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置身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

2022-02-07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颜同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对于文艺事业的高度重视,对文艺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对文艺繁荣发展的切实规划。

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类似时代重大精神的原点,这既是一个纵横双线交织的坐标点,也是一个特定时空不断汇集的聚焦点,科学、历史地把握这一历史方位,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领会讲话精神。分开来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是需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所作的一系列讲话和指示来思考,譬如2014年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以及其他涉及文艺、文化、人文社科领域的众多讲话、批示等,其根源是总书记关于中国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具有当下性、延续性。二是此次讲话中,总书记提出了“五点希望”,有继承也有重大创新。

譬如文艺事业与民族复兴伟业的多重关联,坚守人民立场的不断扩容,精品力作的标志性作用和持续性生产;譬如讲好中国故事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新作为,对青年文艺工作者挑大梁当主角的新期待等,和讲话中其他众多文艺命题一样增添了新的内涵与思想。这些新思想新表述,既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汇聚文艺力量的表现,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中文艺工作的历史方位的自身诉求。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阐释。

文艺与时代的关系是首当其冲的命题,需要放在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的大格局中进行审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包括文艺界呈现了新气象、新面貌,这一先决条件为新时代文艺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对文艺何为的回答,也基于这一历史背景的参照。登高方能望远,明史才能博识。当代中国文艺的地位、使命、作用等,不能囿于文艺内部而论,而是要不断出入于文艺内外来评估与认识。文艺要服务于民族复兴的历史、人民奋斗的征程,关键还是发挥文艺的特殊力量。文艺是软实力,往往可以成为凝聚民族的向心力,激发文化的创造力,显然这是新时代文艺的新命题,具有以前中国文艺事业达不到的高度。

主题文艺创作风行一时,受到文艺界的重视,受到普通读者的青睐,自然也不言而喻。譬如围绕纪念和庆祝党和国家等重大活动,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围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风险,围绕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等展开的文艺创作,以及相应的文艺作品,成为这一时代的文艺重头戏。在笔者熟悉的视野中,电视剧《觉醒年代》《伟大的转折》《山海情》、报告文学《乡村国是》《江山如此多娇》等等,可谓这几年文艺创作中的重要收获之一。类似的作品主题鲜明、思想深刻、人物生动,以故事、人物反映当前社会,在作品中蕴含思想、审美等,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人民是文艺之母的观念,与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文艺立场同根,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同源。以书写对象、服务对象而论,文艺为人民服务,人民是文艺的主角是不用怀疑的,但从历史与实践来看,对概念内涵、审美标准等把握上却有一些差别。早在弥漫抗战烽烟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文艺服务的对象是以工农兵为主,而且多数限定在解放区内,由此产生了文艺工作普及与提高、雅与俗等多重话题。“文革”结束以后,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确定了文艺工作的“两为”方向。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直到这次讲话中提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等论述,有继承更有发展,并进行了细化,譬如要求文艺“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值得关注的还有人民中的英雄和优秀代表。人民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组成,在数量上庞大复杂,如何书写,如何落实,重要的支点之一是选择典型性的代表。人民英雄、突出人物,自然成为文艺创作主题或题材的首选。英雄源于人民,也代表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水到渠成。因此,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工作者便要源源不断发掘新时代的新人物,为时代建构各类拼搏者、创业者、领头羊、人民英雄等人物形象谱系。

当代中国文艺的建构,一方面要用情用力讲好不同省份的本土故事,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故事,集合起来便成了中国故事。在这个逻辑上,不同省份的地域与本土故事的参照物是中国,中国故事的参照物则是世界。讲话提到了文艺向世界输出的命题,即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置身当下不断变幻的世界格局,中国文艺进一步走出去的路径是,要扩容社会生活的时空半径,走出小天地,拥抱大世界,胸怀天下,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社会。

我们不妨来看讲话的相关表述:“国际社会希望解码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成功秘诀,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诚然,中国与世界已紧密结合难分彼此,中国社会和全世界已互为存在不可分割,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发挥本土优势,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已是当务之急。中国当代文艺以形象、审美的方式向世界进行立体呈现,也到了一个历史的重大节点。中西之间双向融通、互为有无,成为彼此的需求。一方面,我们不能单纯想象世界,虚构中国当代文艺的实力和道路,应该选择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包括蕴涵中国当代文艺的价值观、人性观、伦理观,塑造独具一格的文艺形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另一方面,围绕中华民族的特性,增强文化辨识度,充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更新艺术的表达方式,快速融合到世界中去,达到中西融通的新境界。

文艺不只是承担一个个生命个体私人情感的喜怒哀乐,而是在个性中寻找共性,从特殊性中求得普遍性的存在。没有哪个时期,中国与全世界的关联这样紧密,在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群体之间,融通中西有了更多情感、人性、意志的共振点。当然,社会对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让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与优秀思想进入文艺文本之中,让创作者更加重视作品的质量,以精品力作为内核,让作品成为经典并拥有经典的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置身这一历史方位,深刻影响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选择和道路,我们只有深刻把握这一命题,并将各自的艺术追求、文艺生命同新时代新征程相联结,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相联结,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相联结,才能有效地介入时代和历史,拥抱人民与社会,并在继承与创新的融通中完成自己。

(作者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