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岁熟乡邻乐”:晋东南乡村春节演艺谈片

2021-02-10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王学锋
配图

过去的城乡演艺活动中,往往可以提炼出节令、礼仪、习俗这样的关键词,但随着乡土中国的蜕变,现代中国的激进,城市演出渐失传统味道,要想较为准确、完整地观察、理解传统中国人的娱乐方式、生活方式,可能到民间去就是一个有效的选择了。笔者曾对晋东南乡村做过一些田野考察,下面以春节演艺活动及相关习俗为例,略作介绍。

在晋东南乡村,春节从腊月初八的“腊八”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二十五的“填仓”。腊月开始,当地乡民就为过年做各种准备了:腊月二十一,“打发小姐走圪节”(嫁出去的闺女必须回婆家);二十三,“打发老爷上老天”(过小年吃祭糖,糊灶家爷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过去团子算主食);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买纸笔”;二十八,“瞎圪刷”(写对联);二十九,“倒下酒”(打来散酒);年三十,“门神老爷贴挂起”(如“唐朝两员将,而今作门神”)。进正月就过大年了,初一初二“正拜年”(初一家族小辈向长辈集体拜年,初二外甥走姥姥家);初三初四“招小姐”(初三走老丈人家,初四姑姑家);初五“送五穷”;初六“不敢动斗秤”;初七“不敢吃黑菜”;初八“祭星来”(人有本命星,祭星不请医);初九“揪懒汉”;初十“老鼠娶媳妇”;十一十二,“碾黍子”;十三十四,“蒸黄糕”;十五十六,“闹元宵”。此外,各种祭祀也很隆重,既祭祖,也祭神,祭神先于祭祖,家中室内外多摆放观音、五谷、财神、天地、灶君、门神等神位,村民也要去村中各庙依次烧香进供,敬奉各路神明,有的庙前还要搭建神棚。

与年俗相伴,正月间,看大戏是必不可少的。晋东南乡村舞台保留了大量的演出题记,这些题记是过去戏班演戏时所做的记录,对了解民间戏曲演出生态十分珍贵,其中有不少春节期间演戏的记录,如阳城县润城镇上伏村大王庙戏台题有清康熙二年(1663年)正月初一新翠班演出《恩荣山》《云台会》等剧;泽州县高都镇黄山河村戏台题有清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初三仁义班演出《巧连珠》《沉香杖》《家云山》《金亭关》等剧;泽州县川底乡下麓村戏台题记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正月初十日凤邑焦河公议会演出《江中观》《巧遇缘》等剧;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丰安村观音堂戏台题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月十五高邑东靳寨村同乐会演出《白玉镯》《阴阳配》《双江难》等;潞城市翟店镇小天贡村戏台题有民国三十年(1941年)正月二十五日潞邑郭村前社关帝社公议会演出《三疑计》《金钗计》《珠环计》等剧。这些题记涉及的剧目大多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主要流行在晋东南地区,是清中叶以来流行于当地的大戏。

这些大戏的表演者过去以乐户或乐户后人为主。乐户是传统社会不属于士农工商主流群体的“贱民”,但他们是中国传统音乐、戏曲及其他表演艺术获得稳定传承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东方伶人史上具有特别的代表性”。官方主导的礼仪与祭祀活动,多由乐户承差,像春节期间的立春相关仪式,就需要乐户行仪,“(立春)先期一月,用乐户假之冠带,曰‘春官’‘春吏’,又装春婆一人,叩谒于官长及合邑荐绅之门,诵吉语四句报春。至期,先一日集优人、妓女及幼童扮故事,谓之‘演春’”。城乡各地神庙报赛之时,也由乐户支应大小赛事。20世纪80年代在晋东南潞城发现了明万历二年(1574年)办赛用本《礼节传簿》,记录了潞城贾村赛神仪典中的供盏仪式及队戏、院本、杂剧等献戏名目,而这些仪式伎艺皆由乐户承应和掌握。清雍正元年(1723年)解放贱民之令,废除了乐籍制度,使承载音乐、戏剧等伎艺的乐户群体逐渐游离于官方主导的祭祀献乐、礼仪教化活动,更加自由自主地向市场和商业靠拢,与这个背景密切相关,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花部戏曲获得了很大发展。乡村祭祀演剧格局虽未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但是花部戏曲、土戏竞相进入祀神献乐的队列,像前述题记展示的上党梆子,原先也属“土戏”,但在这一历史变动中,渐成具有礼乐教化意义、既娱神又娱人的“大戏”。

元宵节是春节演艺活动最为热闹、集中的日子,上演大戏之外,还有社火游行及张灯、垒旺火、放烟火、架秋千、做九曲黄河等民艺活动。晋东南社火以潞城贾村较有代表性,曾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贾村社火中的晃杠较有特点,晃杠原为皇杠,皇杠是给皇帝进贡的礼品,后被迎神赛社活动吸纳,作为进献神灵之供物,杠顶往往上插鸡毛掸,以示通神。贾村晃杠制作大气美观,又可在游行队伍中晃演竞兴。近年,晃杠作为贾村民间文艺的代表多被邀请参加所属潞城市、长治市的元宵民间文艺汇演。民艺中的九曲黄河即黄河灯,又称转九曲等,是北方山、陕等地较为常见的元宵游艺活动。清乾隆六年(1741年)《沁州志》载曰:“(正月)十三日夜起,至十六日夜止,放烟火、花爆,以茭秆搭九曲黄河,上簪油灯数百盏。”当地亦有歌谣:元宵苇席搭神棚,炮火花烟气倍增。游绕黄河三百六,沿途五色纸笼灯。这些游艺习俗至今仍在乡村传习,潞城贾村几乎每年正月十五都在大庙碧霞宫南的灯盏地搭黄河灯。贾村黄河灯用高粱秆搭架,摆出9个“万”字,架上置灯(现用电灯,旧用蜡烛),共365盏,表示一天一盏,游人转灯时循路行进,转过一遍,平安吉祥,百病消除。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性和全球化对乡村的不断影响,晋东南乡村节令秩序、礼乐空间及其演艺活动屡经冲击和变化。譬如,过去元宵节演戏多请梆子大戏,但现在当地乡民改以“攒钱”说书,说书是晋东南当下非常流行的一种表演形式,很多县均有说书,其中以长子说书名气最大,流传到了长子县外的晋东南广大乡村,长子说书一般8人左右,以鼓、简板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员简板不离手,表演时有说有唱,间或有一定的化装表演。与梆子相比,说书较为便宜,演出生动灵活,既有表现历史故事的大书,也有表现当下家长里短的生活小段,加之规模不大,便于随处搭台,于是越来越多地“进阶”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祭祀赛神的演艺活动中。说书这样的“小戏”和晃杠、黄河灯等更为外围、基层的民艺展演,固然明示了传统的“稀释”,但作为星星之火,作为乡村普通民众的文化记忆和持守,仍然有再造传统的力量。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