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发展太仆寺旗晋剧文化的思考

2017-07-10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张旭峰
太仆寺旗晋剧团走基层演出

晋剧,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还叫中路梆子,也称为“大戏”,新中国成立后方称晋剧。其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晋剧真正兴起于清道光年间,正所谓:“道光皇帝登龙廷,山西梆子又时兴”。到咸丰时期略有衰落,经同治有所好转,直到光绪十年晋剧再次崛起,清末进入辉煌时期。其后几经变化,在晋中北内蒙古、河北、陕北的部分地区传播开来。清末晋剧流入太仆寺旗地区。

一百多年来,晋剧在太仆寺旗(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辖下的一个旗)经历了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唱腔、曲目及特点都不断改革和创新,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尤其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山西著名艺人尹其标、李生花等人的到来,使宝昌晋剧有了一个飞跃和质的变化。他们招贤纳士,广泛吸收各路晋剧人才,组成一个唱、念、打、做、生、旦、净、末、丑角色俱全,专业性、艺术性较强的戏班,在宝昌及周边地区进行演出。上世纪4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在坝上及周边地区一提到宝昌晋剧,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百余年来晋剧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红白喜事、商家开业,生诞庆贺,各种庙会、物资交流大会和春节都有晋剧(也叫大戏)来增添喜庆。晋剧是优秀的民族文化精髓,弘扬继承和发展晋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戏曲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太仆寺旗晋剧文化资源发展现状

太仆寺旗这一方热土具有久远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孕育着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之花,晋剧便是其中之一。2013年太仆寺旗晋剧已成功申报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立档保存、创作研究、加强传录、实地演出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20世纪40年代初,山西人氏尹其标先生在宝昌组建了第一个晋剧戏班,从此,晋剧在太仆寺旗旗土地上广泛流传。解放后,经过公私合营,1992年成为太仆寺旗宝昌晋剧团。鼎盛时,演员阵容强大,演出剧目繁多,不但为本地广大群众服务,还经常到坝上巡回演出,天津、包头等地也都留下了他们的踪迹。据不完全统计,该团建团40多年来,共上演剧目300余出,包括传统戏、神话故事剧与现代戏。60年代曾代表锡林郭勒盟参加全区专业剧团汇演,自编现代戏《青石红梅》获全区戏剧创作奖与表演奖,该团老艺人李生华的表演深受欢迎,节目被灌制唱片,发行区内外。

近几年,旗委、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除对晋剧老艺人进行抢救性保护工作,从2010年开始也培养青年演员,聘请专业老师授课,组织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演员到外地进修,3年来共培养25人。保护传统剧目,对所有传统戏曲进行录制,通过媒体播放,鼓励剧目创新,确立晋剧传承人。

太仆寺旗青年晋剧团义务演出

二、太仆寺旗晋剧文化所面临的问题

晋剧在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曾有辉煌时期。但这些年来,各种艺术形式和娱乐形式竞争加剧,晋剧受到很大冲击,出演剧目不断减少,城市观众大量流失,农村观众则以老年为主,晋剧生存艰难,发展晋剧文化面临着许多问题:

1.一些晋剧文化或濒临失传。主要原因:一是家族型带徒方式限制了民间工艺技能和晋剧文化的广泛传播。二是缺乏民间艺术传承人,现有的民间艺人许多已经步入老年,并且民间艺人的大量流失,大使许多晋剧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问题。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习晋剧文化,由于经营困难,很多民间艺人放弃经营,改行转业。三是随着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和新风俗的形成,一些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晋剧文化失去活力。

2.晋剧文化的发展没有形成合理机制。旅游产业对晋剧文化的开发利用不够;对晋剧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力度不够;缺少本土的晋剧文化品牌,影响力不大。

三、发展太仆寺旗晋剧文化的新思路

对非遗保护工作,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全面贯彻2011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1.创新思维,统筹安排。要以先进文化引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由于晋剧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体现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所以我们不能放任其逐渐消亡,必须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使太仆寺旗晋剧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2.普查、保护、发展并举。要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太仆寺旗晋剧艺术表演团体、乐器、乐曲、艺人、背景的全部状况,将普查所获材料归类、整理、存档。对已有的晋剧剧目和曲目进行重点保护,对全旗业余团体、专业团体进行保护和扶持。建立晋剧专门研究机构,组织创建队伍,不断总结、丰富、交流和发展,使之永葆艺术青春。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建立和完善长效性和永久性的传统戏剧文化资源资料库。同时,要保障从事晋剧文化研究、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经费,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使他们更加有效地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要坚持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使多种保护主体共同发挥作用,互为补充,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保护体系。

3.注重培养人才。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当前我旗传统戏剧保护工作的—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更多的民间艺术人才。积极作好杰出的民间艺人的抢救性保护工作,使民间艺术有优秀的传承人;采取优惠政策,对晋剧行业的领军人物优先扶持,扶植一批叫得响,影响大的民间艺人进修。目前我旗已有两个晋剧演出团剧,培养了一大批晋剧表演骨干。

4.挖掘资源,立精品,创品牌。要开阔视野,整合资源、引资融资,注重加强传统戏剧之间的特色与特色链接、特色与市场链接、特色与外界链接。谋划具有全局意义的有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可传播性发展的整体思路,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抓好太仆寺旗晋剧文化品牌建设。要大力打造晋剧文化品牌,积极推广晋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通过晋剧的社会效益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结语:晋剧百余年来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在太仆寺旗地区一直得到传承和发展,并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它丰富的内容,优美的唱腔及艺术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挖掘发展太仆寺旗晋剧文化的新思路,在传承与创新中弘扬本土文化,是太仆寺旗晋剧文化的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太仆寺旗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