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珍视文艺创作中的想象与创造

2019-01-19 发表|来源:光明网|作者:樊明君

有这样一则民间调侃,说是有个小学生写作文交了一首诗,用“春风荡漾拂湖面,朵朵浪花闪银光”这样一句浪漫诗句结尾,语文老师读后认为这个诗句有违生活常理,应当是迎着阳光的一面闪,背阴的一面不闪。于是,在语文老师“生活常理的刻板标尺”要求下,小学生将诗句改为了“春风荡漾拂湖面,朵朵浪花闪银光,有的闪有的不闪,迎光的一面闪、背阴的一面没有闪”。这样一改,的确是还原了生活,可是诗意全无,孩子珍贵的创造力、想象力也被无情扼杀了。

这则看似有些荒诞的民间调侃,却正好切中眼下文艺创作领域中一个较为普遍的弊端。一段时间以来,真人真事创作热、地方名人宣传热等文艺创作热潮此起彼伏,但以各种刻板标尺衡量文艺作品的现象,屡见于艺术创作评价标准中。这就如同这则民间调侃中的语文老师用生活逻辑标尺去评价、衡量诗情画意一样,扼杀的不仅仅是文艺作品,也磨灭了艺术想象力。

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艺术想象力被扼杀,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打着“真人真事”旗号,却是“虚情假意”的作品,特别现实题材文艺作品被狭隘地理解为“现时”“限实”,大量披着现实题材外衣的应景之作充斥于各类评奖、展演之中。

艺术源于生活,但不等同于照搬生活。至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前辈们早已留下“不像不成戏,真像不是艺,悟得情和理,是戏又是艺”的戏谚。文艺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对生活的提炼创作能力,是文艺作品高于生活的起点和保障。否则,艺术就如同生活的复制品,没有了典型与审美,少了引人入胜与发人深省的感悟。诚然,文艺作品应当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但这样的功能应当通过寓教于乐的途径实现,若把“于乐”变成于理、于说、于讲、于教之后,“寓教”的目的也要大打折扣了。

什么是戏?《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有三个:1、玩耍、游戏;2、开玩笑;3、戏剧,也指杂技。显然,玩耍、玩笑、游戏、有趣是“戏”的核心要义,昭示了文艺作品的寓教始终要归于一个“乐”字的原理。缺少了乐与趣的文艺作品实际上已经降低或丧失了教与化的功能。

何为创作?创作就是在深厚生活积累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创作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引人入胜的戏趣从哪里来?动人心弦的情感从哪里出?发人深省的思索从哪里来?从文艺创作者对生活提炼加工的艺术真实中来,从创作者与人物角色同呼吸共体验的情感中来。

冬去春将至,又到一年春播时,值此文艺创作又将拉开新一年春耕生产帷幕。希望在新一年的艺术创作中,文艺创作者的艺术想象力能够被珍视、呵护,对那些尚显稚嫩但独具匠心的创作给予更宽容的鼓励、扶持和孵化,为金秋时节迎来丰硕的收获季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