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高君宇与石评梅》:戏曲中流淌中国精神

2021-05-04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王丽娟

轻纱,薄幕,红叶,信笺……大幕徐徐拉开,舞台回到那个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追求、对践行自己“宝剑和火花”誓言的年代。一代代奋进的年轻人,在渴望强国又为之呐喊声中,扛起中国前进的大旗。高君宇与石评梅,这两个名字似乎早已相融,烈火青春,闪耀着信仰之光,他们是浪漫的、是坚毅的,他们演绎着五四时期堪称“化蝶之恋”的时代传奇。

重温他们的故事,铭记他们的精神。2017年7月,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开始投排新编革命现代晋剧《高君宇与石评梅》。该剧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通过陶然相会、雨夜惜别、晋阳播火、血染红叶、墓畔哀歌等故事章节以及序幕、尾声来构建全剧,以长辛店工人运动、山西建党、协助孙中山平定商团叛乱以及高、石二人追求纯真爱情等主要情节,来体现高君宇坚贞的革命追求,来展现高君宇和石评梅的生死绝恋。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重温《高君宇与石评梅》,再现革命者追寻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用短暂的生命诠释信仰的力量。

老戏迷想出“金点子”

2014年下半年,戏迷刘继忠读到柯兴所著的《风流才女石评梅》时,深深为高石二人的革命精神、人格魅力和凄美爱情所感动。“山西人编山西人的事,山西的戏演山西人的事,责无旁贷,任重道远。高君宇与石评梅去世已近九十年,我们有责任通过山西梆子这种土生土长、世代流传、铿锵婉转、激荡人心的特殊艺术形式,让知道他们的人重温、记住他们,让不知道他们的人认识、理解他们。”刘继忠说,在责任和主题的驱使下,一种把高石之恋的故事搬上晋剧舞台的创作冲动油然而生。

2015年11月中旬,他写完了初稿,并命名为 《红叶绝恋》。而此时,太原市委宣传部也正有把高君宇的故事搬上舞台的思考。可谓 “不期而遇、一拍即合”。从此,《红叶绝恋》剧本正式进入创作阶段。

在此期间,为了深入了解革命先驱和一代才女的更多资料,刘继忠先后实地考察了北京陶然亭公园、中共太原支部旧址、娄烦县高君宇故居和阳泉市石评梅故居。在这个过程中,诸多领导与专家参与了讨论、修改。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让高君宇走上戏曲的舞台。之后,剧本从《红叶绝恋》到《高君宇》,再到 《高君宇与石评梅》,一稿一个台阶,逐步成熟。

2017年7月20日,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隆重召开新编革命现代晋剧 《高君宇与石评梅》投排动员大会,提出“奋战五十天,排出《高君宇与石评梅》”。“从初创到现的舞台作品,剧本修改从第一稿直至第十七稿,就是一种精神在支撑。”刘继忠说。

创排革命现代晋剧

初排时,正值盛夏酷暑,全体演职人员在紧张排练。“几次到排演现场,听着由作曲家刘和仁、刘和跃作曲、配器,时而铿锵、时而婉转的晋剧音乐,看着分别饰演高君宇、石评梅的武凌云、王春梅伉俪在导演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一个动作、一句台词、一段唱词反复琢磨,两人都是汗流浃背,不禁股股热流涌上心头。”刘继忠说。

两个50多岁的人,演出20多岁的角色;一对相濡以沫半辈子的夫妻,饰演两个相识三载的恋人。为了体态轻盈,王春梅开始减肥,她说,“我要对得起观众,声音要甜美”。同时,对武凌云说,“你得找到那音区,声音里你是年少人”……所有的一切,都在考验着这对夫妻档。

最记忆深刻的是,当时的武凌云还打趣地对刘继忠说:“刘哥,我们两口子加起来已瘦了十来斤,够你半年吃了。”回想这个戏,从动员会到现在立上舞台,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一个个动人的场景历历在目,一个个不眠之夜记忆犹新,每一位一起奋战的领导、专家都是支撑这个戏的精神。

 “在这个戏中,没有剧本,只有高君宇的书和传记,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寻找各种素材,进行创作,把最闪光的地方表现出来,呈现出来。”作为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实验二团团长、也是这部剧另一名编剧的贺海鹰说,这个剧凝聚了太原各级部门的关注。

经典艺术走进校园

2017年9月29日,新编革命现代晋剧《高君宇与石评梅》首演。首演过后,《高君宇与石评梅》开始进行巡演,作为下乡的首场演出,剧团选择了高君宇的家乡。平均年龄仅有35岁的演员们倾情投入,从台词创作到舞台呈现,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武凌云表示:“趁青春未老,我会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身边故事,通过舞台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英雄。这部戏启迪年轻人一定要有信仰,有了正确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大展身手。”

同时,该剧又被列入太原市2017年优秀文化艺术进校园“双百工程”项目。2017年11月21日下午,该剧走进高君宇的母校——太原五中,赢得在场学生的阵阵掌声。据悉,这是该剧在省城首演之后,第一次走进校园。

随后,剧团又陆续走进太原旅游学院、太原成成中学、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太原16中、太原52中、太原53中、汾阳贾家庄、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祁县县城、山西省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地演出。

与此同时,剧目还召开了各种研讨会,听取了领导、专家的相关意见,边演出,边修改提升。2018年上半年,又集中6个月的时间,对剧本进行了又一轮的全面修改。7月份剧本定稿,春节前后该剧集中时间进入了两轮的排练。2019年4月16日至19日,该剧在太原市青年宫艺术中心再次演出。5月31日至6月1日,剧团走进石评梅故乡小河村、平定县进行专场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家乡儿女石评梅与高君宇的革命事迹和心路历程。

高台教化传承信仰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截至目前,新编革命现代晋剧《高君宇与石评梅》先后演出60余场,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该剧以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给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启迪,尤其对于当代青年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认为该剧是一部生动的思政课教材,是一部早期共产党人寻求理想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现代晋剧。”贺海鹰说。

中国传统戏曲自明清以来,其“高台教化”的作用特别明显。即使在当下,也有许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是来源于戏曲舞台。它们都 “润物细无声”地构建了我们的一些思维常识,起到了传达中国思想文化主流精神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戏曲的“高台教化”,可助人伦、可成教化、更厚风俗,它“功同六籍”,并随着“唱念做打”,流淌着与“四书五经”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神髓。

晋剧《高君宇与石评梅》符合大家的审美,尤其在学校课堂,给予教化的过程中,晋剧与孩子们是没有代沟的。他们可以通过晋剧更多了解高君宇,这部剧起到了信仰的传承与高台教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