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她捐资创建了山西戏曲学校 一代大师丁果仙

2016-12-14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文院
文化部专家组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考察

丁果仙(1909—1972),原名丁步云,她用自己四十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使晋剧须生门(胡子生)的表演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成为晋剧丁派表演艺术的开山鼻祖,有晋剧“须生大王”之誉。

丁果仙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王口村一个姓钱的贫苦农民家庭,1912年随养父丁凤鸣来到太原。8岁开始玩票卖艺,12岁正式登台演出。唱到十五六岁时,已经闻名遐迩。1937年“七七事变”后,富有民族气节的丁果仙,隐居到忻县令归村。

1949年5月1日,在庆祝太原解放的聚会上,丁果仙演出了拿手戏《空城计》,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丁果仙的艺术生命,得到了挽救和延续。1952年,她以《打金枝》《蝴蝶杯》等剧目参加全国第一次戏曲观摩演出。不久,她带剧团到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演唱《打金枝》。演出结束后,毛主席亲切地握住丁果仙的手,说:“你把唐代宗演得很逼真。”从此以后,丁果仙对唐代宗这个人物倾注了更多的心血,1956年她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并当场为毛主席清唱了晋剧移植剧目《屈原》里的“橘颂”一段。

丁果仙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还是一位卓越的艺术教育家。1962年,她捐资创建了山西戏曲学校(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前身),并兼任校长。她把太原市晋剧一、二团中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小学员吸收到戏校,进行严格训练。后来,那些在戏校学习的孩子,大都成了省、市戏剧团的骨干,为晋剧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链接:11月29日上午,文化部专家组就“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戏曲表演)”建设工作深入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考察调研。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表演专业2013年入选首批100家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山西仅此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