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一级演员再莫冠以“国家”

2019-01-22 发表|来源:战士报|作者:彭延虎

近年来,“国家一级演员”频频见诸报刊、电视、网络,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似乎都已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对此,笔者甚为不解,且不说演员职称等级是否真实,单就在职称前面冠以“国家”二字,就不甚严谨。

 笔者查阅了国家人事部门关于专业技术职称的级别规定,演员职称分为一级演员、二级演员、三级演员、四级演员,其中一级演员和其他系列的教授、高级记者、高级编辑、高级工程师、主任医师等等相对应,都属于正高级职称,先由省部级职称评定机构评定,再由用人单位聘用。对于军队来讲,首先由总政治部职称评定机构评定,再由各军区级单位任免。可见,不管是评定或是任用,都没有上升到国家级层面,所以我们极少见国家教授、国家高级工程师、国家主任医师,而唯独“国家一级演员”及其它艺术系列岗位常见不鲜。

 为何演艺界“国家级”人物如此之多?这里面当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国家”二字确能抬高人的身价,前苏联有如乌兰诺娃那样的“国家功勋演员”,我国的“全国劳动模范”也显然比省、市级劳动模范高一级。哪怕是二级演员,前面缀以“国家”二字变成“国家二级演员”也显得很荣耀。身价一抬高,各种出场费、劳务费自然水涨船高,唱一首歌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在当今社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殊不知,就是这种随意抬高身价行为,助长了个人虚荣心乃至整个社会的浮躁之风。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笔者认为,无外乎三方面:首先,相关职能部门不作为,听之任之。作为主管机构,既有评级任用之职,更有监督约束之责。最近,总政治部颁发的《关于规范大型文艺演出、加强文艺队伍教育管理的规定》中明确要求:“专业技术三级以上的文职干部不得称为将军或者文职将军”,这种负责任的做法值得相关职能部门借鉴。其次,大众媒体、作者无常识,人云亦云。网络时代,大众传媒的受众之广、导向作用之强,都是史无前例的,如果不能有效阻断其错误传播,假象就可能在多次传播之后成为“真理”。再次,当事人慕虚名,坦然待之。演艺人员对于自己的职称应该是最清楚的,遇到有人用“国家一级演员”来恭维自己,如果能够马上严肃地说“不”,及时加以更正,“国家一级演员”也不至于如此普及。

真正的大师是不需要借“国”字号来装点门面的,谭元寿先生不肯承认自己是“国家艺术家”,季羡林先生要求摘去“国学大师”的桂冠,但谁能否认他们国家级的地位呢。我们的职能部门、作者、媒体、以及演艺界人士都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只有当职能部门不再视而不见、大众媒体、作者不再阿谀吹捧、艺术家们不再爱慕虚荣、一级演员在职称前不再冠以“国家”二字,演艺界才能远离浮躁和虚伪,真正回归艺术的本真和纯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