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戏曲艺术的现代表达

2018-10-01 发表|来源:人民论坛|作者:周大明
配图

中国戏曲传承中华文脉、表现中国气派、弘扬中国精神

2017年上半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的“京剧电影工程”首批十部影片创作完成,《穆桂英挂帅》《赵氏孤儿》《谢瑶环》等多部戏曲传统经典剧目电影在全国上映,第二批十部戏曲电影的创作也已正式启动。2017年8月初,以“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传统文化,普及戏曲知识,传承华夏文明”为主旨的大型电视节目“中国戏曲大会”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开播。被列入国家文化工程的戏曲“像音像”工程(选取当代戏曲名家及其代表剧目,先在舞台上取像,再根据录像配音,再由演员本人为自己音配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工合成),目前正在实施“十三五”期间录制京剧名剧350部的计划,旨在通过数字技术和音像工程,提取文化基因、全息化保存戏曲舞台表演艺术,让更多的人分享人类文明成果。

此前的另一文化工程——中国京剧“音配像”(当世演员为保存下来的老艺术家的舞台演出声音资料配上舞台影像),自1985年到2002年间,完成了京剧传统经典剧目355部,总长500多个小时,基本囊括了近代京剧黄金时代大部分名家演唱录音的配像工作。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戏曲进校园、进乡村活动,到2020年将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由此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教育,增强全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哺育民族精神成长,共建中华文明。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戏曲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总格局中,被作为“凸显中华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获得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肩负起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这是自中国戏曲诞生数百年以来首次跻身国家战略和文化举要的大舞台,责任担当,光荣而神圣。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它体现为一种深植于生活又超越现实的存在,体现为指向万物之道的价值观和美学观,体现为一种东方哲学和中国智慧。发端于宋元年间的中国戏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下,不断汲取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间歌舞等营养,“以歌舞演故事”,以“四功五法”(四功:指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为道行,发展成为剧目丰富、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多声腔、多剧种,遍及全国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无论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还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中国戏曲都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审美和艺术精神,是中华文化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重视传统戏曲的传承

对中国传统戏曲及其美学原则的认知和正确评判,是戏曲艺术更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必要条件。即使是在戏曲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郑重地提起这一话题。

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戏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戏曲经典剧目是中国戏曲的艺术核心,是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和重要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360多个戏曲剧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至今,仍有200多个剧种流传于祖国各地,市场演出仍以传统剧目为主。影响较广的戏曲剧种,如京剧、昆曲、越剧、豫剧、评剧、晋剧、河北梆子、黄梅戏、秦腔、粤剧、淮剧、川剧、沪剧、吕剧、湘剧等,都有大量的传统经典剧目为广大观众所熟悉。

中国戏曲的高度虚拟化、程式化、写意性特征,使其在世界戏剧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如果说假定性的美学原则是世界上所有戏剧艺术都必备的基本原则,那么中国传统戏曲高度的虚拟化、程式化、写意性,使得它的假定性程度更高,更具特色,也更为神奇和玄妙。戏曲舞台的时空自由转换,景随人动,物随心移。戏曲的唱、念、做、打均有严格的程式规范,戏曲行当涵盖性别、年龄、性格、品格、风格等艺术规定性。戏曲表演可以“一支马鞭行遍天下,三五兵士千军万马”。造型夸张而独特的戏曲脸谱,以及看似简单的“一桌二椅”舞台景物,都尽在审美程式和丰富的创造之中。尤其戏曲的程式,是戏曲艺术中最美丽、最本质的东西,是中华文化孕育出的奇葩。

戏曲舞台能够带领观众去体验一种高度程式化和“普遍诗化”的审美生活,它决定了戏曲艺术的审美趣味和美学品格。在传统戏曲中,我们能够获得的教益是多方面的:传统中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和艺术资源,有艺术规律和发展规律,有经过岁月洗礼穿越时空和涵育人心的价值观念。可以说,中国戏曲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有着固本培元、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传统剧目是各地戏曲演出团体的看家戏、吃饭戏,是古今戏曲人的基本功,是民族艺术的根脉、创作的优质资源,也是我们今天重建与传统文化情感联系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事实上,人们对中国戏曲的正确认知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和“五四”运动以来的一些重要历史节点上,中国传统戏曲屡遭误判,命运几度低迷。在20世纪初我国引进话剧样式的同时,中国戏曲被视为“旧剧”“旧形式”。新中国成立后,“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并举”原则(1960年4月13日至6月17日,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现代题材戏曲观摩演出”,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齐燕铭在总结报告中首次阐明“我们要提出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三者并举”)推动了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但也曾被斥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占领的舞台”。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戏曲的传统剧目又与观众见面。但至目前,中国戏曲在多元思想观念和文化多样性面前,仍然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如任由异质艺术手段简单粗暴地驾驭戏曲舞台、青年观众对戏曲审美的隔膜与抵触、一些媒体平台对传统戏曲的误读等。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戏曲自身的原因,更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非理性态度,反映出人们对戏曲审美接受还存有观念障碍和价值疑惑。这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需要把对中国戏曲文化内涵、价值、规律的科学认知,作为一项重要的建设任务来对待。

在注重传承的前提下,实现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现代表达

重视传统的传承,并非轻视创新,传承和创新始终是戏曲艺术的两大主题。传承是创新的前提,没有传承,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创新是传承的途径,没有创新,传承则难寻出路。戏曲新创剧目在传统戏曲的母体中孕育成长,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蕴含于传统戏曲之中,是现代戏曲创作的不竭源泉。

在积极采取非遗手段保护传承传统戏曲的同时,在创新上下大功夫是当前戏曲发展的根本道路。正如书法家的书法生涯需要不断回首读帖、临帖、背帖一样,戏曲传统与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戏曲创新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就是现代戏和新编历史戏的创作。如今,无论是从生产数量还是从参赛、获奖机会来看,戏曲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都占有绝对优势。新中国的戏曲发展也一向倚重现代戏曲和新编剧目。戏曲现代戏从传统戏曲中脱胎而来,艺术地反映现实生活和现代观念,讴歌时代。较早有辛亥革命前后出现的京剧时装戏(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京剧剧目,因着时装而得名)破除戏曲传统,在剧目题材、思想内容、角色的装束乃至舞台表演等方面跟随时代的发展。而戏曲现代戏的主体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反映现实生活、紧贴时代的新创戏曲剧目。自20世纪50年代起,戏曲现代戏的创作便受到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戏改”运动为戏曲现代戏提供了快速发展的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各类戏剧赛事和评奖活动,都有戏曲现代戏的强势登场。不断涌现的戏曲现代戏优秀剧目,培育和涵养着戏曲文化生态,重构了当代戏曲舞台艺术。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编历史剧也有着较好的生存境遇。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大量以科学历史观反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戏曲新作出现。新编历史剧追求主题洗炼、观念超拔和现代审美,探索戏曲艺术的现代意义,有别于整理改编的戏曲传统剧目。尽管新编历史剧有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矛盾制约,但在艺术上却完全可以采用传统戏曲的角色行当、“四功五法”等戏曲程式,很少有艺术表达的障碍,更多地继承了传统。

戏曲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不仅要在作品题材和观念意识等方面体现时代特征和文化自觉,在戏曲声腔、表演程式、舞台时空、戏曲美学风格等方面,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戏曲现代戏创作所呈现出的“一戏一格”的尴尬局面,仍是由于缺乏对传统的有效继承、现代戏创作尚未真正进入到一个艺术成熟的状态、现代戏曲的审美建构尚未完成等因素所导致。也有一些戏曲现代戏表现出与现代观念相违背的一面,如偏激的社会思想、狭隘的民族主义、对中华传统审美的漠视、对戏曲艺术的文化偏见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创作现代戏和新编历史戏,在题材上,要紧把时代发展的脉搏,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紧贴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形式上,要注意合理地吸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艺术元素;在审美上,要适应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在观念上,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戏曲艺术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使之成为当代人所普遍接受的中华文化精神标识。何时戏曲的观众不以年龄分,而以文化素养分、以审美情趣分,中国戏曲的春天就真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