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传统戏曲未了情

2020-09-02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文双
配图 GABBY/摄

最近,先生拉着我追剧,每晚看北京卫视播放的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该剧主要讲述民国初年北京的京昆艺人生活,很有些趣味,我趁机也恶补了一下京昆艺术知识。

先生和我籍贯苏皖,求学、工作客居北京30年。我们这一代,小时候的主要娱乐就是从广播里听戏曲、评书,看露天电影还有小人书,我很喜爱,算是“文少”和“文青”吧,对京剧、安徽黄梅戏等戏曲也算比较熟悉,有时会学着哼哼两句,确实很享受。

说起来,我们与京剧貌似还有很多渊源的。史载1790年,客居江苏扬州的安徽安庆人,带领徽剧戏班进北京,为清乾隆帝祝寿,之后始有机会融南戏北曲而创京剧。是以,徽剧入北京而后有京剧。江苏—安徽—北京,至今是230年不了情啊!

曾经以为京剧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老大,因为当时得悉梅兰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称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代表性人物。只是后来,我才了解到,京剧的鼻祖是昆曲,昆曲是汉族流传至今、具有最完整最精美表演体系、最古老的戏曲之王和中国戏剧之母,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戏曲之一。

与昆曲和京剧的接触,都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但那时,我只知京剧而不知昆曲。上世纪70年代末,作为小学生,我看过戏曲电影《十五贯》,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对其中的苏州知府况钟和丑角娄阿鼠印象深刻。现在才知道,这部电影是1956年由浙江省昆剧团演出、轰动全国的同名昆曲剧目。《十五贯》的作者朱素臣是清初昆曲剧作家,苏州吴县人,著有剧作19种,现存9种,代表作有《十五贯》《未央天》等。《十五贯》又名《双熊梦》,是根据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改编。我在现场聆听昆曲,则始于大学时期。1987年至1991年,我在苏州大学读书,有幸现场聆听昆曲和苏州评弹。昆曲和苏州评弹皆源自苏州,是苏州本土诞生的戏剧形式。1989年,苏州大学在全国唯一、首次招收中文系昆曲本科班,致力于培养昆曲人才。我当时正在苏州大学法学院读书,课余时间聆听了师生们的昆曲练习和正式演唱,于是对昆曲有了更浓厚的兴趣。2014年至2015年,我参加中组部团中央第15批西部博士服务团、挂职江西省新余市政府副秘书长期间,曾广泛考察江西各地市传统文化,参观了抚州市博物馆和汤显祖纪念馆,第一次知道创作《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等伟大戏剧的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居然是昆曲剧作家,而且与同时期的英国莎翁齐名,号称“东方莎士比亚”。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清代昆曲剧作家江苏如皋人李渔,他最著名的作品《闲情偶寄》在中学和大学语文课本都有节选。

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吸引我去进一步探求昆曲的奥秘。据明朝才子文征明手录的魏良辅《南词引正》载:“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今昆山千灯镇有顾坚纪念馆,这是有据可考了。昆山腔是昆曲的前身,昆曲创始人则是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民间音乐家魏良辅,吸收当时流行的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优点,将平直的昆山腔改为婉转的昆曲,时称“水磨腔”。魏良辅原籍江西豫章,长居江苏太仓,当是赣苏两省的“文化使者”。明万历年间是昆曲的扩张时期,昆曲从苏州一地遍及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并进入北京宫廷,至清乾隆时100多年,蔚为大观、臻于鼎盛,成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戏曲。昆曲主要流行于江浙沪皖京湘赣等地,以念白语音区分,南昆以苏州白和扬州白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最早的昆曲剧本是梁辰鱼的《浣纱记》,其后有李开先《宝剑记》、王世贞《鸣凤记》、徐霖《绣襦记》、高濂《玉簪记》等,都是围绕政治和爱情两大主题。作者多是江浙人。明万历年间,昆曲逐渐走向全国,昆曲剧作家也就不限于江浙两地了。苏州吴江人沈璟根据《水浒传》改编昆曲剧本《义侠传》,并形成重音律、舞台的吴江派,与尚意趣、偏文学的江西抚州人汤显祖的临川派并驾齐驱,但临川派显然更胜一筹。从魏良辅开局到沈汤之争,足见江西文人对昆曲的发展具有很大历史功绩。

明末清初昆曲剧作家名家辈出,形成以李玉为首的苏州派民间作家群,李玉创作《占花魁》《一捧雪》等30多部作品,使昆曲深入民间大众,雅俗共赏。然而,李玉的名气似乎囿于昆曲界,中国文学界众所周知的清代著名昆曲作家是《长生殿》作者钱塘人洪昇、《桃花扇》作者山东曲阜人孔尚任和《风筝误》作者李渔等。到清代中期,昆曲成为政府“雅部”官戏,家庭戏班被禁止,昆曲逐渐衰微,而被称为“花部”的各种地方戏再度兴起,清代李斗的笔记集《扬州画舫录》以“乱弹”称花部,其音乐特点是活泼嘈杂。

19世纪中叶,许多昆曲艺人转行京剧。不过,清末民初,仍有少数昆曲艺人坚守。民国初年开办的苏州昆曲传习所培养了沈传芷等一批“传”字辈演员,播下20世纪昆曲薪火相传的种子。自1956年浙江省昆剧团成功演出《十五贯》之后,昆曲被拯救,目前全国有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昆剧院、苏州昆剧院、昆山当代昆剧院、上海昆剧团、浙江省昆剧团、浙江永嘉昆剧团、湖南省昆剧团八大昆剧团,江浙沪京津地区昆曲社据说有三四十个。2000年,文化部、江苏省和苏州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昆剧艺术节。昆曲于2001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在北京大学挂牌。

纵观昆曲绵延600余年历史,其由民间而宫廷,由地方而全国,由南方而北方,兴于草根,盛于文华,衰于专宠和封闭,恰如明清之国运。然其唱腔、词藻、身段、舞台、意境之优美,实妙不可言。昆曲师承宋南戏而兼收元杂剧,以音律严谨的宋词牌为曲调基础,难度固然非常之高,以致后来曲高和寡。然艺术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还是各有千秋吧!

昆曲之后,京剧主导戏坛。我特别喜爱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和张君秋等人的青衣唱段。在我看来,京剧旦角尤其是青衣的唱腔,最贴近昆曲,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而感人。上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第3频道的《中国京剧音配像》抢救、整理了一批以前的经典演出剧目。我那时刚工作不久,空闲时几乎每集不少地看了至少一遍,既得到精神的愉悦,又填补了知识空白。2000年至2005年间,我在参与组织中国记者节晚会、庆祝中国记者节新闻界演唱比赛等活动时,接触到新闻界的京剧爱好者乃至李维康、于魁智等京剧、昆曲名家,受益良多,愈发喜爱京昆艺术。京剧,可以说是昆曲进一步通俗性、灵活性的演化。

京剧是以居于扬州的安徽安庆艺人为主体,在昆曲基础上,融合徽腔、秦腔、京腔、湖北汉剧等南北地方戏特点,在1840年至1860年间创作而成。人们可以简单地从京剧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籍贯,看出融会贯通、博采众长是京剧的最大特点。京剧在创始、成熟、鼎盛3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安徽安庆人程长庚、湖北武汉黄陂人谭鑫培、祖籍江苏扬州泰兴生于北京的梅兰芳,前两者为老生,后者为正旦。生、旦角色是南戏—昆曲—京剧的主要表演体系,由此也可一窥三者之间的历史传承关系。

京剧之横空出世,既是历史的偶然,也是世事自然。扬州是淮佐名都、乾隆帝下江南驻跸流连之所,安庆乃皖南富庶之地,商贾辈出、人杰地灵,是黄梅戏故乡,戏曲人才荟萃。有钱有闲的安庆人培养戏班,丰富自己和他人的精神世界,过扬州进京献艺,以求圣宠,亦为扬名,实为善举,也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京剧传承了昆曲和其他剧种的很多优点,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此后近200年间,京剧也和昆曲一样盛极而衰。时移世易,近年来,京昆艺术在学校青少年中颇有复兴之势。

由此,我不禁想到中国历代的戏曲音乐变迁史。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戏曲史专著《宋元戏曲史》对此有所揭秘。由于自幼熏陶,我小时候时常听家乡的柳琴戏(又称拉魂腔),后来也听过豫剧、评剧、吕剧、京剧、越剧、沪剧、河北梆子、秦腔、金华婺剧等,对中国戏曲充满兴趣。这些年在公干出差之余和休假旅游之际,常常会寻觅各种地方戏曲等传统文化遗迹。2003年和2017年,我两次出差到福建泉州,有幸在街头和剧场欣赏过泉州地方戏南音,还买了南音精选剧目光盘听,其唱腔与昆曲和京剧有共同之处。南音据说是唐朝将军传入后结合当地方言诞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唐代音乐主要是歌舞曲,同时宫廷梨园也演奏民间音乐。北宋有杂剧和南戏,杂剧至元代方臻成熟,而南戏在南宋光宗时兴起,以浙江永嘉地方戏为滥觞,流行于江浙赣一带,有昆山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四大家。高明的南戏《琵琶记》曾在明初朱元璋的宫中演出。元朝时的主流戏曲,北方是关汉卿等为代表的北曲(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南方仍是南戏。明清时昆曲盛行,清中期京剧兴起。对于元曲,我一直没有亲耳听过,看曲词、节奏,感觉比较通俗直白,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意境却是极其优美。对于昆曲和京剧,我则是一见钟情。

古代戏曲等传统文化,其湮灭与复兴,一定会有客观规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以希腊、罗马古代文化对抗中世纪教会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逐步走向复兴,是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使然。其实,对于后人来说,只有站在世界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高度,跨越历史时空,从人性本真和艺术本质出发,才能真正欣赏类似古老的昆曲和京剧这样悠久而复杂的历史文化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