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百年昆剧传习所的新声

2020-06-14 发表|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方言
昆剧人物扮相。资料照片

初夏的苏州依然葆有春日的凉爽。晨光熹微,伴着隐隐传来的悠扬笛声,阔家头巷口的沈德潜故居里传来阵阵的吟唱,动人的声音回荡在巷子里,似乎每一个音符都包蕴着绘色的声情——那是昆剧传习所的演员在练早功。

他们口中咿呀婉转的,是从四月份也就是疫情期间开始排演的新剧《浣纱记》。这些认真的九零后演员是传习所现在最年轻的一代,“坚”“守”“本”“真”的“坚”字辈,他们的上几辈是:“继”“承”“弘”“扬”,以及昆剧传习所在昆曲界赫赫有名的“传”字辈。

苏州昆剧传习所是让昆剧“起死回生”的地方。

二十世纪初期,在国计民生艰难和京剧发展的双重压力下,一度兴盛的昆曲(亦名昆剧)逐渐衰落。1921年,穆藕初、贝晋眉、张紫东等有识之士为保留昆曲血脉,创立了“昆剧传习所”,培养出“传字辈”的演员。虽然昆剧传习所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解散,但正是依靠传习所的这一批传字辈演员的努力,才有了当年人们称道一时的“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十五贯》。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昆剧演员,或是出自这里,或是他们的徒子徒孙。

1982年3月,时任苏州市文化局副局长的顾笃璜主持重建昆剧传习所,新址选在了苏州城南的阔家头巷沈德潜故居。自此,传习所先后面向全国昆曲界举办了11期学习班,培养出一大批昆剧演员。生于苏州的顾笃璜被称作“最后一位江南名士”,少时优渥的生活环境和家族中长辈的爱好让他早早接触了昆曲艺术。读初中时,他与徐凌云长孙一起在上海办了“鸣社”票社。后来在学校时,顾老又学习了话剧方面的相关技能。当时学校的“通才”培养方式,使他在表演、导演、舞美、舞台管理、剧团管理等方面都有颇多收获。扎实的舞台艺术功底,造就了他与昆曲一生的缘分。

昆剧传习所重建之后,顾笃璜了解到很多院团的昆剧演出依然与纯正传统的昆剧相距甚远,便于2008年成立吴门苏唱艺术团,邀请“继”“承”“弘”三辈昆曲艺术家来教授年轻学员传统昆剧。2015年,昆剧传习所开始着手编排《红楼梦》,本着恢复传统的宗旨,剧本选用老本子,为了提高剧目的真实性,顾笃璜又强调,表演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就这样,在时年88岁的顾老带领下,老师和演员们齐心协力,一点一点“捏”出了四折戏。

2019年,昆剧传习所携昆剧《红楼梦传奇》亮相北京“良辰美景·2019非遗演出季”昆剧专场,古本昆剧在恭王府的百年大戏台上绽放异彩。

为了保持挖掘“老”的、“传统”的味道,传习所坚持在编演时只选用老本子,删减掉过于繁复的内容但并不改动曲牌曲词,音乐上不搞创新,要创新则是在符合戏情戏理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秉持这样的宗旨,传习所排出了一折又一折戏。排演的《牡丹亭》与其他剧团的演出有所不同,添加了《慈戒》《诘病》两折;《游园》一折中杜丽娘穿着两件衣服,更加符合天气和剧情;《惊梦》一折在柳梦梅、杜丽娘二人重新上场时已换上了大红色衣服,意味着他二人在梦中欢会成婚。这种处理更加符合原著,同时亦是恢复了“传”字辈的演出方式。

在一次次学习排练演出中,年轻演员的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的努力和实力有目共睹,使得其他剧团纷纷前来“挖人”,但都以失败告终。因为演员们说传习所更像一个“家”,使人恋恋不舍,不愿意离开。传习所的几位演员都有过改行的经历,可能这样的经历使他们对这个“失而复得”的一方舞台格外珍惜。

到明年,昆剧传习所就满一百岁了。百年昆剧传习所,人们一定有更多的期待。

(作者系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