诗文会》《彩楼记》《秦香莲》《西厢记》五出大戏和一台演唱会汇报展演。参加剧目演出的演员全部来自北京京剧院。以当代张派名家、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王蓉蓉领衔,国家一级演员王奕謌,优秀青年演员侯美、王茜、王泳智、张睿祯、丁一鸣、郭珈仪等张派传人悉数出场。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张派艺术在剧院的崇高地位,以及剧院几代演职员为传承张派艺术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

传承张派艺术,不仅仅停留在将张君秋先生所创作的优秀剧目广泛传播和推广,更在于发扬张君秋先生的创新精神,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弘扬核心价值观、观照广大人民生活、命运与情感,深刻反映时代进步与变迁的新剧目。

张君秋先生培养的演员都是京剧院的台柱子,排演了许多受到观众欢迎的作品:杨淑蕊参加创演了新编历史剧《平阳公主》《梁红玉》《北国情》;关静兰参加创演了新编古装戏《玉簪记》《状元与乞丐》《三关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代名家王蓉蓉,她常演剧目有四十多出,这些剧目先后荣获文华优秀剧目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王蓉蓉本人也因为显著的艺术成就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张君秋先生在北京京剧院留下的财富是雄厚而丰富多彩的。张君秋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几位京剧艺术大师强强联合组成的阵容强大的北京京剧团先后演出的《龙凤呈祥》《秦香莲》《赵氏孤儿》《状元媒》《望江亭》《西厢记》等作品都是保留剧目,为世人留下不朽之作,树立了京剧艺术史上的高峰。同时也形成了宝贵的京剧文化和精神财富,至今都在影响着北京京剧院的艺术建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北京京剧院的广大艺术家,发扬先辈的优良作风,一边积极抗击疫情,一边坚持创作生产,先后创排了新编京剧《许云峰》《李大钊》,并成功实现线上线下“双首演”。在这两部剧中,三位剧院领衔主演当代名家王蓉蓉、杜镇杰、朱强甘当绿叶,为青年演员“挎刀”,做好“传帮带”,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结出丰硕的成果,也留下当代氍毹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