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故乡的庙会

2021-03-23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魏千楼
配图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也是我们村的庙会。正好赶上星期天,我就带了儿子回到故乡。因没有唱戏,舞台前冷清了一些,偌大的广场上摆摊的和逛街的人不少,村口和街巷里也停满了车。我发了朋友圈,好友问为什么不叫大家来赶庙会?我回复:我也是故乡的客了!

故乡如一幅水墨画,在岁月的侵蚀中,虽蒙上了发黄的尘土,却越来越清晰。谁知走进画中,又找不到归属在何处?我犹豫着去了本家的一个亲妈(婶子)家,邀了几个兄弟坐坐。想回我家老院看看,又觉得实在没有必要。父母已然故去,我们姊妹五个都散居四方,老院虽留了邻居照看着,但总觉得空荡荡的。把着一杯淡淡的酒,眼前又浮现出以前过庙会时那热热闹闹的场景。

油糕是我们南乡人过庙会时待客的主食。每到正月二十四五,家家户户就都泡了黄米,几天后在石碾上碾成面,经过蒸、捏,到二月二早上,街上到处飘着煮油糕散发出的香味。我们姊妹五个着了新衣,围在厨房门口,等着煮好后拿一个(主要是待客,不能多拿)吃了再出去玩。或是去同学家跑跑,或是去正在唱戏的舞台前转转。因还惦念着满口香脆的油糕,早早就回了家。新村的老姑刚到,太原的姑姑一家就进门了,几个姨表兄弟来了,亲戚到齐,父母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桌子,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吃油糕了。

平定县宁艾村是有五千多口人的大村,在外工作的人都会回来赶庙会。因正是开春之时,十里八乡的农人都会来走亲戚,顺便买些农具回去。村前的一条大街是方圆一带最大的农具集市,既有卖犁、耧、耙、盖的,也有卖锄头、镰刀、撅头、铁锹、笸篮、扁担、篓篓的,还有卖炕席、毡毯、竹篮、水桶、板凳、草墩、笸箩、笤帚、簸箕等家什的。还有陈家庄卖砂锅的、西峪箍漏锅的、村里老板牛的豆腐、河北磨剪子戗菜刀的和卖红绿颜色的。当然我们惦记的是那几个推着破自行车卖米粉糕和酸枣面的。村东南的小树林前是牲口市场,到处拴着骡、马、驴、牛,尽是抽着旱烟袋转悠的老农,看好了,就和卖主拉起衣服盖了手比划着讲价钱,成了就付钱牵走。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过庙会时村里搞宣传或者唱样板戏都在大礼堂。随着人口的增加,后来村里在大礼堂外的南面修了大舞台,于是,唱戏、演电影就有固定的地方了。最时髦的是那年过庙时演出了话剧《八一风暴》,剧里的人物非常经典,能让从来都是筒着手看戏的农人鼓起掌来,着实不易。再后来流行开老戏,村里几乎每年都要写一台戏,或是平定小团的、阳泉晋剧团的,或是晋中晋剧院的,还唱过豫剧、河北梆子、丝弦等剧种。唱的时间少则三天,多则五天,每天两场,过庙当天“三开箱”。村里的戏曲爱好者也组织了“乱插班”剧团,买了行头,过庙会时如果没写好戏,就自娱自乐,也能唱三天大戏。尽管上错场、站错位,甚至忘词都是常事,但大家也看得津津有味。

我刚参加工作时,每当过庙会,同事和朋友们都会借此机会来走走,看看戏、逛逛集,然后到家喝一杯酒,这是工友们一年中难得的相聚和交流。后来三个妹妹相继出嫁,过庙会时,妹妹、妹夫和外甥都会回来,母亲总是不停地忙前忙后,张罗吃喝。饭后,有的去看戏,有的打牌,有的唠家常,四合院里充满了笑声,洋溢着幸福。戏台上锣鼓家伙和唱戏声也会悠悠地飘来。街巷中到处是亲戚朋友互相间打招呼和热情的寒暄声。

时间总会送给你一些东西,也会夺去你一些东西,还是那个熟悉的村庄,却找不到多少记忆中的痕迹;还是那个早春时的庙会,却没有了卖农具的集市和熙熙攘攘赶庙会的人群;还是那条走了几十年的寺沟老街,只是遇到的人很多都成了陌生的面孔;还是那个伴我出生长大的四合院,只是再没有母亲忙碌的身影;还是那个多愁善感的我,却早已不再是从前的翩翩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