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戏曲和民歌之悲
2016-05-30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红卿
2006年12月中旬,山西隆重地把四大梆子的名角请了一群到北京来献艺,先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后在全国政协礼堂。说创作者不高明不对,但是究竟高明在哪里?想来想去,难见其高,更多是不堪,这就是今天山西地方戏曲的整体思路。作为地方戏曲,蒲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和晋剧都是非常优秀的民间艺术。在山西全省乃至河北、内蒙古、陕西都有一定的受众,我们应该珍惜祖先留下的这笔财富。
但是看了演出,我无话可说。所谓“全新编创”、“交响演唱会”,就是用一支交响乐队消解掉四个剧种的特色,将民间戏曲推向歌剧化。所有的年轻的演员,都是采用最科学的“民族唱法”演唱本土的地方戏尽最大可能使用普通话。所以,四大梆子听起来就像一个梆子一样。虽然四大梆子本身有共性,但是我长期生活在山西,我还是可以分辨出四大梆子的不同的。但是,“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用一个交响乐队和相同的发声方法、吐字方法,也便彻底地消解了这四大梆子的不同。
有可靠的资料显示,在最近20年的时间里,山西的地方剧种消失了一半。我看,通过这个演唱会,剩余剧种里影响最大的四大梆子,也只剩下了一个梆子:山西梆子。照山西这样的发展模式,再过几年,秦腔、河北梆子、河南梆子与山西梆子大抵也在相互学习中成了一个“北方梆子”。天下大同嘛,最后连南方的戏曲统一过来,形成“中国歌剧”算了。
形式上消除个性之外,内容上也尽可能地消除了民间艺术娱乐民间的功能,而肉麻地捧时势政策政治。一味“山青”“水秀”地唱,试问:山西还有几座山是青的?山西还有几条河算得上“秀”?山西目前不正是到处黑烟滚滚而让全国人民担心吗?有一首戏歌是唱山西女人的,穿的是江南女子薄而透的绸纱,耳边细细的一个小辫。谁见过这样的山西女子?
对地方戏的践踏还在山西各地以巡演的形式进行,2007年1月3日晚亮相山西卫视的“山西省原生态民歌新年演唱会”又把民歌拿来糟蹋了一番。为什么呢?
第一、主办者懒惰,只吃现成饭
“山西省原生态民歌新年演唱会”三个版块的演唱除了石占明的父亲即兴演唱的两段《开花》和石占明领来的他的大哥等几个太行山红都村的村民,没有什么值得惊喜的东西。因为整个的演唱会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完全是唱熟了的民歌。以山西之大,难道就没有令我们耳朵一热的民歌,眼前一亮的新人?
山西自然是以河曲与左权两个民歌流派为主,为主并不是惟有这两地的民歌是民歌。但是,主办者没有心情回到民间,找两个地方的文化局各出几个节目,凑成一个晚会而已。所以,我们怎么可以感受民间艺术的鲜活与泥土的气息呢?这两个地方的歌手见多了各种民歌,出去演出的机会也多,所以这些演员基本与职业演员没有差别。要不是占明的爹还能唱,真的就看不见原生态在哪里!
现在这些民歌经过了多少代人的演唱,一定是好的。但是,这些演员怎么也唱不出土地的味道,因为他们已经不属于土地,他们的歌是从书本上或者磁带中来的。占明的爹不识字,听不懂主持人的普通话,但是他唱起歌的时候就陶醉。他的那两句词,是我这个地道的左权人没有听过的,也是民歌书上没有的,这词是从他心里流出来的。他唱的时候手舞足蹈,即使是第一次上舞台。可是像他这样的歌者,民间一定有很多。
元旦晚上我看了话剧《我这一辈子》,三日下午我看了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我觉得,现今的编导已经无法体验老舍和曹禺的苦痛,看了这些悲剧,我们只想笑。我们面对大师的时候,我们得其皮毛,无法贴近他们的灵魂。一样,年轻的原生态歌手,大多只是在演唱民歌,而不是抒发土地的声音。
真正的土地的声音在哪里?主办这样演唱会的人是不是应该下去寻找?寻找像石占明的爹一样的民间歌者。但是,石占明的爹如果不是石占明的爹,谁会想起他?主办者只想吃现成饭,山西的原生态就是现在你看到的这样,一张苍白的脸,无甚可看。
第二、主办者冷漠,丢弃老一代
现在唱红了的这些歌,既不是年轻演员唱红的,也不是石占明的爹这样的歌者唱红的。那些奠定了山西民歌江山的人哪里去了?别的我不知道,像把左权民歌唱红了的刘改鱼,虽然后来成了专业演员,但是她是从民间走出来的,16岁唱响了全国。几十年里,山西省音乐界一直嫌弃她不够“专业”而被排斥,现在搞原生态,她又因为“专业”被拒之门外。
对待刘改鱼,有一些歌手比如阿宝的态度就比某些主管部门的态度正确。2004年8月11日在我参与策划的《桃花红杏花白――山西民歌演唱会》上,阿宝第一次与刘改鱼接触,他就多次表示,刘改鱼的演唱是好的。尽管我个人对阿宝的追求有不同看法,但是对待刘改鱼的态度是一致的。后来阿宝在人民大会堂的个唱邀请了刘改鱼……我觉得这比山西原生态演唱会不要刘改鱼要好得多。
同样,对河曲民歌的普及与推向全国,山西省歌舞剧院也有从民间来的老艺术家。以及50年代整理了大量民歌的那些文艺工作者。不是领导,而是这些人应该被隆重邀请来参与原生态民歌的推介他们是真正在大地上行走过的人!
遗忘过去就是背叛,我们背叛了土地,背叛了引领我们走向土地的那些人,我们向何处去?还有,不要说假话。左权有个小孩,也到北京来演出过,但是现在他十四岁了,正在变声,所以演唱不是很好。主持人却叫他说唱“左权民歌”比唱“周杰伦”有劲。这个孩子要成为周杰伦没有什么不好,只要他的才气够。但是,倡导原生态就与别的音乐比,还是不自信的表现。周杰伦为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歌我就觉得很好。一个孩子在不了解别人的时候,做好自己就够了。不要说别人教你的假话。还有,不要忘记老一代歌者的努力。
第三、主办者无赖,恶搞原生态
最无法忍受的是,演唱会最后无耻地请王宏伟来恶搞了一把原生态。王宏伟当然可以是不错的歌手,但是最后一个请他出场想说明什么?如果说他的方向就是原生态歌手的方向,那还搞这样的演唱会干什么?如果说他传播了山西原生态民歌,他唱的是地道的民歌吗?他演唱的仅仅是一首有河曲民歌风格的歌曲,并且歌词一点都不好。只是为了他的名气,就请他恶搞,主办者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王宏伟的“著名”,能抵得上“山西民歌”著名吗?演唱会最后的主持词道破天机,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那里的宗旨是“守护精神家园”,山西的演唱会说成了“发展精神家园”。仅仅两个字的差别,从“守护”篡改成“发展”,于是,原生态的方向就由“土地”变成了“王宏伟”。
以发展的名义将地方戏“交响化”,以原生态的名义恶搞原生态,山西戏曲和民歌悲呼。
(摘自《艺术评论》2007年04期,以上个人观点,仅以交流,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