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展望未来科技赋能下的本土艺术创作

2021-01-22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孙立军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上提出了很多契合当前国人精神文化需求现况的方针策略。《意见》一方面强调了当代文艺工作者在内容创作层面应当坚持正确的导向,提升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充分发掘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另一方面则强调当代创作者应重视科技发展对文化产业的赋能效应,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创作者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握科技发展趋势,集成运用新技术,借力产业科技创新成果,积极推动内容、技术、模式、业态和场景创新。方法论层面则兼顾了文化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发展要素,提出了打造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原创IP和数字文化品牌、推动5G+4K/8K超高清、VR/AR、人工智能在文创产业应用等方针策略,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和前瞻性。

笔者在学习《意见》之后,深感其中所提及的文艺创作基本原则与方针策略必将在未来推动本土文艺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取得可喜的创新与发展。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创作与教学实践经历浅谈本人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水墨动画电影《秋实》剧照

>>从“高原”到“高峰” ,我们究竟缺了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 。那么从“高原”到“高峰”的前进道路上,我们究竟缺了什么呢?在学习《意见》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文艺创作内容导向之重要性,以及文化作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被数次提及。足以见得,让我们的作品摆脱沦为资本市场奴隶的命运,在思想和艺术上攀至高峰,已然成为当代文艺工作者当下共同直面的创作使命。而若想真正实现这一点,笔者认为,将中国风的视听艺术符号植入文化作品之中是必要的,但也只是流于表象的。文艺作品可以靠表象“走近”人,引其驻足片刻,但若想真正“走进”人,与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振,思想性、精神性的书写与表达则变得至关重要。

《意见》中指出,在加强内容建设方面,当代创作者应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原创IP,充分运用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视频、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等产业形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在讲话中提出文艺创作者应当积极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凝练的、沉淀的,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作为文艺创作者大军的一员,笔者认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艺术创作源泉,既能够在信息化、全球化语境下提升国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更能够代表大国形象“走出去” ,有助于国民对本国文化价值与文化生命力产生足够的信念感与认同感。

笔者作为动画创作者,深感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责任之重。因为儿童、青少年在我们所面向的观众中占很大的比重,我们所传达给他们的,无论是审美上的形式还是精神性的内容,都将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用动画这一生动、多元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的精粹是我从业以来的目标与宗旨。每当我看到孩子们自信、积极地去发现、体验、珍惜、热爱身边的世界,都会深感作为动画人,再苦再累都是幸福的,同时也会思考,如何能够让传统文化走进更多国人的视野,让更多国人感知到蕴藏于本土文化中的诗情画意。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期许与目标,笔者于2019年完成了中国首部8 K水墨动画《秋实》的策划与执导。为什么选择水墨动画呢?因为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艺术在世界范围内最具辨识度的门类,画中的动与静、笔墨的浓与淡、景物的虚与实无不彰显着中国哲学智慧与审美情趣,在别具一格的视觉表征之外,有着深入浅出的哲思与细腻生动的情感。水墨独有的质感美和意境美在影片《秋实》中实现了一次成功的“返场” ,“兼工带写”的水墨技法,配以简单、精巧、富于哲思的情节设定,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为象征,看似在讲一个“丰收”的故事,实则含蓄地传达了“顺应自然、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哲理与意蕴。2020年初,《秋实》亮相第七十届柏林电影节,海内外的观众在“无对白”的前提下,通过两只蝈蝈充满戏剧张力的拟人化动作表演,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中,沉醉于声音与画面交织的“气韵生动”之中。这种艺术神韵与精神、哲思上的表达,以及对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内核的挖掘,正是当代艺术从业者在创作流程中所易忽视甚至淡忘的,而这恰恰是我们从“高原”攀至“高峰” ,提升文艺作品国民认同度和海外认知度的关键所在。

>>传统文化如何在科技赋能下“旧貌展新颜”?

当代创作者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我们看到的不应当是定格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内容物,而是一个文化体系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不断推翻自我、更新迭代、推陈出新的过程,也正是这种变化与发展成就了这一文化体系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因此,基于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我们应当秉持创新、发展的宗旨,不模仿他人,不重复自己,借助新技术、新媒介的力量对传统文化进行符合当代国人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的现代化解读,令其“旧貌展新颜” 。在这个过程中,科技赋能则成为了重中之重。

《意见》指出,文化市场的激活与繁荣需要借助数据驱动与科技创新的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 “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我们既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基因,又要赋予其全新的文化内涵,使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在信息化、全球化语境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创作中将文化资源所蕴含的价值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新要素结合好,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应积极运用4K/8K、5G、VR/AR、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开发和保护。

以笔者担任主创的动画影片《秋实》为例,影片采用了超高清8 K分辨率、高帧率的制作规格,既保证了画面细节与色彩的精度与明度,又做到了让水墨浓淡、虚实质感景物与角色在高动态镜头中仍然保持着自然、逼真的形态;数字超动画技术应用于角色动作捕捉环节,让公鸡、蝈蝈、螳螂的幅度多变的动作表演在8 K显示屏上得到真实又灵动的呈现。新兴视听技术赋能下,传统水墨动画的表现形式渐渐与当代艺术、实验影像、装置艺术、高精尖数字艺术等多维形式相互交融、互通融合,相信未来的水墨动画创作,以及其他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返场”将在越来越广阔的媒介中获得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可能性。古今多元艺术门类外延与内涵上的解构、拼贴、重组、融合,无疑将为未来基于传统文化创作的艺术作品带来无穷的生命力,如此嬗变生成的艺术作品,将由古朴中焕发无穷生机,将让民族的元素融入新兴的潮流。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精尖科技赋能的艺术创作,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转化和再生的过程,既是开放的,又是凝聚的:开放在于视野,创作者一方面应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将民族的、时代的内容加以“提纯” 。另一方面则要敢于尝试借助新兴数字技术扩展视听表达的方法,为观者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凝聚则在于情怀,创作者要善于把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怀着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复兴、继承与发展的使命感,用文化艺术将国人内心对民族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唤醒。这将是一场漫长的征程,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新生代艺术创作者加入这一行列,一同创作属于民族、国人,饱含情怀且与时俱进的佳作。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