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我们离‘高峰’越来越近”——专家再议“十一艺节”

2016-11-01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刘 淼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举行的文华奖评选,是文艺评奖改革后的首次评奖,在因奖项“瘦身”而大大提升含金量的同时,“十一艺节”也进一步增强了文艺评论的力度。

10月27日,文化部艺术司、陕西省文化厅共同举办了“十一艺节”期间的第二次专家研讨会,通过收集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助力文艺作品由“高原”向“高峰”攀登。

地方戏找到自信

本届文华奖评奖剧目中,共有19部地方戏曲作品,包含秦腔、川剧、越剧、琼剧等10余个剧种。专家一致认为,精彩纷呈的地方戏作品是“十一艺节”的一大亮点。

“11届中国艺术节我参加了7届,我觉得本届中国艺术节上地方戏的创作是具有突破性的,地方戏已经走出了多年来学京昆、跟话剧的瓶颈,走到了发扬个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的新阶段。”山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陈鹏认为,“十一艺节”中的地方戏作品,思想内容有新境界,艺术形式有新突破,注重题材选择与地域特色的同根,注重剧目内容与剧种品质的同步,注重个人创作追求与时代精神和审美取向的同步,离“高峰”很近。

《中国戏剧》主编赓续华说,本届中国艺术节上,戏曲创作趋同化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地方戏作品找到了自信,最重要的是,创作者明白了作品为谁而作。“一个‘80后’姑娘看过一个地方戏作品后夜不能寐,在朋友圈写了很长的点评,非常深刻、到位。这种台上台下同呼吸、共悲欢的情景在本届中国艺术节上随处可见,这是因为我们的创作者真正明白了作品要为人民而作。”

“一个剧种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怎样丰富艺术的表现手段?一条重要的经验是——从本地区、本民族其他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在剧目创作中,首先要选择与剧种相契合的题材和体裁,其次要熟悉该剧种的传统,包括传统剧目和在这些剧目中塑造人物的方法等,这样才能彰显剧种的特点。”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认为,各个剧种应该努力培养熟悉当地地域特色和剧种特点的主创人员,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对味儿。

摒弃奢华舞美制作

近年来,喧宾夺主的奢华舞美制作一直受到业内外的批评。可喜的是,“十一艺节”的剧目摒弃了华而不实的舞美大制作,更多强调回归艺术本体,这也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肯定。

“观众走进剧场,希望的就是这个戏能吸引他一直看下去。绚丽多彩的舞美只能吸引观众一时,真正留住他的应该是构思精巧的故事、有血有肉的人物。舞美应该是衬托故事和人物的手段。”剧作家沈虹光说。

对“十一艺节”中舞美大制作得到遏制的情况,赓续华认为这是对戏曲本体的重新发现。王安奎则认为,文华奖初评期间规定的舞美大制作要扣分的原则,引起了创作者的重视。

“其实,在现阶段的歌剧创作中,舞美大制作是一种潮流。但艺术作品需要在剧本、人物塑造等每一个环节均衡发展,如果没有达到均衡,大制作的舞美就会显得越发苍白。”《人民音乐》编辑部主任张萌说,通过在“十一艺节”上观看的戏曲剧目,让他对歌剧创作中如何避免奢华舞美有了新的思考,“我们的传统戏曲有很多优点值得歌剧借鉴”。

英雄模范有血有肉

戏剧创作中,表现英雄模范人物题材的剧目不好写,很容易流于单薄的“好人好事”,或让本来真实丰满的英雄人物变成简单的“高大全”。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看来,在这类题材的把握上,“十一艺节”的剧目有了很大突破。

“很多英雄模范的事迹非常感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感动往往在艺术作品中难以很好地表达出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些感动丢在哪儿了?首先,艺术作品不同于新闻报道,需要艺术家想象力的投入、技术的投入……仅仅停留在追求思想正确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艺术上的完满。第二,不能回避崇高。我们的创作者要有正视现实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要相信生活中的真善美,并敢于把生活中的真善美表现出来。”毛时安说,“十一艺节”中一些表现英雄模范的作品,即使演出结束后,他还会有“眼泪在眼角挂着”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