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避开“现实”陷阱 迈向“真实”大门

2018-10-10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于涛
配图

2018年4月,中国艺术报一篇《“明明是真人真事,怎么一演出来就假了?”》的专栏讨论在很短的时间攻占了朋友圈,戏剧界的同仁们纷纷转发。转发即是表态。借中国剧协副主席、剧作家罗怀臻,中国评协副主席、戏剧理论家傅谨,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所所长宋宝珍等几位权威之口,观众、评论者甚至创作者自己都觉察已久、忍耐已久的现象终于被正视,对这种现象的反感和质疑在随后的传播中得到了畅快的抒发与宣泄,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和讨论。这个困扰当下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现象终于以这样一种引人注目的方式被聚焦、被显影。“源于真实,追求真实,却奔向虚假”,这种看似荒谬的悖论因何产生?如何产生?怎样克服?

一、 因何产生?

通常戏剧作品所表现的真人真事是通过新闻媒体被发现、所倡导,在一定范围内被群众所知晓和认可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的事迹体现了崇高精神与美好人性,以他们的事迹为原型的剧作首先要呈现他们的事迹;进而弘扬他们的精神。显然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因为每个人的身份、地位、地域各不相同,事迹呈现并不具有普遍意义,难以被复制,而这些模范人物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和人性力量却具有普遍价值,通过表面事迹的呈现达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目的,使得更多的人理解人物行为背后的逻辑和精神,最终通过“共情”作用认同主人公的行为,进而被主人公的崇高精神所打动、所震撼、所鼓舞,甚或自觉地以这种精神对照、检视自身的行为,由此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弘扬。这正是真人真事英模题材戏剧作品的社会价值追求和情感运作模式。

事实上,创作者(主要是编剧)对此是有体认的,只是在实际创作中,或思维受限、或观念僵化、或能力欠缺,对现实题材中的“现实”二字出现了认识方面的错误、偏差和不足,着力于照搬现实、模仿现实、再现现实,却忽略了“现实”表象背后深层的社会背景、心理动因、行为逻辑。人物承载社会性失掉个性,行为体现高尚失掉合理,情感高亢激昂失掉动人,最终戏剧作品落入“现实”的陷阱却丧失了“真实”,使得“真的变成假的”。

二、 如何产生?

由此可以看到另一个悖论:创作者作为职业从业者,他们具备与戏剧创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鉴别能力,他们当然知道应该怎样写戏、怎样写人、怎样编织情节、怎么设置结构,他们能在平常中发现亮点,能在平淡中激荡火花,能借古讽今,能举一反三,能意在言外,甚至能化腐朽为神奇,但为何在面对真人真事时却大失水准?把摇曳人心、令人涕零的真人真事写得无比干瘪、艰涩、生硬、造作,硬生生把“感人”变成了“尬人”?

究其原因,在于创作者在面对真人真事时,因为题材特殊,因为人物有原型,因为行政力量干预……因为各种各样的“束缚”和“制约”,自觉不自觉地偏离了正常的创作路径甚至降低了对自身的要求,将精巧构思和艺术表现放到了次位,而将如实地描摹甚至人为拔高放在了首位,似乎不这样不足以体现先进人物的先进,不这样不足以感动人甚至感化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注事,忽视人

在面对表现对象时,创作者如何决断?——是要写一个人做了很多事,还是要写做出很多事的人?两者看似一样,实则不同,前者重点在“事”,后者是关键在“人”。大多数英模人物是通过长年累月的坚持,将平凡之事通过量的积累达到了质的升华成就不凡,他们身上流逝了太多时间,累积了太多事件。在创作中,如果将注目点放在写“人做的事”,那么在进行梳理时,就会发现这件表现了精神,那件承载了苦痛,另外一件充满了挣扎,这样一来,自然是这件不能丢,那件不能舍,于是戏剧中最重要的表现对象——人物及其情感,被湮没在密集的事件中。人物要在短短的二个多小时里活过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哪里有时间真正地愉快和痛苦,思考和挣扎,他们被事件所拉扯、所催促、所驱使,匆忙地经历编剧选择好的事件,机械地表达编剧规定好的情感,如此一来,结局必然走向虚假,因为这个戏剧人物不曾真正独立地“活”在舞台上,在本应属于他的天地中,他被武断地要求活在原型中,活在生活真实中,他自身的被无视最终导致剧作的失败。反之,写“做事的人”,事件会随着人物的精神、情感、关系被有机地撷取与组织起来,每件事的起承转合因为人物的统领而有了方向,有了动机,变得合理甚至必然,人物摆脱了事件的束缚在舞台上依其自身的逻辑行动,生发出情感,显露出人性,崇高的精神自然而然被表现和接收。

(二)关注果,忽视因

因为有原型,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一早被确定,不会也不能有所出入。因此在构建戏剧冲突,编织戏剧情节时,创作者不可避免的会有一种倒推情节的创作手法和思路存在,这种倒推,看似环环相扣,却少了机巧暗藏和旁逸斜出。与此同时,观众们因为同样知道英模人物的结局而对这种按部就班的设置了然于胸。编者因循,观者尽知,于是舞台上的英模人物失去了本来的鲜活生动,被一条事先确定的生命线所牵引,因此不是他们的故事不感人,而是种种预设、模式和先见损耗了人物的不确定性,失去了命运难测的神秘。

事实上,今天的现实就是未来的历史,既然对于历史剧、历史人物大家早已形成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共识,都以摹形求神作为追求,那么在表现英模人物时,也必然要在舞台上塑造与原型人物有着一定距离的艺术形象,不能完全亦步亦趋,但是这种塑造面对着种种的羁绊,尤其越有时效性的事件,越是当下的人物,来自于原型的、来自于受众的、来自于行政的羁绊越多,阻力越大,如何在真实性和艺术性之间取得最大的平衡,并求得两者的最大合力,特别考验创作者的功力。此时就不能盯着已经注定的“果”,要在内在看不见的“因”上做文章,即找到驱使英模人物做出不凡举动的心理依据是什么?内在动力是什么?又如何将一个微小的动机发展为一种长期的坚持或一瞬间巨大的能量释放?这些“因”找准了,说明白了,之后的“果”就是水到渠成的,非如此不可的,甚至在创作中还可以延伸出虚构的“果”。这种虚构因为是顺着“因”发展下来的,是符合人物的心理、性格的,是有自己生命的,同时与原型共振的,因此才是兼有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属于舞台的“现实”。

(三)关注理,忽视情

既然要从因入手,一点点地将“因”这个种子培育为苗,成长为木,用什么来浇灌它?

当下很多的创作在灌溉“水源”的选择上又步入了误区。他们选择用“理”,即道理、理念。而不是用“情”,即人情、性情。在此类剧作中先进人物专注敬业和凡人善举的心理动机是诸如“我要建功立业”“我要为国为民”“我要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口号和理念,以及“要有职业操守”“要与弄虚作假做斗争”“要舍小家为大家”的规矩和道理,仿佛他们自带光环,生来崇高;仿佛他们从未动摇,执意坚定。而每一个人根据自身的经验都知道这样的人物是虚伪、虚假、虚构的,不存在于真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如果能成为一个模范依靠的不是“理”而是“情”——对人有情,所以善待生命,推己及人;对物有情,所以珍时惜福,量入为出;懂得感恩,所以认真生活,勤奋工作。创作者在为先进人物的行为寻找心理动机和支点时,只有从“情”出发,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内心,在此基础上塑造的人物才是真实可感、充满性灵的活生生的生命,这样表现英模人物的作品才能摆脱虚假,感动人心。

当前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真人真事题材都将是创作重点,客观上必须承认真人真事题材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政治属性和公共属性,但即使如此,英模中的大多数人都与平常人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他们最终成为榜样并非由其主观认定和选择,不能因为现实对他们做出了评价并从价值层面进行了肯定和褒扬就以此为出发点对他们进行概念化的图解,这是创作者一定要注意克服并极力避免的。

三、 怎样克服?

具体来说,在创作具有当下性的真人真事题材戏剧作品时,要将笔触回归到人本身,创造出真实的、有质感的人物形象,在选取、编织事件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重对峙,轻说教

真人真事题材戏剧作品最让人垢病的是它们浓厚的说教意味,仿佛观众进入剧场是来受教育的,如果要达到这个目的,还不如去听英模事迹报告会,报告会里多层次多角度的事迹宣讲反而更感人,心灵更受震撼。既然选择了用艺术的形式表现人物和事迹,首先要尊重、遵从艺术规律,要体现艺术门类的个性和特色,具体到戏剧艺术来说,要“有戏”。有戏就是要有冲突、有对峙。不要让人物说“我一定要怎样”“我应该怎样”“我必须怎样”,而要无言地将人物放置于冲突之间,让他面对真正的困难,让他经受情感的、思想的、观念的冲击甚至打击,唯有如此,他所经受的每一次挣扎、每一种煎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付出的每一个代价才能真正打动人,才能让观众距离这个人物越近,越能感同身受,越能理解他、同情他、悲悯他。

同时,不要对冲突和对峙做窄化的理解,一提冲突就是落后分子拖后腿,自己家人不理解,一提对峙就是善恶做斗争,生死存亡间。冲突和对峙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件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还存在于甚至更存在于人与自身之间。英模人物之所以能做到众人所不能,更重要的是他在与自身的软弱、侥幸、放纵、阴暗等人性弱点的对峙之中取得了胜利,而这种胜利的取得绝不是对比悬殊的压倒性胜利,而是一种势均力敌的惨烈肉搏。作品如果能写出这种惨烈,又怎么会不真实?

(二) 多生动,少概念

观众对真人真事英模题材作品不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物没有“人味”。何为“人味”?说白了就是人间烟火气。人的自然属性先于社会属性,所以首先要安顿好自己;人的关系有远近亲疏,所以其次要安顿好家人,这体现的甚至不是人性,而是本能,然而就是这样的本能,在很多英模题材的戏剧作品中都要刻意回避,英模人物有情怀、有理想、有信念,却偏偏没有、不能有本能,他们在面对选择时,必须选择牺牲自我、亏待亲人。因此舞台上这样的人物牺牲的越多,受到的痛苦越多,观众越是出自本能的反感。

一部好戏,不仅仅贡献一个生动鲜活的人物,还会塑造出数个与主角有着良好互动,体现生活多色彩、多调性的人物来,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本就如此。然而在有些作品里,作者连创造一个有温度有质感的主角都显得捉襟见肘,更遑论对次要人物、配角的塑造?因此观众经常见到的是这样的配角——一个从外表到心理到举止都与主角有天壤之别的反面人物;一个“搅屎棍子”般的人物作为此类戏里的“标配”,负责开局时的愚昧搞笑和结局时的脱胎换骨;还有数个“群氓”一般的人物负责利好时敲打鼓吹,危机时煽风点火。事实上,生活中当然有着极具标识度的“脸谱化”人物,但绝大多数都是有着寻常面孔和日常行为的普通人,他们没那么高尚,但也绝没有那么猥琐和可笑,他们大多数时候良善,愿意在力所能及时助人,但也会在危及自身利益时做出现实的权衡而伤人,创作者实不应该为了刻意突出、拔高英模人物而矮化配角。

在此前提下,创作者要着力为主角与配角编织好故事和情节,在人物之间形成极具张力的戏剧关系,写出有情感、有力量、有发挥空间的对手戏和群戏,让每一个舞台上的人物都有呼吸、有思想、有情感、有愿望,而这考验的不止是创作者的功力,更是思想力。

(三)求真实,莫浅表

创作者如果能很好地解决前两个方面的问题,便能创作出一部优秀的真人真事英模题材作品,而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再从孤立的、具体的某人某事中开掘出、反映出、折射出深层次的现实存在,这部作品就可被冠之以“杰出”二字。唯有如此,一部时事题材作品才能跳脱出具体时代,经受起时间考验,传得开,留得住。

戏剧这门艺术形式的最高追求是以事件、故事为出发点通达到现实存在,通达到客观真实。即通过事件,通过事件中的人物,传达出时代现状以及时代背景下人类的心态、命运和思考。孤立的个案虽也反映了现实,但它只是局部的、表面的、浅层的现实,不是真实。以最熟悉的例子做比:高价学区房表面上是供不应求的商品经济问题,实质上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的社会管理问题,而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国基础教育水平较低。表面所呈现与其深层的根源之间的关系便是现实与真实的关系,不直面真实、表现真实,便不能达到戏剧的最高追求。毋庸讳言,真人真事英模题材虽然有着强烈的宣教性质,但如果能在对“榜样”“模范”外在身份之下对其内核的“人”的部分多加注目和挖掘,能在种种具体事件的呈现外体认到其内在的客观真实,这部作品便拥有了更高级的品质。

真人真事英模题材戏剧创作难度巨大,但却是绕不过去的重点选题,既然无法回避,创作者就要沉下心来,克服浮躁之心,摒弃应付之态,寻根溯源,从戏剧艺术规律出发,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写人情、写人性,由此终能创作出吸引人、感动人、震撼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