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深化艺术院团改革 加强文旅文创融合

2022-03-07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李树建

几十年来,经过认真思考、调查、研究、走访,我认为河南多数文艺院团目前主要存在4个问题:艺术人才“出不去、进不来”,艺术创作“大呼隆、一窝蜂”;艺术市场“三个多、三个少”;艺术发展“无流派、缺大师”。

以我所在的河南豫剧院为例。河南豫剧院下辖一团、二团、三团、青年团。除了青年团,其他3个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今普遍存在“出不去、进不来”的难题。所谓“出不去”,就是55岁之后的部分“文戏演员”存在不能唱的问题,部分“武戏演员”40岁之后存在不能翻、不能打的问题,他们没有地方去,没有出口,发挥不了余热,做不到“老有所用”,还占着十分稀缺的编制。

所谓“进不来”,则是一些优秀青年演员,一些在各种大赛上崭露头角的好苗子,多数想调入豫剧院团,却没有通道、没有编制。面对“出不去、进不来”的难题,各个剧团为了发展,只能临时外聘演员,每个剧团的外聘人数都在50名左右。他们虽然努力工作,但面临着“工资低、无编制”的难题,由于身份尴尬,致使矛盾重重,最终影响其积极性,加大了“出人、出戏、出精品”的难度。

《焦裕禄》
《重渡沟》

近年来,河南文艺院团尤其是省直文艺院团佳作频出,如《焦裕禄》《重渡沟》等一批剧目荣获国家级大奖,但也不可否认,我们的艺术创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思想性很强,艺术性一般,文学性较差,雷同题材很多。通俗地说,就是“大呼隆、一窝蜂”。大家争先恐后申报项目,为的是拿到国家和省里的艺术创作基金,结果是部分剧目精品少、废品多,不少戏演出之后,往往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既毁了人也毁了戏,使演员和院团的声誉受到影响,很多年翻不过身。

传统经典剧目常演不衰,“十年磨一戏”,但现在个别院团和个别演员,只想一夜走红、一夜暴富,实际上是过眼烟云。比如,关于脱贫攻坚题材的舞台剧扎堆,大都歌颂基层干部、英雄人物,由于题材相似、主题雷同,甚至被观众打上“高大上、伟光正”的标签,没有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没有做到优秀传统剧、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并举”。这类题材必须有、不能少,但同类题材不能雷同,不能搞“大呼隆、一窝蜂”,不能只追求形式而留不下精品,不能只“向上看”而不“向下看”,不能只紧跟政治形势而不讲艺术规律。

中国豫剧有300年的历史,目前全国有13个省市有豫剧团,包括中国台湾地区也有豫剧团。文旅部在全国进行了剧种普查,网络大数据显示全国共有348个剧种,豫剧团数量排名第一位。目前河南省共有专业豫剧团近200个,民营剧团近2000个,号称“十万大军”。如果这2000多个院团,每个院团每年平均演出200场以上大戏,每年累计演出超过40万场,每场平均1000名观众观看,每年就有4亿人次观看演出,令人鼓舞,为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作出了很大贡献。

尽管全国豫剧团规模庞大,从业人员众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终还要面对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如今,全国戏剧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老年观众多,年轻观众少;到农村演出多,到城市演出少;到农村包场多,到城市卖票少。

如今,提起豫剧,几乎所有观众都会说5大流派,这就是“常陈崔马阎”。众所周知,豫剧5大流派的形成,得益于1980年河南省文化主管部门举行的豫剧流派汇报演出。从这次演出之后,逐渐形成了5大流派,而且这5大流派均是以女性艺术家为代表的。在此后几十年的发展中,包括全国的很多剧种,再也没有大规模出现过新的流派。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解决艺术人才“出不去、进不来”的问题,一是坚持“上靠下挂”;二是用好四根“顶梁柱”;三是做到“一团一策”甚至“一人一策”,认真探索“留转退进”的体制和机制;四是深化改革。

坚持“上靠下挂”,就是让优秀艺术家到基层院团担任职务,让基层院团的优秀演员来省直院团挂职锻炼。多年前,我们就提出了“上靠下挂”,比如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徐俊霞到西安市豫剧团挂职6年,排了《秦豫情》等剧目,让该剧团起死回生。2019年,中国台湾豫剧团来了10个演员,在河南豫剧院集中学习3个月,他们来时不会说河南话,走时会唱《花木兰》。

用好四根“顶梁柱”,一是纪念宣传好已故的台柱子,这叫传承创新;二是利用好离退休艺术家这根顶梁柱,让他们培养下一代,让人才层出不穷;三是倍加珍惜当今的顶梁柱,让他们创新创造,为人民多演戏,让戏剧事业出新出彩;四是培养未来的顶梁柱,让豫剧璀璨无比,恒久辉煌。

做到“一团一策”甚至“一人一策”,认真探索“留转退进”的体制和机制,就是河南豫剧院一团要当好“一杆大旗”,演好传统剧目,成为典范;河南豫剧院二团要“一马当先”,在新编历史剧上不断突破,走向世界;河南豫剧院三团作为“一面旗帜”,要让主旋律深入人心,大放异彩;河南豫剧院青年团要“一枝独秀”,让传统经典剧目和世界名著魅力无限,力争培养一批青年领军人才。

要做到“一人一策”,就要认真探索“留转退进”的体制和机制。如55岁以上唱念做打俱佳的“留”下;55岁以上唱念做打欠佳的“华丽转身”,到艺术专业院校任教,培养下一代,做好传帮带; 55岁以上不适应剧团工作的提前“退休”,做一些群众文化和社区文化,老有所用;同时要有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胸怀和魄力,要有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心,让学历高、演技高、有培养潜力的青年人才“进”来,让青年人才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对此,可以实行“一人一策”,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浙江婺剧院学习,现在全国的武行演员,很多都云集在浙江婺剧院,让该院名声大振,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深化改革,就是在坚持“一团一策”“一人一策”的基础上,实行全员聘任制、工资封存制、项目为王制。包括领导、中层干部、职工均要全员聘任;封存工资,按贡献取酬;项目为王,以项目带动事业和市场发展。

对于艺术创作“大呼隆、一窝蜂”的问题,我认为,一要文化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三并举”政策,二要解决艺术创作题材单一的问题。比如现实题材中,除了脱贫攻坚,还可以聚焦养老问题、孝道问题、教育问题、婚丧嫁娶问题。

我们的作品要做到社会关注全覆盖,文艺作品要顶天立地,只有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才能成为精品、达到高峰。

关于艺术市场“三个多、三个少”的问题,我认为,一要认真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做到5个“一点”。戏曲要做好城市驻场演出、景区驻场演出,让戏曲在文旅融合中发挥作用。如何做?我认为政府补一点、剧场让一点、观众买一点、演员和艺术院团少要一点、企业赞助一点。能做到这5点,驻场演出就可以持续下去,不仅可以成为城市旅游的品牌项目,也为培育戏曲城市和年轻观众打下良好基础,让戏曲在文旅文创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要做到“农村包围城市”,即地市院团特别是省直院团,要从农村包围城市。现在,农村观众越来越少,农村60岁以下的人很多都在城市打工。院团要创排一批剧目,服务在城市的农村观众,还要争取城市观众。也就是守住农村老观众,培养城市中青年观众,戏曲艺术没有青年人才不行,但没有年轻观众更不行,没有年轻观众戏曲就会走向低谷,甚至消失。

三是增强线上线下互动,积极拥抱互联网,让观众更多了解戏曲。

关于艺术发展“无流派、缺大师”的问题,我认为,艺术的发展需要出现新的大师、新的流派。流派是传承的载体,艺术大师是传承的核心和灵魂。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