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央视春晚的文化乡愁

2022-02-08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邓凯

年年春节,岁岁春晚。央视春晚就像一位老友,每年除夕如约而至,为海内外十几亿中华儿女带来欢笑、纾解乡愁。它更是一个五洲齐欢腾、天涯共此时的文化仪式,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时刻,为新的一年描绘愿景、献上祝福。

时代日新月异,观众欣赏水平水涨船高,若不使出十八般武艺,势必难调众口。2022年央视春晚给我们带来了惊喜,整台晚会精彩不断,亮点迭现,可圈可点,尤其是着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做到了“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激发了创新活力,拓宽了表现空间。

一段段口口相传的古训、一首首流传至今的唐诗、一曲曲弦歌不断的古调、一个个象形会意的汉字、一句句熨帖肺腑的乡音,虎虎生风的中华武术、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这些历经时光洗礼而生生不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我们的民族心理,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千百年来勾连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乡愁。今年的央视春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条隐形的创意纽带贯穿始终,用丰富多样的节目形式将之表现得淋漓尽致。

沈腾、马丽主演的小品《还不还》讽刺了社会上对传统文化中“诚信”的背离现象;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轻歌曼舞、美轮美奂,创意再现了绘画臻品《千里江山图》;三位太极和武术冠军在摩天大楼顶层展示了中华武术刚柔并济的神韵,“身如桅杆脚如船,伸缩如鞭势如澜”“临敌如游鱼戏水,出手似弹灰抛锤”;戏曲联唱《生生不息梨园情》荟萃了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名家的表演,声、色、舞、韵精彩纷呈。其中的《智取威虎山》选段中,孩子们如乳虎啸谷、鹰隼试翼,豪气干云;小品《发红包》讲述了包工头宁可卖车也要践行诺言给工友发红包的暖心故事,彰显了中华民族崇尚的仁义担当;在穿越时空的奇幻舞蹈中,舞者与春晚发布的文物青铜大面具“对话”,使国宝“活”起来;陈坤、萧敬腾(中国台湾)、王嘉尔(中国香港)、彭永琛(中国澳门)演唱的歌曲《黄河长江》,吟咏古典诗词,赞美大好河山……这些节目以观众耳熟能详的样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鲜活生动,娓娓道来,令人拍案叫绝。

在央视春晚表现传统文化题材的节目中,最为精彩的当属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其中堪称中国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如何用影像手段让一幅静态的传世画作动起来?央视春晚主创团队运用LED屏幕打造720度巨幕穹顶空间,XR、AR虚拟视觉技术,全息扫描技术和8K裸眼3D呈现技术的加持,使《富春山居图》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次第呈现,逶迤而来。由濮存昕、李立群、杨宗纬等饰演的画中人一一现身,吟唱“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画随音乐走,人在画中游。特别是濮存昕饰演的苏东坡,衣袂飘飘,行吟山水,耳畔是那首著名的《行香子·过七里濑》:“……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音乐、绘画与诗歌瞬间突破了时空限制,获得了完美统一。观众沉浸其中,得到身临其境的艺术享受,天地之精英,风月之态度,山川之气象,物类之神致,“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值得一提的是,《富春山居图》前半卷《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幅传世之作未能合璧,这也是两岸同胞挥之不去的文化乡愁吧?

整台晚会凸显了“欢乐吉祥、喜气洋洋”主基调,既有语言类、歌舞类和曲艺、魔术杂技等以往传统节目,又有充满创新气息的融合创意类节目,既涵盖了抗击疫情、乡村振兴、迎接冬奥会等重大题材,也充盈着家长里短、婆媳关系等人间烟火气息,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浓厚氛围扑面而来,神州大地辞旧迎新、全球华人喜迎佳节的欢庆色彩溢于屏外。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