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努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2021-02-03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薛耀文

文化是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则是硬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战略全局,对“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意义,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上迈出坚实步伐。高校要认真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结合办学定位,做到以文育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题,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党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及其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续推进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党长期确立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伟大目标,建成文化强国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大战略任务。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曾提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当前,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创造了熠熠生辉、光耀世界的中华文明,培育发展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其中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都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文化的引领、精神的支撑,都需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重要“法宝”。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同样,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繁荣的文化文明,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这个大变局,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重要推动力量,以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尤其是“东升西降”为重要演进趋势,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为催化剂,以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为主要标志,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抬头蔓延,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中国虽然有强大的文化根基和强劲的文化发展势头,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目前还只是一个文化大国而不是一个文化强国,我们文化软实力的表现与物质硬实力的日益强大还不相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坚定信心、统一意志,对外坚持推动文明相通、文化相融,在展现中华文化风采的同时,突出呈现中国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理念,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持久而深厚的精神动力。

努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我党领导文化建设积累的基本经验和遵循的根本原则。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党的奋斗目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面向新时代,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感的重要尺度。着力提升人民文化福祉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是我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工作导向。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既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又蕴含着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既是中华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和思想道德基础,又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以载道、弘道兴文,繁荣有理想的文化事业、壮大有灵魂的文化产业,是我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坚持的价值引领。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根本主题。高质量发展是我党在新时代应变局、开新局的必由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的重要支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本身的高质量发展,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协同并进。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改革创新是推动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面向新时代,文化建设同样需要改革创新。但是,“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坚持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山西高校应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伟大实践中

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成文化强国的规划目标为指引,山西要以自身丰富多样、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建设基础和发展支撑,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山西高校必须认真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这一基本职能,坚持以文育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要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山西高校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四史”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同时要切实发扬山西革命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向当代大学生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从而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要把对山西文化的研究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山西高校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加强山西文化研究与服务。一是要加强山西文化理论和社会服务研究。山西高校目前已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一批研究机构,在各自学报开辟了专栏刊登有关研究成果。今后,要对历史和当前的文化现象继续进行深入研究,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当下文化工作和文化体制、文化产业的研究。二是要加强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培养地方需要的文化管理人才。可根据山西文化事业与产业需要,开设文化旅游、文化贸易与投资、艺术品市场、文博、广电影视、报业出版、新媒体、文化演艺、广告传播等专业与课程,培养既具备宽广文化视野又有现代产业意识的专门人才。三是要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重大课题研究。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与地方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相结合,鼓励相关人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要把振兴文化产业与聚焦文旅融合紧密结合起来。山西高校要积极贯彻省委“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思路,结合本校传统,整合本校资源,进一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促进我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服务我省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游山西·读历史”“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等旅游品牌建设,推动我省加快黄河板块核心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助力我省加强“三个人家”建设、叫响“山西三宝”,推进智慧旅游,创新旅游产品,深入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和文明守望工程,加大非遗和文物保护利用,为我省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努力作出贡献。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信心,保持定力,接续奋斗,实施好文化强省战略,推动山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做出山西担当。

(作者系运城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