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传统文化 贵在传承——写在《张家口晋剧音乐专辑》出版之际

2016-11-02 发表|来源:张家口新闻网|作者:阮才
配图

戏曲音乐是剧种的主要区别标识。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剧种,关键是要继承和发展包括独特的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在内的该剧种本体音乐。

张家口市群众艺术馆非遗保护中心根据目前我市戏曲文化的现状,组织有关戏剧界的专家、老师以及票友,利用三年多的时间,走访、收集、整理的《张家口晋剧音乐专辑》终于和广大戏曲爱好者见面了,这是我市非遗保护中心完成的一项传统文化抢救性保护工作。该《专辑》由我国著名剧作家孙德民、著名表演艺术家王爱爱作序,各级领导、艺术前辈、晋剧同仁及广大戏曲爱好者也都给予了普遍关注和鼎力支持。

《张家口晋剧音乐专辑》的出版正值众多戏曲爱好者自发组织表演团队、剧社,复兴张家口晋剧的形势下,非常必要和及时。它以反映传统晋剧音乐、晋剧创新成就和创新经验为宗旨,不但表彰半个世纪从事戏曲音乐设计与创作的作者的执着和不凡建树,而且还精选了前辈经典传统晋剧唱段纳入书中,很有传承和引领意义。本书编委会把清末民初享誉全国的我市万全籍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侯俊山,老一辈晋剧大师丁果仙、杨丹卿(筱桂桃)、刘明山、刘宝山、郭兰英、王桂兰、刘玉婵等艺术家的唱段以及晋剧曲牌也系统地进行了挖掘、整理。

保护和弘扬晋剧也是专业晋剧工作者和戏曲爱好者久萦在心的夙愿,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编委会先后收到了许多老艺术家、收藏者提供的珍藏文字资料、实物、图片等,其中有李进德珍藏几十年的侯俊山的山西梆子《大钉缸》老唱片,王鉴良收藏的多部演出剧目的总谱和剧本等。刘佑民还为《张家口晋剧音乐专辑》提供了自己从艺以来设计的唱腔、曲牌音乐,吴同把他为刘玉婵等前辈记录的唱腔曲谱,童光范把前辈鼓师王弼、琴师刘钰曲牌手抄本以及照片也奉献出来,这些前辈的大力支持,为集成该书提供了可靠依据。

戏曲音乐的成熟、完善和创新是符合一切事物发展规律的,晋剧音乐也是如此,它根据不同的表现内容以传统音乐为基础的,是为剧情需要和人物感情服务的。《张家口晋剧音乐专辑》中刘佑民、吴同、刘宝庆等为传统戏、现代戏所作的唱腔音乐设计,是有力的说明和验证。这与所属剧种的形成、衍变和发展相辅相成,更与前辈艺术家代代传承和各自的精彩求变有着血肉关系。

本书编委会在挖掘史实资料、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审慎周密地梳理张家口晋剧的流行衍变进程,追溯代代艺术家薪火相传的足迹,让事实说话,凭证据论理。同时,编委会把演员在舞台生涯中留存下来的影像图片看作与文字和音符同等重要,以反映晋剧发展历程的史料,努力征集融会成溪。编辑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当《张家口晋剧音乐专辑》出版发行时,看到大家如获至宝的喜悦心情,作为编辑人员我们也感到由衷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