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嫉贤妒能”
2017-03-12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凌申
某演员连着塑造了几个形象,反应不错,戏剧刊物准备发一篇评介他的文章。当他了解到刊物这次只介绍他一个人而不准备介绍剧团其他演员之后,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
“有那么严重吗?”编辑惶然。
“您饶了我吧,`冒尖’之后的日子可真不好过哟!”他苦笑着回答。
据悉,戏剧界于今有此顾虑者不少,为免是非,宁可不写文章,不被评介。这也真是讽刺,一方面不负责任的滥捧演员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反感;另一方面,该评介的演员又不能适当地评介。如果墙里开花只能墙外香,而在墙内受挤,总不是正常的现象。
实事求是地研究、评介演员的艺术经验,可促本人提高,能使他人受益,是有利于艺术发展的。谁的戏演得好,顺理成章,有关谁的评介就会多些。但在演员队伍中,的确有人看不得别人“冒尖”。“显了你,我往哪儿摆?”先是不服气,继而讽刺打击,拆台捣鬼,所作所为,实在有损职业道德,污染剧坛空气。
“他那两下子还不如我呐!”不假。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以短比长,能取长补短而“更上一层楼”,以长比短,则一叶障目而故步自封。
“他有不足!”也不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他人之不足遮掩不了自己“嫉贤妒能”的狭隘心理。
艺术没有垄断,在正常的艺术竞争中总会有人“冒尖”,而人们又都不甘落后。怎么办?一种办法是找出差距,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经过努力赶上并超过别人。另一种办法是不服气,不合作,我行我素,不求上进。毫无疑义,前一种办法应予提倡;后一种办法必须克服,因为它于人、于己、于艺术事业都无好处。
演员的劳动离不开集体,一个演员的成绩包含了集体的光荣。为别人在艺术上“冒尖”而高兴,“见贤思齐”,自己再迎头赶上,这才是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