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文艺创作要面向新时代

2022-02-11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袁学骏

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呈现出的新气象、新面貌,同时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明确了方位,指明了方向,擘画了新的蓝图。他强调:“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我们所从事的新时代的文艺,一定要面向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自古以来,文艺就是时代的产物,它们从来离不开所产生的特定时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关注一定时代的音乐与国势、民风的关系。吴公子季札到鲁国听演奏风、雅、颂并一一进行评价,就是古人关于时代与文艺特定关系的早期论述。在《毛诗序》中,曾论述诗歌与时代、社会的关系,提出“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的不同。到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便说:“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唐代以来,文人墨客们把“文”与“道”连接在一起,说明文艺与自然规律、社会演变和人生道德的关系。比如梁肃就说:“夫大者天道,其次人文……故道德仁义,非文不明;礼乐刑政,非文不立。文之兴废,视世之治乱;文之高下,视才之厚薄。”又说,“文章之大,与政通矣”。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近现代以来,多次出现文艺与政治、时代关系的争论。鲁迅在1927年《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讽刺一些人躲入“象牙之塔”,说19世纪“文艺和革命原不是相反的,两者之间,倒有不安于现状的统一”。又在另一篇文章中说,文学不可能超越政治,陶渊明晚年归于田园,其诗文也没有“完全超越政治”,而“于朝政还是留心”的。瞿秋白在1932年的《非政治主义》中批判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假招牌”,是“虚伪的旁观主义”。在书画界,画家石涛曾经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重要观点,一直被文艺界广泛引用。

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哪些?首先,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文艺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所依赖的地基性现实,无论谁也不能忽视它、绕开它。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这种矛盾中不断前进。具体来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2021年GDP再次突破100万亿;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始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挺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成效显著,我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也令世界各国所赞扬。脱贫攻坚战役已经取得全面胜利,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一路上升,城乡携手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特别是我国近两年的抗疫斗争,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一系列胜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强大社会心理得到重塑。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斗争步步深入,全党的领导力、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不计其数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在城市繁荣、乡村振兴的前提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价值观的涵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都实效显著。

时代总在进步,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民的文化需求一直在增强,审美标准也在提升。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面向新时代、反映大时代,要共同用自己的作品去吹响时代的号角,拨亮民族精神的灯火。然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世界变得复杂多元,又因全球化、网络化而更加碎片化、透明化,从而导致文学艺术陌生感、传奇性与整体观的削弱。文艺界的浮躁不安和新出现的多种庸俗化、过度娱乐化和商业化的不良现象,以及“非英雄化”、“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都对文艺的正常发展形成了干扰。这便是当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再者,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文艺的发展已经从追求作品数量转向追求作品的质量。这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更深层次的大难题。

我们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谨记“国之大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我们要用自己的笔杆和歌喉发出当今时代的宏大声音,创造出大时代中人民拼搏前进的史诗。正如作家刘醒龙所说的那样:“没有哪部史诗不属于大时代、大历史。也没有哪个历史与时代,不曾追求与史诗般配的气质。”(刘醒龙《我们这个时代的情怀与史诗》)

我们要坚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坚信“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坚持创作表演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当今现实生活的风风雨雨就属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时代性的历史就在人民的现实生活中。要通过深入体验生活而获得丰富的题材,用重大题材或小中见大地表现人民奔向新生活的喜怒哀乐,努力形成作品人物命运与读者、观众的心声共鸣,从而表现出“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展示“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进而抒写出“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景式地展现我们伟大时代的恢宏气象。要在把握时代精神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发展中国美学,对已有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要立志用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回报我们的衣食父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对我们所寄予的殷切希望。

让我们拥抱这个新时代,深入新现实,了解和表现这个伟大时代。不要漠视、错过这个为社会主义文艺作贡献的大好时机,不要做冷眼旁观者,而要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般地拿出与时代相匹配的艺术精品和不朽的文化经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