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京剧 > 山西省京剧院 >

政治智慧的双赢——京剧《紫袍记》的独特性

2016-04-15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王评章

狄仁杰和武则天的戏早已被写滥了,《紫袍记》却机杼独运,主题和人物都别出新意和深刻。

狄仁杰是李唐旧部,对武则天篡唐心怀怨怼,既害怕武则天的心狠手辣、反复无常,又与只讲正统、道德的旧僚不一样,他洞察时代,看到并承认武则天大势已成,天命已示,与其旁观、对抗,激化政治矛盾,不如从苍生、社稷出发,顺势而为,暗中导之改之,捋顺这个横空出世的“异端”皇帝,把武则天这股汹涌狂暴而又充满活力的洪水导入江河,重归李唐,把这段称帝“逆剧”,顺成一次历史的拐弯、过渡,顺成李唐王朝的一个组成、附加部分,一个太平盛世的奇异插曲、绚丽传奇,以避免国家、社会政治反复的重大危机和灾难。历史的洞察和政治的智慧,使他面对时代的巨变、逆变,从抵触到接受到合作到改变现实。他的务实、灵活和原则性,使得政治和社会、李唐与武氏获得双赢。他捋顺一个时代,免除战乱,其功之伟,不逊于重建、复兴一个时代。他是真正的历史经纶巨手,有大智慧的政治家。他完成了自己的伟大,也帮助武则天完成她的伟大,帮助李唐王朝完成它的完整和伟大。宫廷斗争题材,历来被表现为政治的你死我活、道德的势不两立,这个戏发现和表达的却是只要有智慧有情怀,很多政治灾难是可以避免的,你死我活是可以化为双赢的。在历史真实与当代意识的巧妙融合上,这个戏也表现出当代新的经验和观念,在表现了对宫廷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创作观念上,有了时代的新变化。

武则天有个性有雄才,敢用别人没用过的手段,敢开别人没有开过的先河。她抓住历史机遇成功称帝,变历史的不可能为现实,让天下人对她又怕又恨,又无奈又佩服。比起孱弱的高宗和几个太子,她才真正继承了李唐带有胡人血脉的精神与个性,她才真正继承了大唐雄风、贞观气象:生气勃勃,横扫一切。狄仁杰看到她内在的合时代性、合李唐性,看到时代急切需要这样一个承接的人物,也看到她历史的连续性。这样帮助武则天就可能是帮助时代,就可能是接续大唐的发展。

当然,狄仁杰内心压力是巨大的:如果他无法把武则天顺入李唐,调整不了历史发展的方向,那他真成了为虎作伥,要遗臭万年了。所有的戏就都围绕这个人物内心目的层层展开:试探、合作、抗拒、劝谏……历史和主题就顺着人物的个性、个性之间的尖锐冲突迭宕起伏、步步深入。

武则天和狄仁杰都是有极强硬个性的人。他们都经历了贞观之治,血液里仍然燃烧着大唐的理想和激情,个性都带着时代的烙印:骄傲、杀伐或自尊、果敢。武则天除了作为皇帝的至高至尊,还因为她颠覆历史和时代,以女性称帝,执政的“不合法”、未来的不明朗使她更是多疑、刚愎、暴戾。狄仁杰不同,作为臣属,作为有使命的人,他坚持自己独立的甚至强硬的个性,既为了不断试探、发现、改变武则天的底线,也为了通过自己的有立场、不苟且的个性存在,依然是大唐时代察察之臣的独立风骨,让武则天吞嚥不下,如骨鲠在喉,熨抹不平,收买不下,从而强硬而巧妙地暗示和提醒她,时代也有她消化不了的东西,并不是她才是唯一的,不可冒犯,可以通吃的,她也得有所准备和让步。这既是个性的尊严和力量,也是士族的、李唐的尊严和力量,是整体的、时代的尊严和力量。于是狄仁杰的个性及其坚持,就不只是人物的、戏剧性的意义,而是具有象征的、主题的意义,他的个性和坚持关乎国家的利益,具有历史和时代的价值。戏对人物及其个性的理解和创造是新鲜和深刻的。

武则天对狄仁杰又敬又忌,又用又贬,终是拗不直、熨不平,既知道他为武氏政权用心用命,又疑惑他与自己不贴心贴肺。她不知道,这一点点心理和情感的距离,正在于狄仁杰为了她又超越她的地方。狄仁杰终是以天下苍生,以历史发展为重为本。正是把帮助大周做成了接续大唐,才能让这个眼光深邃、坚硬如铁的男人充满真情、热爱和耐心,让这个刚愎暴戾、反复无常的铁腕女皇,从怀疑、不满、暴怒而最终平息、接受。狄仁杰的自信,建立在他洞察时代、又洞察武则天。他相信时代发展的必然,相信武则天的智慧。英明的政治家,超凡之处都在于取舍之间能在高处重合。当然,他也是充满感激之情的,武则天给了他政治平台,给了他历史机遇,他也奋力成就武则天,真心爱护武则天,使她放弃执念,名垂青史。

戏很集中,就演去铜匦、北征、立储三件事,但每一次都火花四溅、在生死存亡一线之间。

第一件从处理豫州叛乱案起。这也是武则天出给狄仁杰的考题。大周初定,武则天一方面株连、诛杀不服者,一方面需要栋梁老臣安定天下。她设紫袍笼络狄仁杰,希望他站队选边,为后来者效。狄仁杰却仍就犯颜直谏,还得了便宜卖乖,乘胜攻击武则天最倚重的铜匦制,结果自己被陷铜匦案几死。武则天救了他,他以己之诬反逼武则天废了铜匦制。他试的底线是:武氏是以政治恐怖让天下自危,还是以秩序让天下自安,试的是合作的可能性。

第二件是请缨北征。武三思北伐连连溃败,狄仁杰请兵既为卫国,亦为展示李唐旧部的力量:大唐积累了用不完的栋梁人才,气运不可废灭,而武周新人不值一瞥。得胜回来,他还要示动,惹得武则天借贬杀牡丹花来威吓他。经过对峙、交锋,君臣最终倾心相对。狄仁杰看到的是武则天改变的可能性:究竟武则天能不为一姓之威而不顾国家。

第三件是立储。武则天不顾反对,加快立诸步伐,期望一段来相知共政的狄仁杰支持她,不料遭到温和而断然的拒绝,还被直接劝告还政李唐。这彻底触了武则天的逆麟。天子之怒,几至血溅宫廷。这段戏写得很精彩、很动情,开头有“触詟说赵太后”之好,和风微熏,老年人闲话。蓦然雷电交加,武则天以为狄仁杰从头到尾都在欺骗他,目的是颠覆大周。狄仁杰则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语气平和却字字不可易夺。余怒难休的武则天,最终也只能痛定之后,还政李唐。狄仁杰看透了她。政治智、耐心与远见,使他三起三落而终于完成历史使命。

当然,除了围绕主题的表达,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还溢出许多丰富的内容,有历史与人性的洞察,也有人生的智慧。这些使人物更加深厚,更加主体,更加生动。戏以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写历史事件,完全把历史化作了人物之间性格展现、冲突的过程,历史为戏剧性照亮,历史事件完全化作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严谨的历史和生动的戏剧很好地融合起来。牡丹诗、双陆棋都用活了,充分显示了细节的力量。紫袍的三送三收更是贯串全局,既收起承转合之功,又层层推动矛盾冲突。文辞则简洁深刻,历史、政治、哲理、经验融为一体,让人回味不已。 

作者系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