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小康社会的文化气质

2020-09-26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马滏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可以说,作为真正当代意义上善治形态的小康社会,其中包蕴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不言而喻。“腹有诗书气自华”,个人的修养是这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如此,它既有物阜民丰的一面,也有“文明以止”的一面。正像“学问变化气质”,“文明以止”的一面往往更深刻、更鲜明地刻画着小康社会的面貌,形成着其特有的文化气度和文化气质。读懂小康社会的先进性、丰富性和全面性,把握其文化气质是一个重要维度。

精神主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历史地看,这个精神主动是逐步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地呈现了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历程,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历程中,中国人民精神主动性的增强,成为一个突出特质。

21世纪的中国人获取了物质上安身立命的条件之后,如何在精神上安身立命?《决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确立为国家根本领导制度,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确立为文化建设根本制度,使中国人民的精神主动达到了制度化的高度,塑造了小康社会最鲜明的文化气质。

灵魂崇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个灵魂作为国之魂、民族魂,是崇高的灵魂,这形成了小康社会文化气质的深沉底色。这一灵魂为什么崇高?因为它蕴含着一种以厚重的道义为内核和广泛的认同为基石的坚定无私的价值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这样的具有崇高特质的核心价值观,引领、支撑和推进着小康社会建设不断向前。

文化贫困、精神空虚,无法实现全面小康,也不会实现持久的小康。《决定》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强调完善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将其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这正是涵养和弘扬崇高灵魂的有力举措。气质是灵魂的外化。作为气质依托的崇高灵魂,往往朴素、纯粹而坚定,是至善与大美的凝结,具有天然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小康社会精神力量的根本体现。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自信,无疑是小康社会最生动的文化表情。如果小康社会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这样的场景——物欲高蹈而诗性式微、文化落后,那这个小康社会就是不完全、不全面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改善人民精神生活。而精神力量增强和精神生活改善,文化自信是一个重要表征。

一般而言,文化精神是世俗生活中的“隐者”。有作家曾把人们的生活区分为“前院”和“后院”,他说,前院热闹、风光,就像是一门显学;而后院冷清、寂寞,既安放理性又安顿灵魂。“后院实际上是很重要的,那里隐藏着家族成长的秘密,盘绕着错综复杂的故事,前院那些光鲜亮丽的枝叶,在后院都能找到它们的根系”。文化精神就是一种“后院式”存在,可以说,文化自信就体现了一种“后院气质”,它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是更多地联系到地层深处的“根系”。正因为有了作为底蕴的深沉自信的文化气质,我们的小康社会才会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稳健与气度。

权益充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鲜明特质之一,就是切实维护人民文化权益。有学者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核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赢得历史上应有的文艺地位和美学权利”。就文化建设而言,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同样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核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为了使人们不仅充分享有经济上、物质上的权益,也充分享有文化上、精神上的权益。为什么我们的社会总是呈现着一种意气风发的奋进姿态?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一句“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共鸣?就在于社会发展进程中,包括文化权益在内的人民权益越来越充分了。

保障人民文化权益,让人民享有先进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决定》强调“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这里的“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凸显了人民的文化主体性,既是导向,也是标准,更是权益。在小康社会,人们所分享的,不只是经济发展给予的世俗生活的获得感,更是文化繁荣进步带来的精神生活的获得感,这些获得感进一步塑造着人民群众充实饱满的小康气质。

底蕴深沉

作为文化重要内涵的历史记忆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之基与源。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历史记忆是小康社会新文化和新价值的母体。城建过程中,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优秀文化成为滋养小康社会的源头活水。

在敦煌莫高窟、嘉峪关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他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也要求“保护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实施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征藏工程,鼓励乡村史志修编”。被记忆充实是丰富的,被乡愁缠绕是幸福的——小康社会的文化气质应该是眷恋的、思乡的,因为深沉的文化底蕴结构着其永在的故园与血脉。

风尚文明

荀子曾提出礼乐的制度化设计,强调“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以此完善和促进古代国家的社会治理。《决定》强调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要求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要求加强文艺创作引导,完善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工作机制。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实现“文明以止”,化风成俗,以文明风尚滋育主体、引领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这就塑造了小康社会文化气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即高品位与群众性的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没有高品位,就谈不上美好;而没有群众性的高品位,又会脱离人民。如今,小康社会风尚文明气质,在高品位和群众性之间找到了一种恰切的平衡,呈现出一种具有充分人民性的向上向善向美的文化生活形态,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得到充分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