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谈戏说艺》序

2018-07-10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周育德

苗洁的《谈戏说艺》就要出版了。我在前边写几句感言,以表先睹之快。

都说中国戏曲是一种博大精深的艺术。此话不假。中国戏曲从理论上说,有做不完的学问。从实践上说,有演不完的精彩。剧场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可是这戏曲的门道谁掌握得最纯熟呢?当然是演员。古老的戏曲艺术能流传到今天,是因为有一代接一代的传承。戏曲艺人为了使祖师爷留下的本领后继有人,就要把肚子里的门道教给学生,于是中国的戏曲表演教学就有了“口传身教”的传统。我们设想,如果老前辈们把他传给学生的那一套一套的学问形成文字,做成文章,让更多的行内行外的人来读,那真是金针度人,功德无量的事。可惜的是,从前科班出身的艺人,很少有能写文章的。他们的艺术和学问都在身上,在腹内。一旦故去,他们的艺术和学问也就随风而逝,这真是莫大的遗憾。我见过戏曲学院表演专业的很优秀的教师,他们教课传艺头头是道,但是最终没有留下完整的文字。我见过大师级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很热心的总结表演的经验,但是不能不借助于别人的笔墨。这是科班教育的不足和遗憾之处。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戏曲教育的进步,情况有了改变。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学艺的戏曲演员,普遍的接受了中等教育,有的还进了大学,读了专科,读了本科,甚至做了研究生。他们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有了艺术学科基础理论的修养。不仅经过戏曲基本功的训练,有舞台演出的实践,而且能写出好文章了。

像苗洁,从小学戏,曾经两次坐科,上过太原艺术学校,又上过山西省戏曲学校,受过扎实的戏曲基础教育,刀马旦、小旦和青衣的功夫都很出色。经过多年的舞台实践,已经知名的成长为优秀的晋剧演员。2002年在全国地方戏折子戏汇演暨青年演员大奖赛中,曾以一出《凤台关·夜巡》夺得了头名。2006年,又以《富贵图·烤火·赤水驿》夺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2004年,苗洁考入了中国戏剧学院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习。这个研究生班是为京剧演员开办的,全国只有极少数的地方戏演员能有机会就读。经过研究生班三年的加油充电,苗洁的舞台艺术修养和文化理论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四十来岁的苗洁,正当在舞台上光彩闪烁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漂亮的转身,做起传道授业的老师来。孔夫子说“四十而不惑”。苗洁选择这个转身,肯定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其实她选择了讲台,但是并没有脱离舞台。四十多岁的苗洁,积累了不少的艺术经验和人生经验,开始做深入的理性思考,开始著书立说。她敲起了键盘,把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一篇一篇地写成了文章,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本《谈戏说艺》。

《谈戏说艺》的内容很丰富。我最欣赏的是她谈剧目表演经验的那些篇章。苗洁挑选了一些她演过的比较成熟的剧目,谈她如何遵循戏曲艺术的规律,运用“四功五法”来塑造舞台人物形象。这些戏大多是晋剧舞台上传唱已久,影响深远,脍炙人口的传统经典剧目。其中如《富贵图》《凤台关》《梨花情》《打神告庙》等,是苗洁的代表作,她所出演的晋剧剧目近百部。苗洁所谈,有的是前辈大师传下来的宝贵经验,有的是她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苗洁对这些剧目的阐释,具体而生动,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同行演员读起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行外的戏曲爱好者读起来,也能寻道入门,一旦领悟,豁然开朗,脑洞大开。这些篇章,其实都可以做戏曲表演专业的精品教材。

使我欣慰的是《谈戏说艺》里还有关于戏曲导演的文章。如晋剧现代戏《托起明天的太阳》就是一篇相当规范的导演阐述。她在几年内单独执导了六部作品,都是新创剧目,其中有三部为现代戏,真是难能可贵。我国戏曲界有一批很有成就的导演是戏曲演员出身。他们和话剧出身的导演是不太一样的。他们对戏曲艺术门里的事儿比较熟悉,自己有一定的舞台体验,指导演出就比较容易按照戏曲艺术的规律办事。做为一个优秀的戏曲演员,指导戏曲演出更能体现较高的艺术眼界。看来苗洁在从事戏曲教育的同时也有意做一些导演的尝试,这是应该大大鼓励的。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的品种。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舞台艺术。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舞台规律,独特的舞台原则和舞台方法。对这样一种优秀的艺术品种做正确的理论讲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苗洁的《谈戏说艺》只是做了初步的工作。她的文章所涉及的许多问题,都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做为一位优秀的戏曲演员,一名戏曲教师,苗洁的理论著作有鲜明的实践色彩。她的文章没有一点装腔作势,没有一点故弄玄虚。文风朴实,不讲空话,我很喜欢读这样的文章。在此之前,苗洁曾撰写了近三十万字的戏曲文字教材,录制了六十集戏曲教学的音像光盘教材。《谈戏说艺》可能是苗洁的第一本著作。我们期待她更多更好的著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