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用现代技术提升传统戏曲吸引力

2018-10-07 发表|来源:千龙网|作者:倪恒虎
通过识别技术,当观众走过,光影中会显出戏曲人物的影子,并随着观众的一举一动变化姿态,观众仿佛成为戏中人。图为戏曲科幻秀。摄影张嘉玉
通过识别技术,当观众走过,光影中会显出戏曲人物的影子,并随着观众的一举一动变化姿态,观众仿佛成为戏中人。图为戏曲科幻秀。摄影张嘉玉

古老的戏曲作为国粹,如何更好地和现代社会相适应,增强吸引力?2018中国戏曲文化周上,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使戏曲更有科技感,收获了许多粉丝。

戏曲周上演的戏曲科幻秀《梦回牡丹亭》,在光影梦境中演绎昆曲的美丽。展厅利用全息成像、人机互动、动态捕捉等技术手段,带观众走入戏中。当观众将手放在壁画中的树枝上,红花便会静静绽放,游船缓缓滑动。在中心舞台的全息视觉观赏秀,观众可以欣赏国家一级演员在全息技术打造的美景中翩翩起舞。在这里,每个人既是观者、表演者,也是参展作品的一部分。唯美的戏曲和前沿科技相结合,观众更容易进入意境,获得美的享受。

戏曲周上,花车巡游也因为引入相关技术,而更具动感。在去年的中国戏曲文化周上,花车巡游吸引许多游客夹道欢迎。今年,花车巡游更进一步,采用的机械人偶不仅是在国内首次表演,而且是首次用这种方式来诠释戏曲。戏曲机械人偶的操作难度比较大,人偶的胳膊和提线的转动需要突破技术难关,做了很多尝试才得以实现。从实际效果来看,戏曲机械人偶受到了游客特别是孩子们的欢迎。

戏曲科幻秀《梦回牡丹亭》以及戏曲机械人偶备受好评说明,传统戏曲搭载现代科技手段,具有现代气息,更利于戏曲的传播,让年轻一代在与戏曲的互动中了解戏曲,欣赏戏曲独特的美。

2018中国戏曲文化周在展现传统戏曲经典的同时,增加了科技、现代、国际化等元素,一改以往“古装扮相、哼哼哈哈、一桌两椅”的传统戏剧模式,重新创新传统文化、适应当代审美,让戏曲成为国际化思维的“中国式表达”。这样的探索对于戏曲的继承和发展大有裨益。中国戏曲文化周,不仅是戏曲的展示舞台,也在创新中助推戏曲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